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不必要的协作,抢回本属于自己的时间

“什么人都能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你,压力真的很大。”
“邮件不断、经常出国、随时要接电话的生活让我精疲力尽。没完没了的协作需求最终拖垮了我。”
“我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要更进一步,挽救局面。我成了大家的救生筏,自己却差点被淹死。”
对团队协作泛滥的问题,职场人士有很多看法。
如今企业变得更加全球化,组织采用矩阵构架,产品和服务类型较以往更加复杂,需要员工随时随地保持沟通顺畅,内部以及外部的协作程度空前。
Connected Commons的研究表明,多数管理者如今在邮件、会议和电话上耗费的时间超过85%,过去10年间,这类活动的需求激增50%。企业当然会从中获益,协作增强的两个副产品是更快的创新和更加无缝的客户服务。但硬币的另一面是个体工作时间、深入反省和审慎决策时间大幅降低。2016年,本文作者之一参与撰写了刊登在《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文章,文中将这一破坏性现象称作“团队协作泛滥”,并为组织提出改进建议。
过去几年中,我们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并帮助个人找到解决之道,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深入研究。研究中,我们发现问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归咎于企业“永远在线”的工作文化、无处不在的技术渗透、严格的老板、难缠的客户和低效的同事。这点并不令人意外。但我们也发现在很多案例中,与外因同样重要的因素,是个人的思维模式和习惯。幸运的是,只要我们掌握了战略性的自管理方法,就能立刻凭借自身力量战胜这些障碍。
两种协作泛滥
协作泛滥往往分为集中消耗或缓慢消耗两种。集中消耗往往来自升职,老板要求接手项目或同事需要帮助,或你本人出于责任或不想错过机会,参与到额外工作中。以一家保险公司的高管迈克为例,他手中已有多个项目,其中一项是让公司某类业务起死回生,团队为此夜以继日地工作。这时老板还要求他帮助成立一个新部门,帮助公司统一市场形象,他掌握相关技能,同时这也是在高管面前表现的最好机会。他觉得很难拒绝,但也不能丢下正在进行其他工作的团队,所以迈克决定鱼和熊掌兼得。
缓慢消耗的危害更不易被察觉,每个人随着工作的发展,会拥有更大的社交网络,更多的责任,协作需求从数量、范围到节奏都在逐步增加。企业中的“百事通”型人才,往往深受这种问题的困扰。随着我们经验的增加,往往需要承担更多工作,我们的身份是个人成就、辅助他人以及专业知识的集合。
当任务增加,或在深夜加班时,我们一般不会对自己所做之事产生质疑。当然,同事们对这种变化很欢迎。有关你能力和责任的名声越来越大,接到的工作和请求也越来越多。一位在《财富》100强的技术公司工作了18年的老员工艾伦就是这样。她对自己帮助同事解决问题,在官僚体系下高效工作的能力深感自豪,这也是她工作的巨大动力。但最终,她感到自己被一系列“根本无从下手”的项目和承诺拖垮了。
尽管迈克和艾伦境遇不同,但我们的研究表明,针对他们以及其他人协作泛滥问题的解决之道是相似的。他们无法继续重复现在的工作方式并保持高效。他们需要更好地管理职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