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8.1 资本循环。产业资本的三种形式

2023-09-11 11:32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人民出版社1959年 仅供学习参考】


第八章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1、资本循环。产业资本的三种形式


  发达的商品流通,即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条件。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每个资本都以一定数量的货币形式开始自己的生命旅程,它表现为货币资本。资本家用货币购买一定种类的商品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一流通过程可以表示如下:

  这里,Д表示货币,Т表示商品,О表示劳动力,Cn表示生产资料。由于资本形式发生这样的变化,资本占有者也就拥有生产所必需的一切。以前,他握有货币形式的资本,现在,他握有的资本在数量上没有改变,但在形式上已经是生产资本。

  可见资本运动的第一阶段就是货币资本变为生产资本。

  接着生产过程开始,资本家购买的商品用于生产消费。这种消费表现在工人支出劳动,原料被加工,燃料在燃烧,机器被磨损。资本又改变自己的形式:生产过程进行的结果,预付资本,即用去了的资本,体现为一定数量的商品,采取商品资本形式。但是第一、这已经不是资本家在开始时购买的那些商品,而是成品了;第二、这些商品的价值大于资本原始价值,因为其中含有工人生产的剩余价值。

  资本运动的这一阶段可以表示如下:

  这里,П表示生产,П字前后的虚线表示流通过程的中断和生产过程的进行,Т′表示商品形式的资本,其价值由于工人的剩余劳动而增大。

  可见资本运动的第二阶段就是说生产资本变为商品资本。

  资本的运动到此并不停止。生产的商品必须实现。资本家售出商品,换得一定数量的货币。

  这一流通过程可以表示如下:

  这里,Д表示加进了剩余价值的货币形式的资本。

  资本第三次改变自己的形式:它又采取货币资本形式。而现在,资本占有者的货币已大于原有的数量。资本主义生产的榨取剩余价值的目的已经达到。

  可见资本运动的第三阶段就是商品资本变为货币资本。

  资本家售出商品,收回货币,又以这些货币购买继续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于是整个过程重新开始。

  这就是资本在运动中顺次经过的三个阶段。资本在其中每个阶段上都执行一定的职能。货币资本之变为生产资本的要素,保证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和雇佣工人的劳动力得到结合;没有这种结合,就不会有生产过程。生产资本的职能在于通过雇佣工人的劳动创造商品,创造新价值,从而创造剩余价值。商品资本的职能在于通过出售生产的商品,第一、把资本家预付在生产上的以货币形式返还资本家,第二、把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实现为货币。

  产业资本在运动中经过这三个阶段。这里,产业资本应当理解为用来生产商品的一切资本,不管指的是工业或农业。“产业资本是资本的这样一种存在形式,只有在这种形式下,资本的职能才不仅是资本规定着生产的资本主义性质;产业资本的存在本身就包含有资本家和雇佣工人间的阶级矛盾。”[1]

  因此,每个产业资本的运动都是循环式的运动。

  资本顺次改变自己的形式、经过三个阶段的运动,叫做资本循环。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处于流通领域,第二阶段处于生产领域。没有流通,就是说,商品不变成货币和货币不反过来变成商品,资本主义再生产,即生产过程的不断更新,是不可想象的。

  整个资本循环可以表示如下:

  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是极密切地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只有不停地从一个阶段转到另一个阶段,资本才能正常循环。

  如果资本停滞在第一阶段,那就表示货币资本的存在是没有目的的。如果在第二阶段发生停滞,那就表示生产资料闲着,劳动力未加使用。如果资本停滞在第三阶段,那末,未脱售的商品就会堆在仓库里,充塞流通孔道。

  在产业资本循环中有决定意义的,是产业资本处于生产资本形式的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生产着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在其他两个阶段上,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只有资本形式的更换。

  与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相适应,产业资本具有三种形式:(1)货币资本,(2)生产资本,(3)商品资本。

  每个资本都同时存在与这三种形式中。在任何一个资本主义生产企业的财产里,都同时有用于生产需要的货币资金、工人用来制造商品的生产资料,以及准备出售的商品。当一部分资本是在变成生产资本的货币资本时,另一部分则是正在变成商品资本的生产资本,而第三部分则是正在变成货币资本的商品资本。其中每一部分都顺次采取和抛弃三种形式中的一种。不仅单个资本如此,所有资本的总和也是如此,换句话说,社会总资本也是如此。所以马克思指出,资本只能理解为运动,而不能理解为处在静止状态的东西。

  这也就奠定了资本三种形式单独存在的可能。下面将要说明用于生产的资本怎样分离出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瓜分剩余价值的各个资产阶级集团[2]的存在,就是以这种分离为基础的。


注:

[1] 马克思:《资本论》,1957年人民出版社版,第2卷第41页。

[2] 产业家、商人、银行家。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8.1 资本循环。产业资本的三种形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