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解密丨重磅!北大软微金融科技828经济学综合真题深度解读!简直就是送分!
所有准备考研的同学都知道,真题练习是备考的关键一环。如果不能对真题有所了解和深度解读,就像箭矢没有方向,高楼没有基础一样,只是在做无用功;而多数考生做真题少则囫囵吞枣地草草了事,多则机械重复地做上两到三遍便以为大功告成,其实这样使用真题的方法是不得要领的。
考研尤其是竞争激烈的名校,专业课试卷本身的绝对难度高,命题人的偏好、命题趋势和动向也不好把握,对于考生来说自我总结分析也是比较棘手的。
小苏希望用我们的力量解决大家现今的困境,通过对真题的研究和反复解读,在考前为大家打磨出了北大软微“真题解密”系列,详解软微近年考情,统计历年真题考频考点,深度解析命题特点、考察方向和重难点,通过历年真题情况给予大家真题命题的分析和预测,解锁高分密码!
考前软微电子信息专业相关方向我们都会为大家深度解读真题,请持续关注公众号动态,每篇“真题解读”文章都经过反复雕琢和打磨,历时甚久,短暂半月,长则1月,精心之作,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今天我们就针对北大软微经济学综合历年真题做一次深度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一下软微的命题趋势,希望对大家带来必要的帮助。
历年真题考点考频分布统计
大家一定要记住,为了能够高效复习,我们的思路是不能跑偏的,真题是根本,参考教材是基础,我们最有价值的信息来自真题,而我们把这些信息要转换到教材的学习上,才最终让我们达到对知识点的掌握。
2021年北大软微重新公布了参考教材,现在的官方指定教材是大家所熟知的以下两本:

虽然官方明确说明学习书目不限于以上两本教材,但显而易见的是平时的复习我们一定要以这两本教材为根本,其他再多的教材都是打辅助的,比如微观补充学习以下书籍: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平新乔老师的《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宏观补充张延老师的《中级宏观经济学》。甚至还有同学会补充学习其他更多的教材,但所学参考教材的“根据地”依然还是在于上面官方给定的教材,大家如果是深刻学习制定教材,并深度领会真题就会发现真题和指定教材间无以名状的“亲密”联系。
我们知道软微经济学综合自从18年以来题型和试卷结构基本定型,微观和宏观各5道题,分值各占75分。下面重点就18-21年微观和宏观真题在各个知识点的考频分布进行统计,目的是让大家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真题的考点分布和学习的重点:


历年真题命题特点深度分析
由于18-21年以来,宏观经济学的参考教材均为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因此18年及以来的宏观经济学历年真题的题型、考点分布都极具参考价值;对于微观经济学来说,18-21年真题都具有参考价值,尤其是20年以来微观指定尼克尔森的教材,故20、21年及以来的真题更具参考价值。
下面结合历年真题中的的重要考题分析如何结合真题和教材展开有针对性的高效复习:
一、通过真题挖掘复习重点及方向
1.微观经济学
(1)2021年软微金融科技-经济学综合

本题考查消费者行为理论,这是每年必考的知识点,考点范围广,出题灵活多样,可以说常规性题目,也可以是区分度很高的题目,甚至有时候对计算能力、跨章节知识点的迁移整合能力要求都比较高。
本题源来自尼克尔森教材第四章“效用最大化与选择”的课后习题第13题,本题属于课后习题“分析问题”部分。有的同学也经常问尼克尔森这本教材“扩展部分和课后题的分析问题部分,哪些需要看,哪些不需要看”?这个问题我们很难给你一个确定的答案,但是从近年真题来看,负责任的说学有余力、有能力必须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务必全面掌握,而且再次强调要有跨章节综合贯通的能力。
比如本题第(1)小问提到的“替代弹性”,是计算这个效用函数的“替代弹性”,实际上在尼克尔森第四章“效用最大化与选择”的107页(第十一版教材)只给出了集中典型效用函数的替代弹性的值,而对于“替代弹性”的明确定义式是在第九章和生产理论有关的说明中给出的,这就要求学员们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有这种跨章节对比和贯通的学习意识和能力,才足以有能力应对北大软微经济学综合的选拔要求,并在专业课上斩获高分成为可能。
(2)2020北大软微金融科技-经济学综合

本题乍看之下考查的是价格歧视下的两部分价目表,也称两部收费制;但其实本质上考察的是非线性定价和二级价格歧视的综合题,要结合尼克尔森第十四章“两部分价目表”及附录“最优线性两部定价”,第十八章“最优非线性定价”及附录“非线性定价模型”融会贯通才能比价顺利地把本题解出来,综合性强,要求高,比较新颖。
应该说这一道题是20年真题中整个微观经济学最难的一道题目,但考察的知识点确实只有尼克尔森教材才涉及到的,所以再次印证,大家务必一定在微观这块看好尼克尔森这本书,而且还要深刻掌握。
宏观经济学
不仅在微观的复习上我们要紧扣指定参考教材,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也很必要,请看下面的分析:
(1)2021年软微金融科技-经济学综合

本题考查由总供给曲线方程推导菲利普斯曲线方程,这是曼昆《宏观经济学》教材第十四章的原文内容,所以大家要重视参考教材的学习。
(2)2020北大软微金融科技-经济学综合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动态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在几乎所有宏观经济学教材里面,只有曼昆的宏观经济学讲到了这个知识点。
二、学习指定教材
我们说了,在学好指定教材的同时,为了能给更加自如的应付软微的经济学综合,我们也很有必要去学习和参考其他补充教材的学习。比如微观经济学,最好在尼克尔森的基础上再去学一下平新乔老师的《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尤其是课后习题好好做一下,如果还有时间再做一下范里安高微教材的课后习题,以起到加强和巩固微观的解题能力。
对于跨专业考生,可以在微观复习之处补充《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而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可以补充张延老师的《中级宏观经济学》及课后习题,再有时间可以再做一下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关于索罗模型那一章的课后习题。
对于这一点我们还是一样,拿真题来说话,来验证我们所说非虚。

这道题客观的说,学好尼克尔森第七章“不确定性”这一章的内容就可以做好本题,但是事实上这道题几乎就是平新乔老师的《微观经济学十八讲》第五讲“风险规避、风险投资与风险决策”课后习题第3题,如果同学们平时课后习题做的扎实,那么这道题几乎就成了“送分题”,分分钟就和别人拉开了一个档次和差距。
软微经济学综合命题趋势预测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迄今为止人类全部社会实践活动的总和,包蕴着人类全部的成功和失败、欢乐和痛苦、经验和教训。那往小里说,就我们复习经济学综合也是一样,要透过历史来预测未来,才能帮我们更好的应对将来的学习和考试。
“我们不可能预知真正的未来,我们预知的都是基于历史。”,这句话放在这里是恰到好处的,从宏观经济学说,这就是一种典型的“适应性预期”。虽然说“适应性预期”——只基于历史信息来推测未来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我们不是命题人,所以无法掌握所有信息做到“理性预期”,但基于历史的真题所透露出来的信息,也足以让我们挖掘几点“干货”,指引我们的考生更有针对性的复习。
一、题型风格
从题型风格来看,软微金融科技真题已经渐趋成熟和稳定。通过18年以来的情况看,微观和宏观各占据75分,微观五道题+宏观五道题的基本风格是不会再有大的变动的,但也不排除进一步由于某些题目难度和综合性提升的情况下,通过压缩题目数量和增加单个题目分值的手段实现考查形式的创新也不是没有可能。
二、思维考察
通过过去几年真题,尤其是20、21年以来的真题我们可以发现,对经济学的思维和概念的深刻理解考查的更为细致、综合,同时对计算能力的要求也不低,跨章节知识点的整合考查力度会加大,尤其是微观这块,体现的尤为明显,比如讲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结合起来考查、讲消费者行为理论与一般均衡论结合起来考查、将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或者拍卖理论等进行综合考查,如此等等。
而且,无论形式多么灵活,数学语言描述多复杂,归根到底都是对大家的经济学素养和经济学思维的考查,一定不要舍本逐末,只重复的没有深度思考地追求题目形式的难度和忽视思维深度的锻炼。
三、知识点考察
已考查的知识点会考查的更深入更综合、未考查的知识点有可能出现在卷面中。因为软微从难度和教材的更换来看,年份不多,因此可考查范围和考点还很多。这就警示大家不仅仅要对已考查考点的深刻掌握,更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而放松了未曾考查的潜在考点全面深入学习。
四、关注经济热点和相关院校真题
要关注经济热点问题,借鉴参考教材和难度相近兄弟院校真题。考研本身也是信息的较量,尤其是不能“闭门造车”,要多接触比如人大、南开、汇丰、光华等院系的相关真题,来开拓思路;同时也要注意关注经济学热点问题,这在微观和宏观部分都有可能出现以热点为引子考查大家经济学素养的可能。
本期北大软微金科真题分析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啦!有任何疑问大家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哦,小苏都会为大家一一解答哒!
下一期大家想看哪个专业的真题分析呀?可以在评论区积极留言,小苏会选取大家留言最多的专业优先推送哒,赶紧留言刷屏走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