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思想

2023-07-24 14:38 作者:把我给你  | 我要投稿

       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中国近亿人的党派的思想观点,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该认识它,在古代,认识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读他的诗,在现代,认识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看他的朋友圈文案;作为一名诗词爱好者,我既读了他的诗,也看了他的文章。我想应该可以说,他的人生四个阶段可以用他的四首诗概括。

第一阶段初出茅庐(1909)

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第二阶段略有成就(1936)

沁园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第三阶段独领风骚(1949)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第四阶段英雄迟暮(1964)

贺新郎·读史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毛泽东,一代伟人,带领中华人民于战火之中重生,功大于过。在他的一身中批判了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主张实事求是。在他的生涯中有着许多充满争议的事情,但无需置疑的他的思想。毛泽东同志的做人做事主要思考方法著作:

      1、实践论

      看待一个事物有三个境界:

       初见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个时候对事物的了解流于表面,只能肤浅的了解些许山和水的特征,这个阶段在往后见到同样特征的事物时能认识,知道他的特性,此为格物。

       再望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个时候对山水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可以类比论证生活中其他的事物,比如把水比作环境,比作人的性格,要上善若水、和光同尘、柔中带刚;这个阶段算是登堂入室,对事物的认识又产生的新的认识,此为格心。物还是那个物,人已不是那个人

       三望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个时候境界已经返璞归真,经历了坚定、怀疑再坚定的过程,明白了山水就是山水,改变的只是自己的看法,一切发生皆是为我而来,所谓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观点不断的在被打碎与重组,实践是认识产生的源泉。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在实践中,刚开始只是看到事物的现象、片面和外部联系,这就是感性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促使人们思考事物、现象、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产生了概念。

2、矛盾论

       在高三苦读的时候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是我们在烦闷枯燥的题海里最大的支撑,梦想中的大学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有湖畔杨柳,还有着至死不渝爱情,在人生里春风得意马蹄疾当时的我以为我这辈子最大的槛就是高考,熬过高中时光,解决了这个矛盾,从此人生不再受羁绊

       步入大学的时候,堆积如山的课程,繁重的作业考试日复一日的打卡很快就将我淹没那时候赶快迈过这个槛毕业去社会上闯荡一番,干出一番事业。终于,在我解决了这个在当时的我看来是最大的矛盾之后,我就可以在社会上一展宏图

       毕业后进入社会,面对想做的事情,发现自己没经验,没资历,没人脉,没资源,更没资金。从小到大一直陪伴我的勇气和信心也开始跟我挥手再见整个人陷入迷茫

      此时,上帝出现了,给了我经验,人脉,资源,启动的资金,我就可以前路坦途,一路高歌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解决了这个矛盾之后,随之而来会有下一个矛盾。从幼年的作业、学习到成年的工作,恋爱,结婚,成家立业,烦恼数不胜数并永远存在。一个矛盾克服了,又一个矛盾产生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人身上总是有矛盾存在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这个世界充满着矛盾。

      矛盾充满着整个世界,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我们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是推动事物发展进步的过程根据毛泽东的思维方式,我们再来看他所著的著名文章,便能一目了然。

      文章1:中国现状分析

      毛泽东自农村而出,遇贵人而得以富贵,又遇排挤沦边缘化于农村,这些经历使他对各阶层的特征有着明确的判断与分析。有许多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行分析:以各阶级对革命态度划分标准,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所占中国人口大致比例;其中又把小资产阶级和半资产阶级细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再根据现状作出总结:无产阶级是领导力量、半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是朋友,中产阶级左翼可能是朋友,其他的是敌人。

      文章2:论持久战

      就国内复杂的形式进行抽丝剥茧,毛泽东根据国际形式、双方文化、战争形式,日本的国内形式,中国人民抗战意愿等等这些与战争有关的信息进行分析:首先,否定速胜论,从武器强度得出,中国是肯定不会速胜的。再否定速败论,日本的侵略是野蛮的、没有人道主义支持的、没有获得人心的,最重要的是,中国地大物博人多,能经得起长期战争,日本地少人少,无法进行长期的战场。决定中国这场充满血与泪的战争胜负的,并不是兵力的多寡,也不是武器的先进与落后,是文化与宣传的较量,人的意志才是关键点,必须要团结一心。一旦人民群众团结起来,日本的帝国武士组织是不能抗衡的。

      再根据现状作出总结:战争是本质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保存自己,并不是占领了多少地;存人失地,人地皆得,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在战争过程中,要发动每一个群众,全民抗日,毛泽东判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抓住中国革命战争主要矛盾,事实证明,这一套思考体系是正确的,是伟大的,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做出实践行动,到达自己的目的。自此,中国革命不仅改造了中国,改变了东亚,也改变了世界。

文章3: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就实际战场情况,毛泽东根据孙子兵法中战争要点也就是道、天、地、兵、法等在实际战争中能发挥作用的主要要素进行分析:中国是一个大而弱的国家。大国意味着我们土地面积广阔,有足够的存活空间,能够让战士们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作战任务,因此最适合的战术就是游击战。

        再根据现状作出总结:游击战,是战争的主要战术。根据游击战的特征,综合现状作出了17种详细的战术描述,虽然没有赶上降龙十八掌的18招,但是这17个战术,确是共产党能够取得天下的关键,连抗日主力蒋介石也败逃台湾。

        于敏同志曾经说过,他的物理很不好,但是能搞出氢弹,是因为践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原因,这套思维体系似乎就是无数人求之不得的道,掌握了它,就掌握了世间最终极的智慧。毛泽东选集是我看完书之后感悟最多的,不是因为毛泽东这个人的成就觉得他的个人传记就仰慕,而是他的志向,他的思想,他的品质,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因为这些是一个久经考验的战士所能传承的最优秀的品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思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