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妈突然降准,民企不接水,楼市复苏挺难
央妈搞突然袭击了,又要释放更多的钱给银行了。
大家好,我是谢晖。昨天傍晚的时候,央行决定从3月27日降准0.25%,下调之后呢,平均存款准备金率去到7.6%,经过此次降准,我们的金融机构平均存款准备金率创下了2007年以来新低。

首先,我们说一下什么是存款准备金,通俗来解释,我们往银行存100块钱,银行是拿着钱去放贷的,但是呢,又不可能全部拿出去,万一有人要取钱那不是没钱了吗,就像之前的硅谷银行危机,大量储户去挤兑就容易造成银行破产,而这个准备的钱就叫存款准备金。因为央妈担心底下的商业银行不自觉,把存款准备金也放贷出去赚钱,所以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7.6%的时候,意味着商业银行每收100块存款,就要交给央妈7.6块保管,所以现在降低这个利率的话,就是多让底下的银行去放贷赚钱,这就是所谓的降准,而根据央行的数据测算,此次能够释放出大约5000亿的流动资金,又一波水要流到市场了。

其实这波降准之前已经有所征兆了,央行行长3月初就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到,用降准的办法来提供长期的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综合考虑还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其实现在市场上的钱已经不少了,2月比1月的广义货币多了1.71万亿,增速达到两位数,按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年底我们的广义货币将达到300万亿,大家也可以把广义货币的增速理解成印钞的速度。有这么多钱,为啥还要降准,之前我们也提到,失业率目前还在抬头,民营企业扩大规模的信心还没完全恢复,都不敢跟银行借钱,那只能继续加大金融机构对实体的支持了,这也是此次放水重要的原因,必须要刺激民企出来借贷,才能加快经济的复苏进程。
那对楼市的影响如何呢,首先大家要明白,降准不是给大家发钱,所以你的收入并不会因为这个变多,对房贷其实也没有必然联系,但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来看,央妈一降准,各商业银行的资本成本就下降了,房贷利率下调的可能性就会进一步加大,例如去年4月降准后,5年期的LPR就单独下调了15个基点,但是这次降准后如果继续下调LPR,对房价在之前已稳住的城市会是比较大的利好,但是对房价跌的城市只是无关痛痒,因为之前的利率动态调整机制一发布,很多下跌城市都把自己的利率下限取消了,想调多低都可以,LPR已经暂时约束不到这些城市了,所以还是要看后续央妈的动作,要继续全面刺激还维持住当前LPR状态。
再说第二点,银行放出的钱是否会流入到楼市。按照2月的新增信贷中,国企、央企和城投的贷款占比高达89%,虽然比1月的95%有所回落,但是还是完全的大头,也就是央妈放出来的钱,其实是左手倒给右手,母亲给了大儿子,大儿子又给了自己的亲兄弟,但是终归还是属于自己家里,而象征外人的私企民企都没啥动作。
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私企不愿意借钱,另一个是银行不敢借给私企,目前来看前者因素还是大一些,因为现在房地产复苏的迹象还很朦胧,民营房企都在加速去杠杆,加上后续可能取消的预售制度,都会给民企带来更大的资金压力,现在能稳住基盘的已经非常不错了,所以对市场来说,民企3月的借贷情况对市场会是更好的风向标,企业的嗅觉永远比普通人更敏锐,所以现在放出来的钱主要被拿去搞大基建和城投兜底拿地,还有很多就留在金融机构空转嗷嗷待哺了,为啥大家最近会经常接到贷款的电话,就是因为银行钱太多了,不借出去都要发霉了,利率降低也是被迫的,降低能刺激大家贷款还好,刺激不动,那放在保险柜里就是一堆废纸。
最近也出现了不少黑天鹅事件,硅谷银行的倒闭事件,欧洲的瑞士信贷银行暴雷,汽车行业疯狂内卷降价,现在不止是美国欧洲,甚至是全球的神经都绷紧了,黄金的价格也在持续走高,所以为了防止金融风险进一步传导到我们这边,只能继续修炼好内功。我们刚刚才打赢了疫情保卫战,但是代价也是不小的,三年的时间耗费了我们太多的财力物力了,经济和收入的复苏还在冷启动中,核心城市的房价也并没有太多的下降,多数老百姓现在是没有财力去接盘,楼市能不能回归到正常交易的行情,降准不是关键,而是提高老百姓的收入以及适当降低房价才是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