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字的本义及各字族字义解析
各的本义是建房时往柱洞放石头,所以撂、搁最初都是各。朝下的足形相当于朝下的箭头。

路字是由各表示其特征的。各即木结构房屋,立木和横木交叉构成网络状(络字各表义);而道路有主干道,有支道,阡陌交通,也呈网络状。所以,古人把两者相比,称人类行走时在地面上踩出的轨迹叫做路。
路有条理义。路的单位也称条,例如,“一条路”,“条条大路通罗马”,因为路呈条状,所以有条理义。又,路又和线连语,称为路线,线也有条理义。但是,条理义归根结底由各而来,——房屋的木桩就是条状。
路的条理义引申为规律、道理。
路有车义。车有车厢,车行时人坐在车厢里,实际上车就是有轱辘会移动的房子。车厢由立木和横木交叉而成,也像木结构房屋的墙体。所以两者有可比性,这就是人们把车称为路的缘由,各表义。
再从古音分析,各,铎部;车鱼部;鱼、铎对转,车声由各声而来。再者,房屋也称舍,舍,鱼部;居住的居,鱼部;舍、居与各也是阴阳对转,古音一致。车通常读chē,chē与舍音近;会下象棋的人都知道,象棋中的车读jū,jū与居音近。所以,车字的古音由居住的房屋而来,归根结底是由车字的字义决定的。
路有车义,道理就在这里。
三代时期,坐车是王公贵族的特权,小百姓出行只能安步当车,洛阳民间称为“地奔儿”。所以,车又有路车之称,特指王公贵族乘的车,尤其是国君乘的车。
于是,路又有大义,用于国君。例如,国君的车叫路车,国君的寝宫叫路寝,国君的正殿叫路殿。
路有露义,露即裸露。路的裸露义仍由原始社会的木结构房屋而来。这类房屋的墙体是泥糊的,房顶是铺上草再用泥巴糊在草上,也是泥糊的。天长日久,刮风下雨,日晒雨淋,草就会腐烂,泥巴就会脱落,露出里边木结构的骨架。这就是裸露。
赂就是行贿、贿赂,用财物买通别人叫赂。通常,贿赂指的是送财物巴结权势者,以此换来权势者的关照。
但最早用财物巴结的却是神灵。考古发现古人建房时房基或墙基下有埋牲现象,例如西安半坡遗址第1号房基已有人头奠基,湖北房县七里河遗址的房基,安阳后岗,永城王油坊,登封王城岗,汤阴白营等文化遗址的房址、城址均有以人奠基的现象。再如河北藁城台西遗址,在建造过程中,墙基内埋有一个装着婴儿尸骨的陶瓮,四个人头,牛、羊、猪三牲;还发现埋有人架三具,人骨架上还有捆绑的痕迹。在安阳殷墟,殷人在营造宫殿时,从奠基、置礎到安门、落成,都要用人或畜作牺牲进行祭祀。
在哪个地方动土,那里就有神灵主管,为了平息神怒,使神灵保佑平安,就献上人或畜,埋在房基或墙基下,赠送给神灵。这就叫赂,赂字的各表示建房埋牲,贝表示财物。
详见董来运《汉字的原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