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电视剧《霜叶红似二月花》陈红的盛世美颜

2023-04-08 22:32 作者:武侠派  | 我要投稿

根据茅盾先生同名小说及其续篇的未刊手稿改编创作的这部以陈红为主演的20集电视连续剧《霜叶红似二月花》。

在从“五四”前夕到大革命时期的宏阔历史空间里,生动展示了江南古镇上以钱良材、张婉卿、黄和光、张恂如、许静英为代表的一群青年人苦闷、彷徨、寻求个性解放、渴望冲破封建桎梏的精神状态。


和“北伐战争”期间这一群年青人投身时代大潮之后不同的生活命运和精神求索,以及“大革命”前后他们经受时代风云的冲陶之后的勇敢成熟与失落,或悲壮牺牲或弃暗投明,树立起各自的人格与信仰他们终于走上了理想的人生之路。


经过改编之后拍摄的这部名篇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青年生活构成隐喻性指涉。


 不同于电视散文、不同于电视书屋,这种作家改编且独立执导现代文学经典名著的方式无论在我国现代文学史还是电视史上都是没有先例的,对于此种尝试,且听:


 专家们如是说 电影学院教授黄式宪说:


“《霜叶红似二月花》剧让人们很轻松地从荧幕中领略了一方文学的净土,这种作家直接参与拍摄电视剧的方式为当前的文艺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他还预言:


“明年初此剧放映后会掀起一股茅盾热,掀起一股文学青年重读现代文学名著热潮。 


电视艺委会副会长徐宏说:


“目前国内电视剧创作正处于一派无所追求的状态,像《霜叶红似二月花》剧这样既有文学品味又具电视品味的作品是近几年难得一见的,直逼《围城》。

将茅盾先生笔下的历史沧桑通过画面一层层展示开来,并通过人物心路历程的转变让现代人重温“五四”革命凤凰涅槃的主题。


《霜叶红似二月花》诠释得非常好,这得益于该剧的编导是作家。 电影理论家邵牧君指出:


“愈来愈多的文学界人士参与影视的创作,且高标准地瞄准文学名篇,这种趋势很好,但同时还应考虑到电视——这一普及型文化消费产品所应有的特性。”


 茅盾文学研究专家吴福辉、著名艺术家夏淳也就余华、刘毅然对于茅公原著精髓的把握,小说中历史氛围的渲染及剧中巧妙的音乐处理给予了高度评价。 


第一次合作改编、拍摄文学名著即获得如此好评,应该说刘毅然、余华是幸运的,那么这二位青年作家为何初尝作家电视剧就单单将视角投向半个世纪前茅盾先生未完成的著作呢?


且听: 刘毅然、余华怎样想 “1996年是茅盾先生百年华诞。茅盾先生的作品、他炉火纯青的叙事能力令我们在创作中获益匪浅,作为青年后生我俩想通过一种新的尝试亲近茅盾先生、纪念茅盾先生,让更多人了解这位文学巨匠。”


他们解释道:“原想拍《蚀》三部曲,但无奈它太饱满了,反观茅盾先生于1942年在桂林只写了个开头的《霜叶红似二月花》,倒觉得它能给我们提供更广阔的创作天地。”


余华说:“一般人对于名著就不敢动了,而我们是想更深层次地解释、理解茅公,将他著作中特有的文学节奏韵律赋予一种画面的造型和浪漫的动感展示给当代人。”


 余华、刘毅然表示:“如有可能他们希望将中国现代文学名著拍成一个系列。”


 作家参与影视,这条路通吗? 作家参与影视创作,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成功的例子也不乏有之,这条路通畅与否还有待于时间的鉴定。


然而,以当代作家的全新视角和独特感受解释现代文学名著并将它们的文学语言创造性转变为电视语言,使广大群众能够直接、形象地阅读到当代文豪的名篇,无疑,于文艺界还是文学界,《霜叶红似二月花》可谓开了个好头,真是独辟新径。


电视剧《霜叶红似二月花》陈红的盛世美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