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考研被录取,就不用担心没有导师!
读研,精确来说从你收到“拟录取”通知以后就开端了。
所以,无论什么时分都要调整好意态,不要由于联络了几个导师被拒就心态崩了,相比读研期间的艰难来说,这基本就不算什么。
读研期间,你可能会碰到更大的应战。
周周例会没有停顿被导师骂;
屡次实验结果都不理想;
论文投稿屡次被拒;
大论文写不出来面临延期毕业;

这些问题,读研期间你都有可能会碰到,哪个不比你联络导师被拒令人头大?
所以说,联络导师被拒,也要坚持一个好意态,不要焦急,大不了就等开学后学校分配呗。
只需你曾经被录取,那么,就不用担忧没有导师要你这个问题,没有导师也只是暂时的。
由于,研讨生招生都是依照学校的招生方案来停止的,招生方案就来自各个导师能够招生的研讨生名额。
可能,有些学生会觉得假如本人等学校分配,那是不是剩下的导师都是不好的,没有人选的呀?
想问你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导师才是“好导师”?
我想,不同的学生答案肯定不一样。
有人喜欢无拘无束,那么,“放养型”的导师就是好的;
有人喜欢被推着走,那么,“科研型”导师就是好的。
所以说,导师没有“好坏”之分,只要合适本人的导师才是最好的。
他选择的导师可能很牛,但是,却不一定亲身带他(连面都见不上);
你选择的导师很普通,但是,却能够手把手带你学东西。

其实,很多同窗在研讨生复试之前就曾经在开端联络导师了,主要就是由于研讨生导师的选择相比照较自在,没有太多限制。
国内各大高校的研讨生导师选择,更多的是一种“双向选择”形式。
学生在提早理解了导师的课题方向以及简历后,假如对其课题方向感兴味,那么就能够给导师发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