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2世界航天全面汇总!积极进取的航天之年(下)

2023-01-03 22:10 作者:轻舟一号  | 我要投稿



“火箭运载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运载火箭是进行航天探测的基础,是人类走向太空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航天器作为航天发射的“掌上明珠”,是人类探索太空的“开拓者”,决定了太空开发的方向和内容。2022年,世界航天发射的航天器覆盖从近地到深空的广阔空间,载人航天和非载人航天齐头并进,是积极进取的航天之年!


史无前例!升空航天器超过2400颗


2021年,世界航天通过146次发射,发射了1846个航天器,创造当时历史新高,平均每次发射12.6颗航天器。2022年,世界航天通过186次发射,将超过2400颗航天器送入太空,增长了554颗以上,增幅超过30%,再次创造历史新高,平均每次发射超过12.9颗航天器。



美国方面,2022年通过87次发射,将超过2090颗航天器发射升空,创美国航天新高,占世界航天器发射总数的80%以上。本年度,通过34次发射,“星链”星座卫星发射数量达到1722颗,占美国航天器发射总数的80%以上,占世界航天器发射总数的70%以上。如此看来,按数量计算,“星链”星座卫星是美国航天乃至世界航天发射总数再创新高的绝对主力,发射数量是世界其他航天器发射总数的2倍以上。



中国方面,本年度通过64次发射,将超过180颗航天器送入太空,创中国航天新高,占世界航天器发射总数的7%以上。本年度,中国执行了2次重量级发射,分别是7月24日发射升空的“问天”实验舱和10月31日发射升空的“梦天”实验舱,二者的起飞质量分别达到23.2吨和23.3吨,是中国有史以来发射的起飞质量最大的2个航天器,放之于本年度世界航天,起飞质量仅次于“猎户座”飞船的24吨。



俄罗斯方面,本年度通过22次发射,将81颗航天器发射升空,占世界航天器发射总数的3%以上。在中、俄、美、欧、日、印等6个主要航天大国或实体当中,俄罗斯是唯一保持发射全胜的国家。



此外,本年度欧空局通过5次发射将15颗航天器发射升空,占世界航天器发射总数的约0.6%;印度通过5次发射将53颗航天器发射升空,占比约2%;韩国、伊朗和日本各通过1次发射,分别将5颗航天器、1颗航天器和8颗航天器发射升空。


3个“头号玩家”的游戏!全年进行多达20次载人航天发射


2022年,世界载人航天延续了2021年的繁荣之势,全年共进行了20次载人航天发射,包含货运飞船9次、载人飞船9次和空间站舱段2次,均由中、俄、美3个航天大国执行。



中国方面,中国空间站处于建造阶段,本年度安排了创纪录的6次载人航天发射,包含“天舟四号”和“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问天”和“梦天”实验舱。本年度,中国将6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并为空间站送去了2个主体舱段,最终建成了中国空间站“T”字构型。值得一提的是,“天舟五号”货运飞船上行全程仅耗时约2小时零7分钟,创造了世界航天空间站任务最快交会对接纪录。



美国方面,在国际空间站任务中,美国总计执行了8次载人航天发射,包含NG-17和NG-18“天鹅座”货运飞船,CRS-25和CRS-26“龙”货运飞船,“公理一号”(Ax-1)、Crew-4和Crew-5“龙”载人飞船,“星际航班”载人飞船。通过3次载人发射,美国将12名航天员送入国际空间站。同时,国际空间站迎来了新型可复用载人飞船“星际航班”。此外,美国还在“阿尔特弥斯一号”任务中成功将“猎户座”飞船送往深空月球轨道并成功返回,将世界载人航天带回月球空间。



俄罗斯方面,针对国际空间站任务,本年度总计执行了5次载人航天发射,包含“进步MS-19”、“进步MS-20”和“进步MS-21”货运飞船,“联盟MS-21”和“联盟MS-22”载人飞船。通过2次载人发射,将6名航天员送往国际空间站。同时,“进步”货运飞船依然是唯一可以为国际空间站进行轨道抬升的飞船。



多国探月!月球探测迎来热潮


航天探测走向深空是必然之势,这也是航天大国的“必备技能”。2022年度,世界航天迎来月球探测的热潮,总计进行了4次月球探测发射,将来自3个国家的4型月球探测器送往月球轨道。



6月28日17:55,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CAPSTONE小型月球探测器(立方星)由“电子号”小型液体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拉开本年度探月的序幕。CAPSTONE意在为“阿尔特弥斯一号”任务打头阵,用于验证近直线晕轮轨道(Near Rectilinear Halo Orbit,NRHO)在太空中的安全性,是NASA登月之旅的第一步。同时,CAPSTONE还将测试由先进空间公司开发的导航系统,该系统将通过与NASA的月球侦察轨道器的交互来测量其在地月空间中的绝对位置,而无需依赖地面站进行导航支持。此外,CAPSTONE的无线电设备中具备一种新的精密单向测距能力,可以减少空间运行所需的地面网络支持。



8月5日07:08,韩国探路者月球轨道器(Korea Pathfinder Lunar Orbiter,KPLO)由“猎鹰九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这是韩国第一型月球探测器。进入月球轨道后,探测器会在高度100千米、倾角90度的极地轨道开展至少1年的观测,每天绕月12圈,并将由NASA为探测器提供深空通信和导航支持。



11月16日14:47,NASA“猎户座”载人飞船由太空发射系统(SLS)发射升空,开展了为期25.5天的深空探测之旅。此行“猎户座”通过无人测试飞行进行了运行轨道、飞行控制、空间辐射等一系列的测试,为接下去第一次载人飞行乃至整个“阿尔特弥斯”计划做好必要准备。至此,“阿尔特弥斯”计划正式实施,在半个世纪后,美国正式拉开了重返月球的大幕,这一次将会进行更深入的开发,将建设“月球门户”空间站、月球基地等更庞大的工程。



12月11日15:38,日本“哈鲁托-R M1”(Haruto-R M1)月球着陆器由“猎鹰九号”发射升空,开启了本年度最后一次探月之旅。在着陆器之上,还搭载了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的可变形球形机器车SORA-Q以及阿联酋“拉希德”(Rashid)月球车。按计划,“哈鲁托-R M1”月球着陆器将于2023年4月在月球的阿特拉斯陨石坑(Atlas crater)内着陆。



目前,NASA的CAPSTONE、韩国探路者月球轨道器均已抵达月轨执行探测活动,“猎户座”飞船已经完成探月并返回,日本“哈鲁拖”着陆器还在奔向月轨的漫漫长路中,此四型月球探测器在2022年掀起了月球探测的热潮,也为往后更大规模的载人登月项目徐徐拉开帷幕。



“火箭运载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本年度创纪录的火箭发射数量为航天探测提供了必要条件,以中国的“长征五号B”,俄罗斯的“质子-M”,美国的太空发射系统、“重型猎鹰”、“德尔塔4”、“猎鹰九号”和“阿特拉斯5”,欧空局的“阿丽亚娜5”等大型和重型火箭为代表的运载火箭为航天器进入太空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另一方面,作为运载火箭的“乘客”,飞船、卫星、探测器等航天器是航天探测的执行者,其所在航天项目牵引了航天探测的发展,比如我国的空间站计划牵引出载人航天的任务需求,美国的“星链”计划牵引出星座组网的需求,美国的“阿尔特弥斯一号”计划牵引出深空探测的需求,等等,需求的增长在带动发射的增长。



2022年在运载火箭支撑和航天项目的牵引下,运载火箭和航天器的发射数量均出现大幅增长,双双再创历史新高。中俄美三个航天大国执行了绝大部分航天发射,少数几型火箭执行了大多数的发射任务,少数几个发射场承担了大部分的发射活动,这说明航天是一个高门槛和高度集中的行业,技术能力掌握在少数国家手中,大多数任务由少数几型火箭和少数几个发射场完成。



2022年度,作为航天探测的重点,载人航天延续2021年的繁荣之势,用多达20次发射支持了2座空间站的建造和运行。本年度,作为航天探测的亮点,深空探测中的月球探测迎来热潮,世界正在迎来新一轮的探月高峰。在世界航天发展进程中,2022这个积极进取的航天之年很耀眼!


作者:大白高国

本文为作者原创,@轻舟一号是文章唯一发表账号,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与作者

2022世界航天全面汇总!积极进取的航天之年(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