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学好高中物理必修二

2022-02-16 10:09 作者:坤哥物理  | 我要投稿

我们需要先对必修二做一个整体了解:

必修二的知识分三个大的板块——

 

①曲线运动

⑴运动合成与分解:小船过河、牵连速度等。

这个是必修二的入门、务必一次性学懂(难度也不大)。

 

⑵抛体运动:平抛、斜抛、类平抛等。

平抛运动也比较简单、可以一次学完;后面斜抛、类平抛的课程也要掌握,因为学到电磁学的时候,大量的题型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平抛、斜抛运动,所以,这块知识不能差了否则后面综合题做不起。

 

必修二:平抛运动技巧

 ⑶圆周运动:匀速圆周、变速圆周等。

圆周运动主要是有很多模型(绳球、杆球、管球模型、火车转弯、圆锥摆等,我课程里面都做了总结),这些模型在高考中和受力分析、机械能结合,是高考的热点题型、常青树;

  

必修二:圆周运动模型

 ②万有引力(天体运动):万有引力问题的本质就是“万有引力公式+圆周运动”,推导出天体的轨道半径、周期、线速度、加速度等,第一次学会觉得很抽象(毕竟是研究天体的运动,跟必修一生活中能见到的滑块/斜面/弹簧/绳杆的受力分析相比,抽象多了),所以第一遍常常学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这个需要小步伐快节奏多轮次的强化;

 

必修二:万有引力、天体运动


③机械能、功和能量:虽然初中我们就知道W=FSW=pt等这些基本概念,但是高中的功能问题通常会和运动分析、受力分析结合,而且初中大都是“直接求解”的思维,但是高中物理大多数中等以上的题,求功和能量都是“隔山打牛、间接求解”(动能定理、能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等),对思维的要求更高;而且这块的题型、模型、结论也很多(弹簧功能模型、传送带模型、板块模型等),综合度也比较大,所以第一次也不容易学透,要慢慢积累。

 

必修二:机械能、功能关系、动能定理

 

特别强调:必修二的曲线运动(抛体、圆周)、机械能的知识在后续电磁学课程中也会持续用到、是学好高中电磁学的基础能力,所以,学的时候就请认真对待,否则学电磁学的时候又会因为必修二没学好、影响了电磁学的掌握。

 

重要总结(全文太长不想看就记住这段话):必修二在高中物理中的地位,简单的说,就是“决定高中物理好坏的分水岭”。如果说你觉得必修一的匀变速运动、受力分析、牛顿定律已经让你觉得高中物理确实不像初中物理那样好学的话,那必修二的圆周、万有引力、机械能才真正是考验。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对于新高考地区要不要选物理科目(或者老高考地区叫做选择理科还是文科),一旦物理必修二没学好、后续学物理会很累。高中物理的内容是层层递进的,必修二没学好,后面电磁学就更受拖累(高中的电磁学和初中不一样,初中电磁学是独立于力热声光的自成体系、记忆为主,高中电磁学里面有大量的力学成份)。所以,还是那句话,“必修二、决定高中物理好坏的分水岭”!

 

啰嗦一句:要学好物理,一定不要视物理为“负担”,你要享受(至少是学着享受)物理的“乐趣”——推理的乐趣、运算的乐趣、和数学手段结合解题的乐趣、用笔尖演算出行星运动奥秘的乐趣,阅读教材或科普书,体会科学家发现、创新的乐趣等……这样,学习才能长久,而你最关心的“分数”也就不知不觉涨了起来。而不是“为了得高分、皱着眉头刷题”,这不是科学学习的长久之道!

 

还有同学问到关于新旧教材内容的差异:⑴必修二的新旧教材在知识点和教学大纲上是没什么区别的;⑵但是后面“必修三”(新教材)和“选修3-1”(旧教材)内容有很多差异,这个我们在直播课程中会对比讲解。

 

祝高一的同学在新的一年学习进步!(坤哥物理)

如何学好高中物理必修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