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Mono讲坦克】M47、M48、M60发展过程之我见

2020-09-29 12:30 作者:耶格卡在豹2舱门上  | 我要投稿

原文链接: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552982459973794#_0

原作者B站账户 

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切勿随意编辑、引用、再创作、转载等。


有网友问我对于M47/48/60系列的看法,我把几则回复简单整理一下,形成一篇短文吧。偷懒,就不配图了。


M47这个车是M46的进一步发展,属于朝鲜战争逼出来的临时产品。造了很多,但美国人造完就后悔了,到最后干脆满世界送。

M47作为一个拼凑出来的中型坦克设计,没有太多亮点,甚至可以说有很多缺陷。对于有的用户来说,反正自己没那个实力研发坦克,白拿的坦克再菜也是香的;但有的用户稍有一些坦克研制的底子,对于M47就要批判继承了。M47最重要的价值在于有一杆还算不错的炮,又有个能使火炮发挥效果的测距仪。就拿法国来说,获得大批近乎白送的M47之后,直接淘汰了两种“过渡时期坦克”,即黑豹和ARL-44,在AMX50和AMX30研制期间,实际上不愁没车用。再比如说1955年重新武装的西德,接收了一大批M47用于训练和部队编制填充,就连坦克歼击车部队也先用M47,等到豹1和KJPz4-5火炮坦歼服役了才退下来。

M47德军遗弃

相比于M47,M48这个车才是美国人真正想要的,车体和炮塔都是新的设计。M48运用可变壁厚铸造技术,做出椭圆截面整体铸造车体,维持与传统钢板焊接车体相当的防护水平,但更节省重量,同时消除车体侧壁的弹道防护弱点,在当时是很先进的。不过厂家的生产能力不能满足需求,实际生产中变成分段铸造再焊接,否则废品率太高了。

在M48发展过程中,还伴随着动力系统的改进。从M46到M48的早期型号,都采用大陆公司AV1790汽油机,A是air-cooled,V是vee-shape,1790是排量,以立方英寸计。M48A2开始使用AVI1790汽油机,I指的是injection,通过将化油器改为喷油嘴,配合油箱容量的增加(200加仑→335加仑),显著提升了车辆航程(70英里→160英里)。

到了M48A1E1/M48A3/M48A1E3,进一步改为AVDS1790柴油机,D是diesel,S是supercharge,通过换用柴油燃料、引入机械增压,进一步提升航程至300英里。

M48A5

M48之后的T95项目在各方面有大刀阔斧的改进,试验了大量新技术。比如说,火力系统试验了高速90mm滑膛炮、大威力/中等威力105炮、与重型坦克同级的120炮,火控系统具备OPTAR脉冲光测距仪。装甲系统上,开始研制具有复合夹层的硅核装甲,或是具备特殊跳弹外形的异型装甲。机动系统追求紧凑性,采用U形单流传动代替传统T形双流传动。总的说来,T95比M48更小、更矮,也更轻,但火力和防护均强于M48。不过M48的一个好处就是头大,后来也升级了105mmM68坦克炮。而中国台湾地区的M48H/CM11勇虎坦克还在M48炮塔内升级了与早期M1坦克同级的火控系统,可见其仍有较大升级改造空间。

CM12
T95项目

随着美军的兴趣转移到导弹武器上,T95项目没有继续下去,仅将其部分成果(实际只保留了装甲设计和中等威力105炮)转移到新平台上,耶格卡在豹2舱门上转载bilibili,即M60。M60的铸造平板首上结构,和M60E1/A1开始采用的类似T95E7的尖头炮塔,原本意在简化硅核装甲的布置,但硅核装甲因经费问题而削减,这样M60全系列仍以均质钢作为基础装甲。

美国陆军历来有“过渡装备挑大梁”的传统,M60不过是在更保守的M48到更先进的MBT70之间,一个运用部分T95技术的过渡装备。结果由于MBT70的好高骛远,在M1服役形成战斗力前,M60这个过渡装备反而充当了很长时间的主力装备。时至今日,M60底盘的装甲架桥车仍在美军中服役。

M60系坦克
M48/60(AVLB)装甲架桥车

国内现在有收藏来自朝鲜战场的M46、来自越南战场的M48,如果和伊朗或者巴基斯坦交涉一下,没准还能给咱送一辆M47作为纪念。至于M60系列嘛,希望过段时间能在军博之类地方看到,具体就不展开了。

国内的M48坦克
M46和T62

耶豹:我很喜欢大头娃娃的,M60A3-TTS YES!!(配图是我配的,可能会有型号错误)


【Mono讲坦克】M47、M48、M60发展过程之我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