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通俗易懂告诉你,什么是剪辑思维,怎么培养

2022-04-18 17:36 作者:剪辑师大露  | 我要投稿


私信回复“学习”,获取免费试听课程


剪辑思维是什么,要怎么练习,是新入行剪辑小伙伴最关心的问题,没有之一。因为软件好学,差不多一个星期就可以融会贯通,但是学会以后呢?发现自己还是不会下不了手,拿着一大堆素材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也不知道该重点关注什么,强行下手,只会输出一个自己都看不下去的作品,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统称是没有属于你自己的系统的剪辑思维。


一直以来,都有同学问我应该怎么培养剪辑思维,但是,由于这个概念太过于抽象,我并不能很好的将我的一些见解表述出来,最近抽空看了一些文章之后,汲取了里面的一些观点再加上我自己的经验出了这篇文章。


总结来说,剪辑思维就是讲故事的逻辑框架、叙事技巧。他主要包含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导演思维、观众思维、镜头感以及音乐感。


导演思维

每一次的影视作品在提交到剪辑师手里的时候,数量都是惊人的,因为拍摄者肯定是在时间精力允许的情况下,给予到剪辑师最饱和的物料供应,以保证剪辑的操作空间足够大。


在这个前提下,剪辑师就需要有一个宏观的视角去看待这些素材,站在导演的视角,时刻紧盯故事的发展、人物的情绪。不能长时间停留在某个细节,这样很容易迷失在细节而忘记大局,在调整完细节之后,发现整个影片的叙事已经非常紊乱了,徒增工作量以及时间。


作为掌握影片故事走向的人,剪辑师必须保证自己的宏观思维,才能保证整体叙事的流畅性。


观众思维

这个层面其实是有一点运营技巧的层面在里面,作为一部即将出现在银幕的影片,我们必须考虑到观众是谁,观众的特性是什么,观众想看什么,这样才能在剪辑时找到合适的处理方式,什么时候顺着观众,什么时候吊着观众,什么时候逆着观众,这样的片子才会更加精彩而有层次。


一部观众看不懂的片子只有两种可能,一个是拍的太深奥了,需要观众重复去刷片,甚至是专业影评人告诉他们电影说的是什么;一种是拍的太烂了,观众完全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这两种极端都不是好电影,真正的好作品,是观众可以轻易的从中找到某种共鸣或者自己的影子的。像漫威的超级英雄片以及《你好,李焕英》,就是狠狠抓住了这两点,就成了几十亿票房的大电影。


观众喜欢的是故事,喜欢的是在电影里找自己的影子,找自己的梦想。而在这个流程中导演、编辑、演员负责故事,而剪辑师则是负责运用镜头的剪切、片段的拼接、情感的传达来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镜头感

这个部分涉及到一个镜头语言的熟练度的运用,不同的镜头代表着不同的情绪,手里的片段要如何运用,一部分是取决于故事线的发展,一部分取决于镜头情绪的表达。


剪辑师需要拥有对镜头超高的敏感度,当看到一个素材,马上就能想到这个镜头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强化表达某个故事段的情绪,在推动情节走向方面可以起到多大的作用。在有足够的导演思维前提下,镜头感越敏感,你对整体叙事的掌控就越强,观众的感受也就越强。


镜头感强的剪辑师,接触到素材的时候就已经有对于镜头组接的想法,怎样的组接才是最合理通顺的,或者怎样的组接才是最令观众意想不到的,对工作的速度和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可以说镜头感是剪辑思维里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音乐感

音乐是一部片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剧情走到关键的部分的时候,光看演员的表演在情绪的推动上是有一定的苍白的,但是如果这个时候能有一个合适的BGM适时响起,那么观众的荷尔蒙就会被第一时间激活,整个情绪瞬间到达我们想要的定点,这就是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关键作用。


温馨的、激情的、悲壮的、凄凉的、愤怒的这些情绪的渲染,主要就是依靠背景音乐来推动。我们经常看到很多镜头,其实我们本身并没有那么深的感触,但是当背景音乐一起,我们就感觉被什么东西推动着,瞬间代入到某种情绪的高潮,这就是音乐的重要性。


作为情绪渲染最主要的手段之一,选择对的音乐,选择对的时间插入,什么时候退出,都是非常重要的。


做好了,增幅百分之百!

做砸了,逆向增幅百分之一千!!!




想要提高这些剪辑思维,其实是最没有捷径的一件事情,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除非你能找到一个剪辑师,把他脑子里的东西复制一份到你的脑子里,但是即便是这样,没有自己的实战操作积累,你也很难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


你唯一能做的只有多看,多剪,多积累。


在实战剪辑的过程中你会有这样的疑问,这段怎么剪节奏会更舒服?这段怎么剪冲突会更强?等等问题。然后当你看别人作品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原来可以这么剪,原来还能这样突出情绪等。时刻告诉自己从这几个方面去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你就慢慢成熟了。


1、增加自己的阅片量,平时有空可以多看片子,选择质量高,评分高,或者业内名声大的片子来看。分析这部影片的过程中,多看几遍。看第一遍可能是看剧情,看第二遍就有意识的去看剪辑手法,画面,构图,调色。好的影片,每看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2、学会拉片,刚才说到了多看几遍电影,为什么要反复多看几遍呢?就是因为我们要去剖析电影里面的场景、机位、拍摄手法、对话、主题、人物情节、构图等等一系列元素。这是一种细致学习的方法,大家有空也可以试试看,有助于你更好的理解导演的意图。


3、有感性思维,如果一部影片全是理性、数据化的东西,就没办法打动别人,人是感性动物,喜怒哀乐都是感性的。


4、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如果什么都没有经历过的话,很多东西都是纸上谈兵,只有实战过才能够真正的了解,对于我们做剪辑来说也是一样的,你经历过的生活,就会很有感触,剪辑出来的片子也会比较有感觉。


通俗易懂告诉你,什么是剪辑思维,怎么培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