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风量催化燃烧设备方案

6万风量催化燃烧设备方案,有机废气进入活性炭吸附塔装置,含有机物的废气经风机的作用,经过活性炭吸附层,有机物质被活性炭特有的作用力截留在其内部,洁净气体排出;经过一段时间后,活性炭达到饱和状态时,停止吸附,此时有机物已被浓缩在活性炭内。活性炭塔里的活性炭吸附废气中的VOCs气体,净化后的洁净气体经由风机传输经烟囱高空排放,并达到标准排放。 饱和状态下活性炭需要变温脱附高温解脱,RCO催化燃烧设备内设加热室,启动加热装置,进入内部循环,当热气源达到有机物的沸点时,有机物从活性炭内跑出来,进入催化室进行催化分解成CO2和H2O,同时释放出能量。利用释放出的能量再进入吸附床脱附时,此时加热装置停止工作,有机废气在催化燃烧室内维持自燃,尾气,循环进行,直至有机物 从活性炭内部分离,至催化室分解。活性炭得到了 ,有机物得到催化分解处理。由催化燃烧炉内部的加热系统对脱附气体加热产生高温脱附气体再通过活性炭床进行脱附,脱附下的有机化合物由脱附风机传输经过换热器进行催化燃烧床燃烧,达标后高空排放。
与热力燃烧法相比,催化燃烧所需的_辅助燃料少,能量消耗低,设备设施的体积小。但是,由于使用的催化剂的中毒、催化床层的 换和清洁费用高等问题,影响了这种方法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推广和应用。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利用催化剂降低燃烧温度,加速有毒有害气体 氧化的方法,叫做催化燃烧法。由于催化剂的载体_是由多孔材料制作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合适的孔径,当加热到300~450℃的有机气体通过催化层时,氧和有机气体被吸附在多孔材料表层的催化剂上,增加了氧和_有机气体接触碰撞的机会,提高了活性,使有机气体与氧产生剧烈_的化学反应而生成CO2和H2O,同时产生热量,从而使得有机气体变成 无害气体。

催化燃烧设备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
1、活性碳吸附床:
吸附系统采用二个吸附床并联而成,为了节省占地面积,二个吸附床上下叠放。 由于脱附再生时活性碳床内有高温气体,所以吸附床采用双层隔热保温措施。
2、催化燃烧装置:
废气加热采用无污染、运行稳定的电加热方式,电加热室内的总功率为24kw,电热管分成二组、由电控箱自动控制,当废气温度低于一定温度时(可设定)电热管会自动接通电源给废气加热,当废气温度高于一定温度时(可设定)电热管会自动断开一组、二组或全部电源以节约电能及达到安全运行。 电热管选用耐热耐用的不锈钢电热管。
催化燃烧装置由内胆和外壳组成,内外壳间填满隔热材料保证炉体外壁温度在 60℃以下,以防烫伤操作人员和节约能源。内胆和外壳选用碳钢材料制作。
催化燃烧装置增加了管式热交换器,燃烧后的高温气体经过热交换器时会把部分 热能传递给未处理的低温有机废气,使热能得到充分利用,节约能源。
催化室内的催化剂选用浙大生产的(KMK-22型)球状颗粒催化剂催化剂 ,载体三 氧化二铝,外表涂层铂和钯。
3、 活性碳:
吸附活性碳选用蜂窝状活性碳。 活性碳的规格:100×100×100 蜂窝状活性碳比表面积大。 蜂窝状活性碳流体阻力小。 蜂窝状活性碳对漆雾不敏感。 活性碳填充量:活性碳的质量和数量
决定着废气处理设备净化效率的高低,所以要在保证合格排放的基础上,合理配置活性碳的填充量。
4、 电气控制系统:
电控系统具有手动和自动控制功能。
手动控制时各项设备可独立启动;自动控制时各项设备自动按程序启动。
本控制系统通过PLC采集现场各类数据和信号,实现数据检测,数据存储,动态画面显示等实现监视的功能,对于运行事故能预先自动判断、准确地反映出故障状态、故障时间、及相关信息并及时报警,故障代码以文本形式显示。整个系统能够正常、稳定、安全、高效、低耗运行。
各控制回路均设有空气开关、熔断保险、热继电器等保护系统,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风机电机均有短路和过载保护装置,确保和延长电机使用寿命。

5、 通风管道、阀门、风机
所有连接管道均选用碳钢板制作。
所有管道的管内流速控制在10-15米/秒。
以上吸附床的吸附进(出)风阀和再生进(出)阀门均采用气动阀门,此 阀门密闭性好、开启灵活、坚固耐用。
催化燃烧设备废气处理过程主要包括三部分吸附气体过程、脱附气体过程,催化燃烧过程。
1、吸附气体过程:利用活性炭的物理特性对VOCs有机废气进行吸附,利用蜂窝状活性炭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特性,将有机废气吸附到活性炭的微孔中,待活性炭吸附饱和后,随即进行脱附气体过程。
2、脱附气体过程:当活性炭微孔吸附饱和时,将不能再进行吸附,此时利用催化床产生的高温热风对吸附饱和后的活性炭进行升温脱附,活性炭微孔中的VOCs有机物遇高温后自动脱离活性炭,使活性炭脱附再生,脱附后的VOCs气体随即进入催化燃烧室进行催化燃烧。
3、催化燃烧过程:脱附下来的VOCs有机废气已被浓缩,其浓度是原来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并被送入催化燃烧室进行催化燃烧,在250~350℃的高温以及贵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氧化作用下,VOCs有机废气转化为无害的CO2和H2O排出,从而使气体得以净化。
催化燃烧处理工艺设计要点:
(1) 能耗催化燃烧需要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进行,对于低温气体就必须进行加热,风量越大其耗能越大,运行成本也就提高。因此选择此工艺时,在确保收集效率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排风量,这样既可提升排气浓度以及废气单位热值,又可以降低风量、降低能耗。同时也要考虑将热尾气中热量进行回收。
(2) 设备开机预热设计时设备预热应为动态,而非静态预热;初始预热阶段利用的气体一般为空气,而非废气,待系统达到设计温度后方可切换为废气。
(3) 安全有机废气一般属于易燃易爆性气体,虽然浓度高可以回收利用有机物燃烧产生的部分热量,降低能耗,但在处理中必须将其浓度控制在爆炸限范围内。一般需要设置泄爆片、可燃气体探测仪、应急排空阀、稀释阀、防火阀等。
(4) 热回收方式在能耗可接受范围的情况下,小风量一般采用简易的列管直接热交换回收热;对于能耗超出接受范围的,大风量一般需要采用蓄热式催化燃烧,可提高热回收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