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营销号老手

工作完看看表已经过了0点,洗澡时仍旧很为自己刚起的文章标题沾沾自喜,叫"不能回国的第一千零一夜,突然想吃根辣条。“
在里面说,乡愁是一张随时会取消的机票,是每天闹钟准点响起提醒自己填写的健康码,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的疫情。
其实是一篇零食广告啦,然后接着说,在不能回家的日日夜夜里,渴望过往味道能至少安慰委屈的胃。
当然不是真是一千零一夜。本来想认真数下,断航至今过了多久,但数学不好实在数不清楚,就写了一千零一夜。可以是浪漫的,也可以是天方夜谭的。

多多少少,心里都是有些不开心的。
晚上跟舍友吐槽,感觉自己现在像被所有人抛弃。想回国回不去,留在意大利也没有居留。毕业后不在学校群发邮件的名单里,没有工作亦不被哪个组织接纳。
真真正正,孤身一人,异国他乡。
舍友其实和我关系并不好,还爆发过激烈的吵架。但是现在,有种人将死其言也善的感觉。她7月毕业要回家,我也将回到自己的祖国。
从此从她的社交网络上消失,并且很有可能今后再也不会相见。
所以彼此不再计较那么多,一起喝喝酒聊聊天,看着窗外陪伴了我们两年的梧桐树在黄昏的风中温柔摆动枝叶。

跑题了,本来是想说广告文章的。最开始写微信公众号,是给重庆某商场。
我的甲方B特别龟毛,往往同事们随便写两句话贴几张图就OK了,B还在要求我改改改,苦不堪言。
我之前的员工就是被她折腾走的,我也因此有了第一份正经兼职。
当时的舍友笑我,lulu(她们这样叫我)你每天素面朝天,也不化妆,还在微信上教别人怎么更时尚。
我也觉得搞笑,但还是一边扒花里胡哨的时尚八卦网站,一边赶稿子。

不过平心而论,B的严格要求,教了我不少东西。
她说,你不能直接说店内有什么有什么,用顾客的角度写,比如一进店门就看到什么什么。再比如标题怎么更吸引人,数字,悬念,夸张,对比,热点,等等,这些元素能用就用。
现在想想,都是些很基本的东西,所以可见那个时候除了甲方事多,我也是真的菜。
一直记得,有一篇”秀恩爱现场,单身狗却独领风骚“,第一次被她夸。开心了好久。
后来B离职,S接替她。和S沟通特别顺畅,基本都是一遍过。再后来我们合作结束,她介绍我去做文创的上官那儿工作。
那会我大三还是大四,正计划出国,但还是坐地铁去见了上官姐姐。穿了一件很丑的格子大衣,画了更丑的妆。

上官姐姐说,我们工作室的同事,基本都在外面读过书,我自己也刚从新加坡回来。你现在很想出去,但很可能你出去了就会发现在哪都一样,最后还是想回来。既然这样,不如现在就开始工作。
她带我去家里吃饭。第一次知道,煮米饭的时候还可以加点小米。即使一家人吃饭,也有人习惯用公筷。
工作当然没有谈拢。知道我喜欢拍照,她看了很喜欢,用每张80块钱的价格买了几张,说拿去印明信片。下午又取出相机,带我出去拍点照片。

我记得拍到天桥底下的剃头匠。黄色的瓷砖上挂着镜子,里面顾客的下巴挂着白色泡沫。周围车辆来回穿梭,时间仍旧有些宁静。
还有一个广场,有人牵着一串很长很长的风筝,淡淡的一点彩色,背景是高楼林立的重庆森林。一点点淡漠的,浪漫主义。
现在想想,重庆真的是个很江湖的城市,又魔幻。可惜我没有问她要过那些照片,也只是在取景框里看过它们。

哎呀,又跑题啦。我还是想说广告文章的。
我的微信公众号,文章一直都很清淡,想到哪就写哪,日记性质;包括标题,完全是可有可无的存在,随便一句话一个词都可以做标题。
但拍视频后,我的营销号写手特质就开始蠢蠢欲动,每次都在标题党的边缘来回试探:”把大使馆寄来的健康包分给我的意大利舍友,却被她的反应气哭了。“
我舍友要知道,不把我打死。


不过我都能在镜头前录视频,接受自己的脸和说话的样子,早就没皮没脸了,也不在乎这种事。嘻嘻。
也可能因为公众号都是熟人,不管写什么都只有一点点人看,大家都知根知底的,我就老老实实,好好做人,保持一点净土。
不过这两天,公众号时不时会有几个新读者,你们都是哪来的呢?
来了就别走了吧。
PS:原文在公众微信号【加州旅馆】,第一次在B站发文章!以后也会尝试慢慢同步,嘻嘻。祝各位宝宝们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