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红楼梦人物微论-贾环

2018-11-20 20:07 作者:sepstar  | 我要投稿

贾环是贾政的第三子,是庶出,是探春的亲弟弟。贾环历来是不受人喜欢的,几乎没有看到有读书人会称颂或者是为贾环说好话的。而且历来的戏剧或影视作品中贾环的塑造都是不好看的形象的。


贾环


对贾环来说,弄到烛台伤害宝玉是其一宗罪;在贾政面前乘机告密宝玉致使宝玉挨打是二宗罪;对彩云的好心不理会是三宗罪。另外和丫头们玩的时候不如宝玉那样怜香惜玉也使得他不受人喜爱,更兼着他还是最不受人喜欢的赵姨娘的亲儿子,所以人们对于他的印象就更不好了。其实,就贾环的三宗罪来说,读者未免有些因为喜爱宝玉而爱屋及乌和恨屋及乌了。拿第一宗罪来说,贾环的确是故意伤害了宝玉,他是主观的故意,是因为嫉妒宝玉,由于嫉妒而产生了恨。这种行为确实招人讨厌。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当时贾环才多大?当时宝玉才不过十二三岁上下,贾环估计才十岁左右。十岁的孩子犯了错,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加宽容一些呢?相比起来,书中的人物倒是显得比我们这都是更宽容一些。贾环当时是在王夫人房里的,王夫人见状也不过是骂了贾环几句,事后也不见贾环受到了贾府中任何地严厉对待。凤姐知道了,还为贾环推脱,将责任转向了赵姨娘。而整个事件到我们回溯的时候,就会发现,贾环要害宝玉也不完全就是贾环有预谋的。而是宝玉调情彩云(或做彩霞)在前。而贾环是和彩云交好的,因此贾环才因为嫉恨宝玉而做出害人的事情来。再说第二宗罪告密。贾环遇见了贾政,说金钏是因为宝玉而死的,使得贾政本来就已经被宝玉说谎掩盖蒋玉涵惹起来的怒火更旺了。结果痛打了宝玉。但是呢,贾环所谓告密,一则其对金钏之死所说的原因,不全是在冤枉宝玉,不全是诬陷,有几分的真实,金钏死的根子确实是在于宝玉身上。二则,贾环也不是主动向贾政说的这些话,而是碰巧遇见了贾政,因为受到贾政斥责而说的。除开此处,全书中也未见第二处贾环向贾政进谗言的。此事偶然大于必然,或者说是“无巧不成书”。对于第三宗罪,男女之间的感情纠葛本来就是理不清说还乱的,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像宝玉那样体贴女性(况且宝玉也只是对女孩少女有心),更何况贾环当时还是一个少年而已。读者未必有些苛责了。我们读者应该对贾环更宽容一些。对于贾环不说要扮美,但是莫要成心弄丑。何况贾环也有些“闪光的地方”。第一,贾环没有因为赵姨娘的身份而疏远她,这和探春是对比。探春疏远亲母赵姨娘虽然有着赵姨娘行为受人讨厌的缘故,但是也有赵姨娘身份的缘故。探春是守礼教的,所以待王夫人为嫡母,而要和赵姨娘有所距离。但是贾环并没有这样,每每总是看到贾环在赵姨娘那儿,他们之间是有亲子感情的。如果说探春是遵守封建礼教,是卫道士,那么不就是在说贾环是反封建礼教,是叛逆者吗?我们都是将宝玉作为礼教的叛逆者,而就贾环对赵姨娘的态度来说,贾环难道不也是礼教的叛逆者?我们因为宝玉叛逆而喜爱宝玉,为何就对贾环的叛逆而视而不见呢?第二,贾环在才情固然在宝玉之下,但是也不是那种不学无术之人。“贾环近日读书稍进,其脾味中不好务正也与宝玉一样,故每常也好看些诗词,专好奇诡仙鬼一格”,“他两个(贾环和贾兰)虽能诗,较腹中之虚实虽也去宝玉不远,但第一件他两个终是别路,若论举业一道,似高过宝玉”,另外脂砚斋也说“而贾环作诗更奇中又奇之奇文也,总在人意料之外。竟有人曰:“贾环如何又有好诗,似前文不搭后语矣。”贾环亦荣府公子正脉,虽少年顽劣,现今小儿之常情耳。读书岂无长进之理哉?”不读书而喜好诗词的是宝玉,后世读者有人喜欢;读书好而走功名之路的是贾兰,也有读者喜欢。但是从上文中看,贾环也有些好诗词,另外在科举功名之路上贾政看也或能超越宝玉,但是贾环就是不讨读者的喜欢。这岂不是读者对于贾环的成见太深了?


贾环



红楼梦人物微论-贾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