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里的黑色产业链
写于2020年11月19号深圳,作者丁雪老师。 其实,这个东西原本就有,也可以说,自古以来都是一条黑色产业链,只是说,以前资讯不发达,因为信息不对等的原因,搞得大伙儿蒙在鼓里了。 后来,我陆续好几年间常有同行跑过来问,尤其是新人编剧们说,丁老师,这个东西怎么策划呀,剧本怎么写呀……此时,我才发觉到这玩意儿(某种意义上)已经势不可挡了。 ——扶贫工作,大家都知道。 ——小动物救助站,大家也晓得。 但那些(仅少部分害群之马)非官方平台,又是非营业项目与组织机构,再加上新媒体后,你们可能就不太清楚其内部操作了。 比如说,我是一个带善人,要资助小学生,还要拍短视频引流变现,该怎么办? 首先,第一步,找一个靠谱的短视频编剧,或准备长期合作的编导团队,总体评估整个短视频项目的成本问题,如拍摄要花多少钱,给小学生买礼物要花多少钱,最后,得以变现了,又能挣多少钱,有几个点回报率,等等; 然后,一打算盘,一计账本,就大概有个头绪了。 噢! 找短视频编剧写个剧本,怎么也要几百块一集起步…… 怎么拍呢? 有卖惨背景的演员(其实大部分都是真实的弱势群体,且自带场地,皆是家徒四壁的破房子,少数非职业演员和群演)怎么找? 稍微有点良心的幕后推手真的会资助小学生,或是直接买几百上千块礼物送他们。 当然了,干这行的,都说了黑色产业链,正经人谁干这种买卖——明知不挣钱的情况下,他们怎么可能过来搞慈善事业! 所以,这类短视频的制作成本通常压得非常低,接这种活儿的编剧也挣不到什么钱儿。 但这个市场的确非常大,以搞慈善名义挣钱,利用大家的同情心敛财,就是名正言顺的站着把钱挣了。 总而言之,用现在流行的网络话语来说,这个也是新媒体里的“财富密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