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公交之友【230815第十七期】
悠闲的时候,就坐上公交,去迎泽湖畔吹吹风吧。
首页图
最后的扬子江精典电车|@某只作者
小小线路,雨中漫步|@硫酸钡
远去的电车,留不住的青春|@硫酸钡
咦?27变小了|@LCK6125HGC
大小915|@胖小
已然回不去新郝庄的829|@LCK6125HGC
神堂沟地方绿树成荫,公交在其中也是一景 |@LCK6125HGC
没有实时,一站直达的G8|@可可爱爱zyt
老牌线路,连接南寨|@JK6129GN
S18组合|@硫酸钡 @开赛灵超大杯
Welcome to Taiyuan!|@巧克力和果冻
夜间行车,注意安全|@开赛灵超大杯
103线网故障期间|@θ晨曦 梦一场
城际线代跑机场线|@某只作者
保障高铁安全运行的黄医生|@可可爱爱zyt
HXD3D与HXD3C|@胖小
配备AED的817|@Nakano Azusa
卡塔尔世界杯彩绘|@82年的地理宝宝
他山之石
娄烦原有纯电动中通|@开赛灵超大杯
娄烦新投入运营的福田电动|@开赛灵超大杯 导视
电车,真的是
时代的弃儿
吗? 太原公交为什么
慢
?
浅谈太原公交“龟速爬行”的现状
八月专版:我的公交
情
正文
电车,真的是
时代的弃儿
吗?
近日,北京无轨电车要取消的传闻又被翻出来了,这个传闻2021年就已经出现,当时说是2035年要全部取消,这两天传出来的是2025年以后要开始取消,不管这个传闻到底是真是假,北京已经开始封存他们的教练电车,有的车已经贴上了“已报废”的标签。再加上北京112路电车停运,上海实行“6+1”的方案,广州111路电车停运这些事。不由得让我想问一句:“无轨电车真的成为了过时的产品吗?”
那么我们就从时代的角度还有技术的角度,说一说无轨电车的优缺点。在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的无轨电车事业开始了,正好赶上我国人民建设国家的浪潮,而当时的我们,石油资源较为缺乏,使用电力的无轨电车,受到了全国大小城市的青睐,这就是为什么,在那个时代,全国大部分城市都拥有有无轨电车,尤其是省会城市与直辖市,一些城市还有自己的电车制造厂,如北京生产的BK540(京一型),上海生产的SK561等等。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建设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无轨电车出现了一些更新更好的类型,如北京的BJD-120A,上海SK5105GP,武汉WG-D61U等等新式电车,这个时候的电车使用了新的技术,可以使用线网也可以使用电池,被称为双源无轨电车。现在,这个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污染小,速度快的无轨电车,是非常符合时代需求的。而且,无轨电车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能够做到噪音小,外形更加美观了。并且双源无轨电车的推广,让无轨电车有了更高的灵活性。有人经常拿纯电动公交与无轨电车作比,认为都是电驱动,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在某些方面电车是要优于纯电动的,纯电动车的诞生虽然与无轨电车诞生的时间上所差无几,但是无轨电车光在中国就有近百年的历史,纯电动公交的大量推广也是在近10年内出现的,所以论技术,无轨电车比纯电动车要成熟的多,如果纯电动车在路上电量耗尽,必须要让抢修车拖到车场内充电;而无轨电车除非线网故障,不会出现没电的毛病,因为双源无轨电车既可以用线网供电也可以用电池供电。现在双源无轨电车的最前沿技术叫做“在线充”,这种电车既有无轨电车的优点比如速度快、不易没电,也有纯电动车的优点如灵活性高,脱线里程长,被大量推广。两种车型各有优点,不应捧一踩一。
无轨电车的缺点,是后期维护成本高,如果不注意维护,很容易出现断电,线网故障等等问题。如上个月底,太原103路电车的线网出现了问题,以致103路连续两天由其他车队的车来代跑。也因为这一点,很多城市开始放弃无轨电车。灵活性较差,无轨电车在单源时代,必须在架线的路段行驶,否则没有动力来源,早期的双源无轨电车能够脱离线网,但不是很长,但是这个缺点已经略过时了,前文说到,“在线充”已经能够大段脱线行驶。还有就是在无轨电车升降杆期间,等待时间较长,容易造成交通堵塞。但是现在的集电杆技术,已经可以在短时间内捕捉并成功升杆,有一些厂家甚至研发生产出了不需要捕捉器的集电杆。
综上所述,电车对于环境,对于交通,有很多有利的地方,总体来说利大于弊。而且,自上个世纪开始建设的无轨电车,是几代人的亲切回忆,也是拥有电车的城市的城市文化,是时代的记忆,不应成为时代的弃儿。可惜,现在拥有无轨电车的10个城市中,只有济南还在发展无轨电车,其他城市如上海“6+1”,太原为了地铁而让3条线路停运,广州撤销111路,北京撤销112路等等,让无轨电车的未来,是一片迷雾。但是,可以肯定,电车绝对不会因为时代发展而被抛弃。
撰文:@某只作者 责编:@某只作者
太原公交为什么
慢
?
简单讨论一下,太原公交慢的原因 前言,内容说明: 1.调度/公司给点问题 2.红绿灯及路况问题 3.事故责任推卸问题 4.规定问题 5.个别车的问题(小讨论)
一、调度/公司给点问题
首先,什么是调度?意为调动;安排人力、车辆。可以指担负指挥调派人力、工作、车辆等工作的人、又能称调度员。 调度与公交公司有什么关系?根据上述所述意思,调度能更好的帮助公交公司帮助出动车辆,每天运营车辆的配出,时间等综合规划。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可以说有了调度没公交公司,有公交公司没调度,那反正都会乱成一锅粥,就解释到这了。 公交车慢跟这些问题有什么联系?综合起来,慢的原因怪公交公司给调度的规定,因为调度就是个总称,背后还是公交公司掌控着,所以直接说还是公交公司的无脑操作。 举例:在7月10日821路改新城停车场,当天下午,作者亲自体验,从兴华街文兴路口上车,一开始在和平北路,柴村那边,速度依然可以上35至40迈,那自从过了柴村桥后,在新城南路盲区那边,速度直下15迈左右,一个红绿灯能晃两次,属实是把作者震惊了,接下来即刻进入新兰路,但晃点又更加离谱,821路在终点前一站“新兰路新城南大街口”到站后直接停留五分钟,约后才继续行驶,最终晃到新城停车场,不得不说,这个特殊举动还是够可以的,人家别的晃点线路,一开始也就能体现出来了,人家821路是前一套后一套的。也可以充分体现出,821从原来的南寨村车场的给点65分钟路程时间,到现在的缩线新城停车场,并未减大把时间,走着缩线的线,时间为原来的时间“真•就不晃才怪”。
当天821缩线还带红花,属实是真讽刺了。
二、红绿灯及路况问题
前言:859是横跨迎泽(西)大街的轴线,全长约10公里。 859路约单程时间为45分钟,十公里的路,跑点是45分钟,相当于13.2km/h。这么慢的速度,还是一条轴线,为什么呢? 就跟题目说的,红绿灯及路况问题,这里重点说红绿灯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迎泽(西)大街,路上红绿灯共有30个左右,每一个都是859必经过的地方,也要必等的地方,如果说侥幸逃过几个红灯,那也就20多个,但仍然改变不了859路“慢”的事实。还有迎泽(西)大街有众多个堵点,如下元路口,迎泽大街尽头掉头处,高峰可以都说是堵的不行(说到了一点路况)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所以希望能灵活运用一下调度,在等红绿灯的基础上,行驶过程中时间也不用那么慢,在“慢”的基础上提快一点。 此红绿灯地方为迎泽西大街与小井峪路口尽头的交界处,在上下学日的时候,小井峪路中的万柏林区第一中学与万柏林区第三中学校,可以说是重点的高峰时期(一开始这里并没红绿灯,后来在3月左右就加上了,估计政府也考虑安全问题)。 还有路况问题,7月29日晚上及次日凌晨,太原市突然来了一场大暴雨,早晨还仍然下着。而在坞城路上出现了“大海”的一幕。
此图中为坞城路与南中环街的路口处,此公交线路为870路,可以看出来,在“大海”面前,纯电动公交也只能慢慢行驶,这对于赶路的上班人来说,又无疑添加了运行时间,加上上面所说的高峰堵点,都是密不可分的因素,道路宽度,道路口合理性,道路安全问题等(不过这些都是政府来管了,公交公司反正是管不到)。
三、事故责任推卸问题
在太原公交公司眼里,无论是公交与私家车撞车(就算私家车是全责)还是与公交与公交撞车,都会把责任算到自己的上头,不过算到自己的上头方式有点特殊,不是用钱来做事,用加时间来保证“安全性”防止下一次事故发生。 但问题是这样真的防止下一次事故发生嘛,慢速行驶就真的能解决的了问题?答案其实不然,根本不能保证下一次事故的问题,慢只会影响后车行驶,后车超上来,再次变道,事故的几率只会增加,并不会减小。再如上面所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公交公司有权利调整运行时间,但一定非得慢嘛,慢真的可以解决一切所有问题?
图片中为南中环街某地方,807路与晋中瑞达公交903路相撞场面,撞的还是比较惨的(这一辆807路已回明珠车场检修)5公司也并未对807做过多限速,算比较好了。
四、规定问题
1.近几个月全国流行的右转必停
太原公交车后贴着“右转必停” 右转必停,字面上就是右转的时候必须要停一下,而右转要必停。但太原公交公司能变成什么,可以说,右转必停两次,路口处要右转,一般有两条斑马线,而太原公交公司利用这个情况,把右转必停,弄成右转“二次”必停,本来右转必停,这个规矩已经够呛,太原公交公司定的规定还可以雪上加霜,虽然这个规定说耽误不上几分钟的时间,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总会耽误一些乘客的时间,而且行驶过程中并不顺利,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911路,此线路实行右转必停,并车场管的比较严,在滨河西路拐挑村的时候,那里货车比较多,右转的车也比较多,如果911在后面突然停下,后面的车来不及反应,容易发生追尾事故,所以有的地方也是真不可取这些规定。
此地方的位置,无现场照片。 2.斑马线礼让行人问题 上述所说,右转必停,实际上也可以顺便“必须”礼让行人过马路,而在直行车道中(在无红绿灯斑马线的情况下)公交公司规定必须踩刹车,强制减速通过,如图。
图片位置为建设南路某处无红绿灯的一条斑马线,图片意思已表明出来,清楚写着已知左右两边并没有人过马路,但人家公交公司规定必须也要踩刹车,这无疑就是个根本没必要的事,感觉踩了刹车就能保证安全,那要是正好有个后车措手不及,那不还一样能发生事故追尾,跟右转必停的规定一样,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两者根本没必要实行,但人家公交公司可能是想跟上时代的“潮流”加上补贴,才愿意实行的吧。
五、个别车的问题
前言:这里内容没有前四者多,不过也得说一下。 以834路为例,834配车为豪沃,速度也真是有快有慢,但个人感觉快的占多数,这里以一个好久没出的代跑为例子:
38路代跑834路 我在西中环西矿街口拍后,即坐这个车前往胜利桥东,一路上此车一直在西中环路上压制30速度以下,快速路上是这速度,也佩服了,跟正配车根本比不上,当时车来了还显示,此车47分到桥东,而后车45分到桥东,真是离了个大谱,也没啥想说的,真不愧是四场,速度和速度之间就有问题。(863路也有类似的例子,不细讲了)。 最后,总结:太原公交的慢,无论是公司定的规定,还是环境的影响,都有一定的因素。要去改变这种环境,就要以实际为标准,做出点实际行动。 撰文:@JK6129GN 责编:@某只作者
浅谈太原公交“龟速爬行”的现状
近年来,全国多地的公交,给人最大的印象,恐怕莫过于一个字:慢。我对其他城市并不了解,单拿太原来说,近几年车辆更新换代,车速本应得到提升;恰恰相反,一连串的减速政策接踵而至。今年实行的右转必停,更是引来乘客、司机一片骂声。
电车公司861路(原916路车辆)“右转必停”标识|@可可爱爱zyt 何止太原,许多城市的公交公司都以安全为由降低车速。但车速慢真的安全吗?众所周知,S18路是太原公交平均时速最慢的线路。全程仅3.3km,S18路需要走17—20分钟。这来源于四公司某知名人士(具体咱就不点名了)固执地认为:车速越慢越安全。于是,在他的管理下,太原公交平均运行时速倒十的线路中,四公司独占九席。不止这九条线路,大多数四公司所属线路、基本都被乘客广为诟病。
大名鼎鼎,牛车S18路|@可可爱爱zyt 但是,四公司的事故率仍没有得到有效的降低。今年三月,833路在东关口发生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最近,车速倒数第一的S18路梅开二度,再现交通事故。这些也只是冰山一角,四公司发生的交通事故与其他分公司相比,并没有少多少。 “十次事故九次快”,这句话意在提醒驾驶员不超速,绝非要求驾驶员“龟行”。如果车速过慢,很有可能造成道路拥堵,进而导致加塞、变道现象频发,导致事故的发生。 再次以“牛王”S18路为例,S18路在途经双向两车道的柏杨树街等路段时,长期以不足10km/h的速度运行,由于这些路段违停车辆多、车流量大且道路狭窄,极易引发交通拥堵。许多跟在S18路后面的车辆(甚至自行车、电动车、三轮车)由于S18路车速过慢,不得不逆行超车,这样不仅容易导致这些逆行超车的车辆与对向车辆相撞,也容易导致公交车与这些车辆剐蹭,不仅没有保证安全,反而增加了安全隐患。 再举个例子。曾属于四公司的71路也是“知名牛车”之一。71路全程需要走三个高架桥,高架桥上限速多为80km/h。而71路却“鹤立鸡群”,以30km/h的车速在高架桥上“爬行”。这样看似安全,实则相反。当别的车辆都以较高的车速行驶时,如果有一辆车以较低的车速行驶,很容易造成道路拥堵,还容易引发追尾。也许有些夸张,但因车速慢导致高速上发生连环相撞的事故已不是一起两起,这也是高速设定最低限度的原因。
北中环上晃点让多少人痛苦万分|@某只作者 此外,车速慢,还导致了乘客的出行效率降低,进而导致一些乘客放弃公交出行。乘客减少少,公共交通行业逐渐衰落,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减速→乘客减少→减趟→乘客减少→继续减速、减趟的恶性循环。随之而来的,就是私家车剧增、资源消耗增加、停车难、道路拥堵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与绿色发展理念背道而驰,也不符合中国国情。 老子认为:物极必反。凡事均有两面性,当过度注重某一方面的“利”时,它的“弊”也会显露出来。不止是车速快与慢,许多事情如果顾此失彼,终会得不偿失。两害相较取其轻,才是最好的办法。 最后,我也呼吁太原公交四公司以及全国各地以为车速慢就安全的公交公司:物极必反,车速越慢不一定越安全!安全与效率要统筹兼顾! 撰文:@公鸡爱好者 责编:@可可爱爱zyt
八月专版:我的公交
情
@郭贤皓:
漫漫求学路,电车伴我行
漫观中国大陆数百个大小城市,只有十几个城市的街道上有无轨电车在运营,其中自然包括北京、上海、杭州、武汉等名副其实的大都会,因此无轨电车常被当做大城市的象征。而我作为一个普通的太原“后生”,在太原这样一座有无轨电车的“大城市”,颇感幸运地度过了这整整九年乘坐无轨电车的求学生涯。
大名鼎鼎的上海中运量71路无轨电车,客流之大完胜轨道交通浦江线 | @郭贤皓
上海老“青年”电车在14路运营 | @郭贤皓
20路建党100周年主题电车正运营 | @郭贤皓 忘不了小学时,每天在“滴——学生卡”的语音中,背上小书包来到课堂,又将一天的知识与见闻背回家。小时候没有智能手机,孩子们放学后的一大乐趣,就是跑到公交站上,像数鸭子一样看着一辆辆公共汽车来来往往,而背着两根辫子的电车最是与众不同。 记忆中,无轨电车103路不仅是并州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更是太原公交用心服务的“流动窗口”。上车时司机师傅热情的问候,到站前详实的换乘信息提醒,平稳舒适的乘坐体验,都让乘客赞不绝口。小小的电车,承载了无数莘莘学子的求学之路。
103路在空旷的并州路上疾驰 | @某只作者 人们总希望万事如意,可是任何一条道路都不会一帆风顺。在中考时,我遭到了人生中第一次滑铁卢,以一分之差与山大附中失之交臂,永远离开了有轨电车驰骋的街区。而太原市的电车也迎来了多灾多难的五年,地铁和高架路的修建使得除103路以外的线路全部停运,103也因双塔西街高架建设面临长期缩线的窘境。虽然去年国庆,公交公司重新恢复了105路,但是私家车的普及、线网等基础设施的老化与电车厂商的倒闭也再难让太原无轨电车的运营重回当年风采。 自三年前我步入象牙塔的大门起,我利用假期时间走过了祖国许多城市,观赏美景之余,我也体验了其他城市的无轨电车线路。从北京102路到上海中运量,从郑州BRT到杭州K155,同样的辫子,不同的运营理念,让我看到了太原无轨电车走下去的希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无轨电车+快速公交”、“无轨电车+城市文旅”、“无轨电车+最后一公里”等多种新型运营模式层出不穷。作为一种古老而有趣的公交方式,太原无轨电车以后将如何继续前行,我和无数太原市的莘莘学子,将拭目以待。
上海14路换新“申沃”牌S5A无轨电车 | @郭贤皓
上海23路换新“申沃”牌S5A无轨电车 | @郭贤皓 @某只作者:
我 · 公交 · 童年
看题目,不知道从哪里说起。我只记得,在某个下午,小小的我,看着大大的车的身影,缓缓地开进站台,门缓缓打开流出一声清脆的响声,司机十年前在说,十年后也在讲的迎客语: “您好,欢迎乘车”。 然后又是一声清脆的响声,发动机开始欢快的连续的轰鸣。 我依旧记得,824路、864路的双层车,像一只大船一样,上了车直奔二楼,在最前面的座位看着窗户外面,体验那种俯视一切的感觉,懵懂的我得到了 极大的满足。我总是怕树枝打到我,因为车实在是太高太高了。也许,还有835路支线,曾经只有五站的快车线路,在空旷的滨河路上飞奔,我在车上看着窗外的汾河,幼小的我就在想象:也许坐大游轮也是这个感觉吧,只不过我在地上,游轮在水里。
864双层时期,古老的内牌 | @童话镇的邮递员
864初次使用点阵内牌,当时内牌的颜色泛白 | @童话镇的邮递员
换新的豪沃纯电动864路|@某只作者 嘈嘈杂杂的起凤街,拥挤不堪的后铁匠巷,以及掩在广场后面的五一东街,是104路电车经过的地方。我在这地方登上电车,紫色的车身在夜幕中并不显眼,黯淡的车灯勉强照亮道路,车“吱吱呀呀”地走起来,小方头摇摇晃晃,幼年的我,以为电车在开心地跳舞。 这些经历让我对恒久留存着特殊的情感,说起这些,总是红着眼眶,这些车,这些事,早已随着时间像水一样流走了,只剩下怅然若失的我,和这些鲜活如初的记忆啦。
104路纸质内牌,传递古老的气息 | @童话镇的邮递员 @LCK6125HGC:
与812路的不解之缘
至今为止正式入圈已经四年了,但是要说我和公交的故事,那就可以从我很小的时候谈起了。 往前推十多年,我仍然在党校路附近居住,当时党校路上有812路,39路,840路,824路,车型涵盖了铰接到双层到长江,甚至偶尔会看见868路的“蛤蟆”出来跑824路。这时候还什么也不懂,但是我已能根据车辆外形看出线路。省委党校的站牌在党校路与师范街交叉口,线路会从学府街拐弯进来,我一眼就能看出来线路的路号,上车时会让我妈抱起我来刷卡,感觉很开心。好巧不巧的是,812路正好可以到达山西大学门口,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上山西大学看“长辫子”——这里的长辫子指的正是103路,当时103路还在使用重庆电车和老式扬子江电车,车身花花绿绿的十分漂亮,每次看着就不想走,我妈要着急回家做饭了我才恋恋不舍的离开,对公交的热爱正是在这时埋下了种子。 等到我再长大一些,家里买了一套当时比较流行的小火车给我当玩具,而我的玩法真的出乎意料。四条弯道拼出来一个圆盘当方向盘,然后用两个积木当前后门按钮,又自己做了一盒手刹,再拿几根直道当油门刹车离合,你别说还玩的不亦乐乎,有模有样的。线路嘛,肯定是我最熟悉的812啦,当年可是可以把全线站点背下来的,什么电机厂,塑料公司,北联干休所,三营宿舍,社科院招呼站一系列老站名我都记得。玩的时候嘴上模仿着发动机的声音,到站了还报站,然后说迎客语“你好欢迎乘车”,真的学的有模有样。 后来有一天我发现812路更换成了粉白色的新车,还挂着大红花又有电子显示屏,十分好奇,拉着我妈就上车坐到了八一路口还不尽兴,这批车就是太原的第一批恒通纽曼。当时还偶尔有一台873的老飞机(WG6810NQP)出来代跑812路,每次都非要等那一辆车,即使有一次上学快要迟到了,还非要拉着我妈在山西大学等着后面那个老飞机过来才依依不舍的离开。由于加气站调整,这批新车很快更换为了较旧一些的绿皮城星(CKZ6108NB,如下图),上方电显会发出耀眼的红光。每天早晨我和我妈出来前往车站,我总会和我妈说,快点快点,那个车发红光肯定是812,我们还要去学校呢。 虽然后面为了方便上学而搬家了,812路仍然陪我渡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感情也延续了好久。后来因为道路改造,812无法在坞城路师范街口左转,只得改变走向,曾经记忆中的长风街,体育路大循环也不复存在了。2020年,812路为了配合覆盖盲区,从并州路撤出,走向彻底改变,原来的812路不复存在了。可世事变换,沧海桑田,我对812路的感情还是无法磨灭,以至于我至今仍然记得其最初的所有老站名。线路可以改变,记忆必然永存!
改线后的812路 | @4-6532 本文选自微信公众号@迎泽湖畔,由本刊责编@可可爱爱zyt编辑。
撰文:@某只作者 @LCK6125HGC @郭贤皓 责编:@可可爱爱zyt 选文:@某只作者
公交动态
7月17日起,庆云街南半幅恢复通车,北半幅封闭施工,途经9条线路绕行。 8月4日起,S6路社区巴士终点站及中途路线调整。 8月5日起,太原公交新开通S19路社区巴士线路。
8月8日起,79、836、840、870、877路双向增设“坞城南路龙城南街口”站点。 8月9日起,38路恢复原线运行。 8月10日起,龙城南街东段将开通G9路轨道接驳公交。
8月10日起,东中环一处站点更名。 8月10日起,庆云街双向恢复通车,途经公交线路全部恢复庆云街通行。
【公交动态】栏目信息来自微信公众号@太原巴士网,详见原公众号,太原巴士网公众号授权转载。
本期供图:@某只作者 @可可爱爱zyt @LCK6125HGC @硫酸钡 @郭贤皓 @Nakano Azusa @童话镇的邮递员 @Flipped❤️ @JK6129GN @胖小 @巧克力和果冻 @开赛灵超大杯 @82年的地理宝宝 @快乐老登
本期撰文:@某只作者 @JK6129GN @公鸡爱好者 @郭贤皓 @LCK6125HGC
本期责编:@某只作者 @可可爱爱z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