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真的只是自恋吗?元解读魔旅中的范畴

2021-12-27 13:33 作者:HermioneGrangerT  | 我要投稿

食用指南:

§对立范畴赏析 

§动画化的前五卷

§小M篇:失忆的艾姆尼西亚


如果仔细梳理魔旅单元剧,寻找贯穿其中的高频对立范畴,基本就是下面这些:

魔法之两面性 幸福与不幸 

旅人与国人 阶级/种族矛盾 

傲慢与偏见 犯罪与刑罚  索取与代价

回忆与预言 时空穿越的二难选择 

成长与童真 甜中有苦的羁绊

魔法之两面性

魔旅中一个永恒的母题:魔法到底会怎样改变人的处境

首先,魔法能否改变生活的可能?是往好的方向变,还是反而导致更坏的情景?

许愿机一定是好的吗?诅咒一定是不好的吗?

白石定规对魔法的态度,是颇有批判精神的。他一方面描绘出一个奇妙精彩、结构复杂的魔法社会,肯定魔法和魔女的奉献;一方面又毫不掩饰魔法带来的阶级对立、魔法力量的“双刃剑”属性。

伊蕾娜所记录的周游国度,有很多“魔法作恶”的消极故事。但是她使情况变好所使用的,还是魔法。

这个世界有追捧魔女的国家,也有不准魔法使进入的国家;有善良的魔女和作恶的魔女,也有厉害的普通人和作恶的普通人。

在旅行中,伊蕾娜越来越明白“魔法”到底为何物。只可惜动画里没完整体现这一成长过程,第五集的伊蕾娜已然是有很成熟原则的魔女。


幸福与不幸

另外,不少故事探讨了“幸福”的本质。不幸的人为何沦落至此,这个国家到底怎么了,众多怪异乱象背后其实是简单的幸福观。魔法成为了一种能直接获得幸福的方式(如同金钱之于当代):灌满幸福气体的瓶子、能预言未来的避祸能力、防止谎言的真实之剑,驱逐主人以获得自由的物品,回溯时光改变过去……

发现有趣的事情没有?对了,以上提及的所有用魔法追求幸福状态的举动,最后都遭致了失败。这些手段看似能达成目的,但却在实施的途中扭曲了其原貌。幸福之瓶让绝望者更加绝望;真实之剑没了“谎言之鞘”掩饰,不仅没法让人真诚反而激化了矛盾;能预言灾厄的人深陷不可改变之的苦恼;回溯时间的人只能再重复一次惨淡的结局;……

魔法不是什么保险的东西,魔旅中反面的例子远多于正面例子。伊蕾娜在修行中也越来越理解这个道理,因为她看到很多比她强的魔女走向了末路。

至于她自己,只要将魔法用在看上的可爱妹子身上,大抵是不会错的。(大误)


甜中有苦的羁绊

这一点可以与魔旅中的友情/爱情相结合。围绕伊蕾娜这位绝对主角,那些女孩之间不得不说的事。

羁绊是很甜蜜的,在背井离乡的旅行中相互扶持,关照,没有比这更稀缺的资源了。伊蕾娜的旅程中,经常陷入缺钱、饥饿、面临强敌的困境,但屑魔女最缺的其实是爱,最怕的是被孤独打倒。

无论是小说还是动画,都把结识沙耶放在最前面(动画为介绍背景把师生篇提前)。因为这是伊蕾娜启程后面对的第一大难题——如何和孤单和平相处,以及如何处理剪不断理还乱的羁绊。

“修行是一个人的使命,一旦依赖别人就完了。”

在劝诫沙耶时,伊蕾娜这样说。她在之前的旅程中,一直是这样封闭内心,与日记本做伴。直到她遇见沙耶,伊蕾娜并没有和路上遇见的任何人结成长久的友谊。

不是屑魔女薄情,而是这个时期,稚嫩的她害怕分别的悲伤,才有意的回避可能结缘的人。正如芙兰送她的话,在第八卷被她原样奉还:

「总有一天再会吧。在那天之前,再见。」

在小说第八卷,伊蕾娜明明有见小M的机会,却还是婉拒了,也是基于这个原因。

不可结缘,徒增寂寞。



旅人与国人

伊蕾娜经过一个个国家,她与当地的国人最大的区别,不是她是魔女,而在于她是“旅人”。

而魔旅神就神在这一点,将旅人/观察者的精神,原汁原味的展现给一个日益浮躁的ACG界。

张佳玮的一本书名,“从你们的全世界路过。”简直不能更好的形容旅人精神。

只是路过,绝不轻易参与。

白石让伊蕾娜经常进入其他角色生活的关键时期,改变她们的命运,但这只是叙述视角产生的错觉。

事实上,大多数时候,伊蕾娜只是看着,袖手旁观。

毕竟,一个旅人,无法在他们的全世界留下太多的东西。

注意,以上内容不针对被屑魔女泡过的妹纸。有句话说得好,该出手时就出手。


自恋与自爱

日常自恋,还有什么比这个梗更让屑魔女出名呢?

伊蕾娜的语癖:“没错,就是我!”

这看上去是在自恋/发病,但是如果你深入的分析,就会发现这是屑魔女最有代表性的精神外露。


首先,这不仅是口癖,还是书写癖。魔旅与常规马猴烧酒番/异世界番的一大区别——同时也是其小说和异世界轻小说的区别在于,它会大量使用女主角的话外音,并时刻以事后回忆录的口吻展开故事。这也是为何番名不是《魔女伊蕾娜》、《旅行中的天才自恋美少女会魔法哟》(这种标题才是财富秘密),而是伊蕾娜日记的名字《魔女之旅》。如果你有幸读过伊蕾娜日记,你会发现字里行间都是这种口吻的开头(亲眼所见)。


其次,这个口癖并非只在自夸时使用。

我想说这是一种标签效应:被前三话/前三章伊蕾娜日常自恋留下烙印,后来每集开始吟唱时都会下意识把它归为自恋。其实并不都是!在挖苦、自嘲时,屑魔女也会这样说;当她在极度失落时说这句话,又会很让人心疼……


没错,就是我;

不管旅途中的世界是好是坏,我就是我;

时而幸运,时而失意。

……

这还往往是伊蕾娜的孤独自白。一个人的旅行真的很辛苦,很多人都没意识到,十几岁的少女漂泊在旅途中上千个日夜,究竟有多么不容易。对伊蕾娜来说,孤独是如影随形的,记日记也是和心灵做伴的一种方式,回忆些温暖的团聚,让一个人的夜晚不那么难熬。

没错,这就是我,这里也只有我。

而站在作者的角度,这何尝不是他排遣写作压力的语癖呢?

被编辑退稿,灰头苦脸的回炉重造,面临腰斩压力,感觉生无可恋的人是谁呢?

没错,就是我... 

写完一个阴暗故事后,再开始旅行下一站,描写青春美少女骑着扫帚的画面,当然最惬意最解压了。而一个人的飞行没有同伴给她拍照,怎么办呢?只有让伊蕾娜用遐想充当一个第三人称镜头,实现“自拍”。

在那绿意盎然的草原上,迎着耀眼朝阳俯瞰晨露的美少女,她的灰色长发被镀上一层金边,她究竟是谁呢?(第三人称视角)

没错,就是我!(回到主角第一人称)

这种切换,读第一次可能没读出多少意思,但看的次数多了,就会发现每一次都不一样。即使是自恋,也是不带重样的自恋(其实是自爱啦)

接下来是一些章节的吐槽箱

老实人之国

真实若是剑,谎言便是鞘。谎言的鞘正是为了避免剑胡乱挥舞伤人,而隐藏了真实的锋芒。

沙耶在诚实光环加持下的表白,让伊蕾娜流汗黄豆。

这一篇不止玩味了真话与谎言,还玩味了语言和文字。事实是,这个国家并非标题那样,全是老实人。可以说诚实Buff只是让他们改变了撒谎的方式。

动画组就是让全体变阿巴阿巴人。

买面包的依旧会骗顾客,不过不会开口撒谎,而是用肢体语言,用被涂改过的广告牌。

没错,虽然书写也受到BUFF影响,但文字的自由性果然比语言更大——将不同的内容拼凑在一起,就能实现欺骗的作用。这也是最后的破局之解——炮姐配的哑女真逗


在融雪之前

白石运用欺骗和诱导的主人公第一视角,讲述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惨剧。兽人女孩爱丽丝父母双亡,与妹妹在异乡相依为命,但却遭到周围国人的排挤。伊蕾娜路过见她可怜,扶持她走出困境。并了解到她们家被灾难袭击的过去。

故事平稳展开,似乎是温馨平常的“做好事”结局,观众也会痛恨这个国家无情的居民,竟将这样可怜无辜的女孩一步步逼至绝境。

这是漫画最神的一章,强推

但当爱丽丝的妹妹被揭露是尸体,故事来了18000度大转弯。原来这一切不过是故事的一个视角。而另一个视角里,伊蕾娜被不堪其扰的国人委托送走爱丽丝。她在家人丧命的悲剧后精神恍惚,一直给同情她的邻人带来麻烦。原来之前的排挤不过是爱丽丝视角下的,拒绝帮助,破坏便当的没有别人,是她自己。

压抑之中,四壁萦绕着毛骨悚然的怪异,这个姑娘到底……

这种弗洛伊德潜意识写作手法,把人性、悲剧性写绝了。两个故事版本都有不真实的部分,委托伊蕾娜的国人不想告诉她当年灾难的真相,而爱丽丝不愿直面妹妹已死的事实。

想象一下爱丽丝整日陪伴在毫无生气的妹妹身边的样子,整个人都阴郁下去了。。这种感觉和第四话结尾的王女一样吧,对着空气呼唤挚爱之人都是这样哀婉。

好在白石还是做人的,伊蕾娜帮助爱丽丝接受了现实,仇恨和灾难的冰雪会在春天来临时消融殆尽。

这是一篇虐度和治愈度都贼高的HE,没动画化真是可惜了。


回溯的悲伤

《回溯之叹》并不是我第三卷中最喜欢的一章,但动画第九话却是很多人心中的第一季最佳回。薰衣魔女用尽全力回溯时间的样子,真的很美,这也让最后的失败格外令人难过。伊蕾娜离开时悲伤落魄的样子,让前九话所有旅途中积蓄的阴暗情感一齐倾泻,汇成悲伤的河流。

个人以为,在记忆被用作魔法筹码时,如果再多增加些艾丝黛尔和瑟琳娜的回忆杀,给瑟琳娜除了疯狂以外更多的表达,或许就更好了。最后杀死的画面要是和回闪的处刑画面做一个转场,就真的神了。另外在黑屏放ED时,我在想能不能把伊蕾娜跑出薰衣魔女家的画面放出,从强忍悲痛到哭着逃离的伊蕾娜,是否更能调动气氛呢?(第三、四话结尾伊蕾娜骑扫帚的画面很给我悲凉的代入感)


这一回开篇官方提醒限制级场面,M编辑也问白石最近是不是陷入阴暗面了,足以看出本集刀的含量之高。结果却不能给很多动画党“虐”的感觉,原因和第三话两个黑童话一样,过于突出表现人物的“疯狂”,反而忽视了他们的人性和互动。这一章小说漫画处理的更好。


第三卷其实剧情依旧没成熟起来,最吸引我的是《于废墟中蔓延》,伊蕾娜进入能说话物品控制的废墟之国,并被囚禁作为修理工。扫帚分身救主(漫画里还让扫帚遇到了沙耶),这一章对“人与工具之物”的关系探讨的很超脱,迷失自我的伊蕾娜也有空洞之美,扫帚小姐这CP更是让我这个不坚定的沙耶党叛变。

“工具就是被人使用才有其价值啊,被主人信任与依赖的感觉,这难道不是你们一直期望的幸福吗?”

啊我要扫帚小姐的动画戏份,现在马上!


施忆篇:艾姆妮西亚

迄今为止最长的一篇,白石剧情成熟的转折点。艾姆妮西亚是受到诅咒的骑士,每天睡醒后都会丢失以往全部的记忆,为此不得不用日记记录并每天找回记忆。一次误打误撞让她和伊蕾娜交换了日记,并因此间接闹了出拘留案,伊蕾娜在救出她后决定负责到底——将她送回母国(据说这样能消除失忆咒)

艾姆妮西亚是希腊文,意为“回忆”,而她在阿哔漫画汉化版被称作“施忆”,这很巧妙,因为施与记忆正是故事的主题。懵懂天真的她和傲娇腹黑的伊蕾娜形成了好姬友,但是每天早晨伊蕾娜都会伤感的发现这姑娘又忘记了她(相当于单方面被分手,每天都在重复)

多么沉重哀伤的设定!花心伊蕾娜这次没等攻略姑娘,自己恐怕都会沉沦。

冰封之城,伊蕾娜再次遇到自己无法脱身的绝境,再次把最后希望寄托给扫帚,让她带着艾姆妮西亚逃跑。

“怎么办?我要去救伊蕾娜!”

“不能冲动,主人都对付不了的敌人,她一定是希望我们智取,请冷静慢慢想办法。”

“不能再慢了!因为…因为等明天醒来我就会忘记,伊蕾娜,我最好的朋友啊!”(泪目)

怎样的陪伴,才能孕育出如此的挚爱?

是每天早晨她陌生的身影,温柔且不厌其烦的再与我相识?

是骑扫帚时她可靠且稳固的身躯?

还是她傲娇背后对我的无限温柔,决死前先拯救我的勇敢?

虽然每天都是一日的朋友,每个早晨都是初见,但每一天结束时,我都会不由自主的爱上她,莫名的感觉只有她不能失去,只有她能拯救自己。

“伊蕾娜你下手还真是快啊”

在勇者与飞龙的狗血恋爱故事中当伴娘,那一晚的宾馆发生的暧昧刻骨难忘,伊蕾娜你好会啊!

(误解向,其实两人除了睡一张床外什么也没发生,只是日记被记录了乱七八糟的东西)

回到信仰之都,迎接艾姆妮西亚的是冰冷的绞刑架。

因为她是如此乐天,伊蕾娜从没考虑过这种可能,即失忆前的她或许并不这样乐天知命,而是厄运缠身。

得罪歹毒魔女,被施加了连窦娥见了都要哭冤的宿命毒咒,原来兜兜转转的寻乡之旅只是为了将死刑犯逮捕正法;原来记忆被寻回的一刻也就是她人头落地之时。


“真感谢你,魔女大人,和这个杀人魔在一起一定让你吃了不少苦头吧,但很快你就会了解她的可恨。”

伊蕾娜沉默着。

茫然?意外?失落?

难以置信?愤怒?不理解?……


灰色是自然界最缺少感情的颜色,是百草枯萎、天地寂寥之色。但伊蕾娜在旅途中,从五光十色的人,他们或喜或悲的全世界路过,她自己的色彩也成了纸张的底色。

她感受着所有人的、沉甸甸的情感。虽然她一再避免不必要的羁绊和眷顾,但她的情感行囊仍在日渐变多,灰色的日记纸粘上了许多人的颜色。

多到压的她喘不过气。

这一次,绝不会听之任之。


艾姆妮西亚,我会拯救你的。等着吧。

伊蕾娜找到了小M一直不离不弃的妹妹,发现了案件的蹊跷,用一出劫法场+请君入瓮的镜水晶魔法,把艾姆妮西亚从万劫不复的地域带回了人间。(白石写这章时正好《疯狂动物城》很火,所以我猜这个技俩学的是狐狸尼克骗羊市长)


“你们想要什么补偿?只要力所能及,我们都会满足的。”

知晓真相的国人惩治了蔷薇魔女,但他们并不感谢小M和伊蕾娜,人类不感谢罗辑。

“不需要别的,只希望能不被消除记忆的离开这里。”

艾姆妮西亚,在遇见灰之魔女后,终于开始了真正的、属于她自己的旅行。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下面我会再列举前五卷小说中印象深刻的章节,有摘抄,有书评。



幸福的黄花

“我真幸福,”

“为什么,这里只剩下你一个了,多冷清啊。”

“我旁边的人都遭遇不幸运,而我安然无恙,这难道还不够幸福吗?嘻嘻。”

从前伟人曾用格言似的语调说过,人的幸福分成两种。

    一种是降临在自己身上,意想不到的好运。

    另一种则是降临于他人身上的恶运。

然而,那朵“幸福的黄花”根本不会保佑任何人,事实上,以那朵花为中心,范围内的一切都会缓缓朝中心枯朽。而最后,不幸还是会降临到离花最近的人身上,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带来幸福的奇迹之花,其实只不过是带来相对幸福错觉的突变种。


Hermione:这一篇短小精悍,但探讨了“幸福与不幸”这一母题。厄运花这一概念是白石首创吗,太绝了。


预言未来的少女

(第四卷最高分单章)

有一个天生的预言家,她能看见身边人的未来,却不能避免未来发生的不幸。

连“她的父母以后会分开”这个不幸,都没法避免。

她结交朋友,却伤感的看到和她们分别的未来;她提前告知别人的不幸,却被认为是乌鸦嘴。

渐渐的她的心开始封闭,渐渐的她只预言不幸,渐渐的没有人怀疑她的能力,渐渐的没有人愿意靠近她。

这个国家流传着那个阴暗预言家的故事,有人把所有的不幸怪罪给她,开始追捕她,她也不得不逃避世俗的目光。她讨厌人类,或许这是她的命运。

但是内心深处,她也期盼着有人能走进自己封闭的世界,敲开那扇门。通过预言术,她看到了这个未来,那是一位灰发魔女。

相聚是如此戏剧性,离别是如此意料中的难过。那位灰色魔女借住在她家的日子里,向她讲述了一连串难以想象的奇诡故事。

而在受委托搜捕的过程中,那位魔女也越来越接近她自己预测的未来:她将被此人识破身份。

但她不躲不避,她享受相遇。


但是,她搞错了一件事。“这个国家都恨她”这件事。

原来,国家的追捕不是为了抓她问罪,其实大家都明白了,她不是到处诅咒人的乌鸦嘴,如果没有她来预言不幸,当不幸降临时,没有准备的人们会更加痛苦。

阴暗的预言家,内心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阴暗。反而可能是个过度在意别人未来,忘了自己脚下的路的可怜人。


「简单来说,不停预言他人不幸的预言家才是最不幸的人。」


    以消极的心理悲观看待未来,才会使未来黯然失色。

「不停预言他人的不幸一定很难受。一直垂着头你一定累了吧?    可是,你已经可以抬头看向未来了。」

好一阵子,我们两人之间寂静无声。

    一阵子后,阿莲莫莲低声发出啜泣。

    「原来……是这样……

我…好像……真的……是个笨蛋……」

    不是好像。「你就是大笨蛋。」

    她的预言确实成真:

    她大哭一场,然后我离开这个家。全都说中了。

    唯一说错的,就是看法完全相反。不过我想今后再也不会发生这种误会了。

    「……现在你看到了怎样的未来?」

    听到我的问题,她抬起头露出淡淡的笑容。

    「都怪伊蕾娜小姐,害我好像什么也看不到了。」

    闭起的双眼落下一行泪水。 

Hermione:忍不住想起哲学家泰勒的故事,“当你抬头观察星象时,请不要忘了小心脚边的坑。”当你为别人的前程牵肠挂肚时,也请务必照顾好自己。

白石是个擅长给单元剧结尾留白的作家,这一点他完全不像个轻小说码字工。

To be continued

真的只是自恋吗?元解读魔旅中的范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