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腐败史:公仆名义下的共产主义贵族

1991年,叶宣布苏作协是民间机构,不再向作协提供经费,叶表示:“除了需要人民监督之外,不需要任何文学。那种小丑式的官方文学,对俄罗斯人的智力是一种侮辱。”
在此之前,苏作协会员9920人,整个最多时有近20万名“作家”,这些人除了作为宣传队吹拉弹唱外几乎一无所长,写出来的作品也不被人民认可,所以很多作家陷入了困境。
不过非要说他们过得有多惨,其实也没有,作协虽然失去了官方身份,但是依然保留了名下的地产和报刊。解体后,作协名下的报刊迅速进行了私有化,地产则转租给了商业公司,以此获取经费。
00年代,俄经济开始复苏,普氏重新为部分作协提供了经费,迎来了第二春,继续吹拉弹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