文化产业考研之旅
提到文化产业,似乎大家都会问文化产业是个啥?学个啥?能干啥?其实文化产业是个综合性和交叉性非常强的学科,就业面也非常广,若是想从事本专业,可以去影视公司、演艺剧场、博物馆艺术馆、传媒企业等等,若是想跨专业就业,也可以选择新媒体运营、企业文化管理、品牌ip策划等等一些更泛化的行业。 正因为其杂糅广泛,导致了考研的择校十分重要,也有一定的难度。不同学校对于文化产业的侧重点不太一样,我本科就读于江苏某所综合性重点艺术大学,那儿的培养就是侧重艺术方向,对于高雅艺术的讲授内容会更多,我的同学们也大都进入相关的大剧院、文化馆、文化企业等从事管理与策划工作。而我在规划择校的时候,其实是经历了一个非常纠结的过程。城市、学校、专业到底哪个重要?我在大二的时候曾经将中国最著名的传媒大学作为目标,但在其考试改制后决定不冒这个风险改成了广东省的另外一所文产专业强大的双一流大学,但在多番思索下最终将暨南大学作为目标院校,并以第一名的成绩成功上岸。 从我个人角度,如果希望在学术上取得成就,那么择校就是专业>学校>城市; 如果只是想获得硕士学位,那么择校就是城市>学校>专业。 在决定报考暨南大学后,其实我也经历过一段时间的纠结,因为暨大被称为“死亡211”,而且文产专业招生并不多,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在之后,我却在想: “第一名只有一个,那为什么不能是我?”尽管家人反对,我还是坚定地选择了我的理想院校和专业,8个月的备考历程,有些经验和心得还是可以分享给大家。 英语(81/100):我的英语基础较好,四六级都是高分一次过的,但尽管如此,在准备英语一的时候还是遇到了困难,考研英语的题目更考察我们的英语思维和语言应用能力,以及对于国外文化的了解,因此难度对比六级要上升(但个人觉得比雅思简单)。英语一最重要的还是单词!单词!单词!5500词汇最好能做到了如指掌,才能看得懂长难句,搞得懂题意,也能及时发现出卷人挖的坑,在单词量上升后,我明显感觉我的做题的正确率直线上升,最终也拿到了不错的分数。 政治(80/100):政治的难度不大,需要背诵和记忆的板块较多,我个人是觉得跟着网络上比较火的几位老师学习就可以了(我跟的是腿姐),肖秀荣一千题和肖四肖八一块儿使,平常没事也可以刷刷学习强国提高下政治语言组织力。但可惜考研的时候政治发挥有点失常,没有取到更好的成绩,但80分我也满足了。 专业课(148/150;143/150):我觉得在我考研的那年,自命题发生了一些变化,就是考察的知识点更加细致、更加冷门,简而言之,就是要求我们能够全面地了解文化产业,杜绝了一切临时抱佛脚的可能。对于专业课一文化产业基础的学习,我的体悟是一定要有思维框架,将学科的各个部分各个知识点罗列清楚,再一个个地深入理解、挖掘、突破,并擅于去找其他资料规整到自己的思维导图中,学会自己整理资料,多背诵多记忆。专业课二文化与艺术创意评论,就是多看专著多看论文多练笔,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综合运用文化产业相关理论,框架清晰逻辑清楚,基本上分数就有了。 整个考研备考的过程漫长而辛苦,但上岸的那一刻还是感觉到久违的轻松,希望我的经验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