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温州市B站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答案(体育&数学)
(美术没有答案)
2023年温州市B站毕业升学统一考试体育专项试题答案
一、(每空0.5分,10分)
1.C 2.D 3.C 4.D 5.D 6.B 7.A 8.A 9.A 10.B
二、(每空2.5分,5分)
11.
(1)健身功能。
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中开展最早的一种运动项目。
(2)竞技功能。
竞技体育是社会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每年在国际和国内举行的田径运动竞赛很多,除原有的世界田径锦标赛、世界杯赛,又增加了大奖赛、黄金联赛等多种比赛。在大型综合性体育运动会上,田径项目奖牌数最多、影响最大,故有“得田径者得天下”之说。
(3)基础功能。
①田径运动能有效和全面地发展人的各种身体素质。
②田径运动是很多运动项目的基础。
③田径运动可以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
(4)教育功能。
田径运动有利于良好的思维、心理品质的养成。
(5)娱乐功能。
参加田径可以娱乐身心。
(6)回归自然功能。
在现代社会中,城市人口越来越多,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走、跑、投是人们在与自然斗争中产生的技能,也是人们与自然环境斗争的重要手段。
12.
(1)激励功能。体育教学评价具有激发动力的功能。
(2)诊断功能。诊断功能是对体育教学结果及其成因的分析能力,借此可以了解体育教学各个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体育教学成就的成效和不足、矛盾和问题。
(3)反馈功能。体育教师可以据此修订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据此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式。
(4)导向功能。体育教学评价具有引导评价对象朝着理想目标前进的功能。
三、(每空2.5分,5分)
13.
(1)本案例涉及的教学方法:①讲解与示范法;②重复练习法;③演示法;④观摩法;⑤对抗练习法;⑥游戏练习法。
(2)游戏练习法是以游戏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案例中的两名学生在游戏练习环节,利用所学动作相互对打,属于偶发事件。这两名学生在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属于正常的课堂活动,发生事故是不小心所致。案例中的蔡老师没有利用保护与帮助等方法提前告知学生们篮球的注意事项,造成学生受伤,蔡老师应负一定的责任,不能一味苛责学生。蔡老师应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加强课堂安全防范工作,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14.
(1)本案例主要采用游戏练习法。游戏练习法是指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运用各种各样的游戏的方法。游戏练习法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操作简便易行,是青少年学生最感兴趣且乐于参与的活动之一。游戏法有一定的规则要求,它能激励学生充分发挥个人和集体的智慧,有利于学生体能、智能和品行的发展,能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并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2)跑只是一种练习的手段,提高学生的耐力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大胆尝试其他有利于提高学生心肺耐力的有效手段。
例如,可以采用连续三分钟运球上篮,连续跳绳三分钟,五分钟追逐跑或采用五分钟带球突破射门等。(只要是提出与题干不同的练习方法即可)
四、(5分)
1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掌握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预备姿势和全身协调用力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80%的学生投篮时能做出蹬地、伸臂、屈腕、拨指动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勤奋刻苦、团结合作,热爱体育的精神,激发对篮球运动的热情。
二、教学方法
分组练习为主,其他辅助练习并存。
三、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安排见习生。
2.准备部分
行进间徒手操,游戏“双人背球”。四列纵队分两组进行,两人一组背靠背运送篮球,进行接力赛。
3.基本部分
(1)学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2)原地持球—准备姿势—出手投篮,甩腕、手指拨球。
(3)投篮的出手角度。
(4)学习完整的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可以适当地降低篮圈高度,增大篮圈口径。
(5)调整投篮距离,体会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6)身体素质练习(健康超市):哑铃、毽子、栏架、体操垫、长短绳、山羊、杠铃。
4.结束部分
放松活动,本课小结,布置作业,师生再见。
5.教学反思
(1)课堂气氛是否合理。
(2)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是否体现。
(官方纸质版数学专项没有连同试卷一期公布答案,在专栏中可能不会出现公式,请见谅!)
2023年温州市B站毕业升学统一考试数学专项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答案】 B
【考点】交集及其运算
【解析】【解答】解:根据交集的定义易知A∩B是求集合A与集合B的公共元素,即{2,3},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交集的定义直接求解即可.
2.【答案】 C
【考点】复数的基本概念,复数代数形式的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复数的运算,结合共轭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3.【答案】 B
【考点】旋转体(圆柱、圆锥、圆台)
【解析】【解答】解:根据底面周长等于侧面展开图弧长,设母线为l,底面半径为r,则有 ,
解得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底面周长等于侧面展开图弧长,结合圆的周长公式与扇形的弧长公式求解即可.
4.【答案】 A
【考点】正弦函数的单调性
【解析】【解答】解:由得 , k∈Z,当k=0时,是函数的一个增区间,显然 ,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正弦函数的单调性求解即可.
5.【答案】 C
【考点】基本不等式在最值问题中的应用,椭圆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由椭圆的定义可知a2=9,b2=4,|MF1|+|MF2|=2a=6,
则由基本不等式可得|MF1||MF2|≤ ,
当且仅当|MF1|=|MF2|=3时,等号成立.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椭圆的定义,结合基本不等式求解即可.
6.【答案】 C
【考点】二倍角的正弦公式,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的运用
【解析】【解答】解:原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结合二倍角公式求解即可.
7.【答案】 D
【考点】极限及其运算,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易知,当x趋近于-∞时,切线为x=0,当x趋近于+∞时,切线为y=+∞,因此切线的交点必位于第一象限,且在曲线y=ex的下方.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极限,结合图象求解即可.
8.【答案】 B
【考点】相互独立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解析】【解答】解:设甲乙丙丁事件发生的概率分别为P(A),P(B),P(C),P(D),
则 ,
对于A,P(AC)=0;
对于B,;
对于C,;
对于D,P(CD)=0.
若两事件X,Y相互独立,则P(XY)=P(X)P(Y),
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古典概型,以及独立事件的概率求解即可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 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答案】 C,D
【考点】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极差、方差与标准差
【解析】【解答】解:对于A, , 因为c≠0,所以 , 故A错误;
对于B,若x1,x2,……,xn的中位数为xk , 因为yi=xi+c,因为c≠0,所以y1,y2,……,yn的中位数为yk=xk+c≠xk , 故B错误;
对于C,y1,y2,……,yn的标准差为
, 故C正确;
对于D,设样本数据x1,x2,……,xn中的最大为xn , 最小为x1,因为yi=xi+c,所以y1,y2,……,yn中的最大为yn , 最小为y1,
极差为yn-y1=(xn+c)-(x1+c)=xn-x1 , 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分析】根据平均数,中位数,标准差的定义求解即可.
10.【答案】 A,C
【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
【解析】【解答】解: , 故A正确;
因为 , 故B错误;
因为 ,
,
所以
故C正确;
因为 ,
,
所以D错误
故答案为:AC.
【分析】根据向量的数量积,及向量的求模直接求解即可.
11.【答案】 A,C,D
【考点】直线的截距式方程,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解析】【解答】解:直线AB为: , 即x+2y-4=0,
设点P(5+4cosθ,5+4sinθ),则点P到直线AB的距离为 , 则
所以A正确B错误;
又圆心O为(5,5),半径为4,则 ,
所以当直线PB与圆相切时,∠PBA取得最值,此时,
所以CD正确
故答案为:ACD.
【分析】根据直线的截距式,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以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求解即可.
12.【答案】 B,D
【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由 点P满足 可知点P在正方形BCC1B1内,
对于A,当λ=1时,可知点P在CC1(包括端点)上运动,如下图所示,△AB1P中, ,
因此周

长L=AB+AP+B1P不为定值,故A错误.
对于B,当μ=1时,可知点P在B1C1(包括端点)上运动,如下图所示,
易知B1C1//平面A1BC,即点P到平面A1BC的距离处处相等,
△A1BC的面积是定值,所以三棱锥P-A1BC的体积为定值,故B正确;

对于C,当时,分别取线段BB1 , CC1的中点M,N,可知点P在线段DD1(包括端点)上运动,如下图所示,

很显然若点P与D,D1重合,均满足题意,故C正确;
对于D,当时,分别取线段BB1 , CC1的中点D,D1 , 可知点P在线段DD1(包括端点)上运动,如下图所示,

此时,有且只有点P与点N重合时,满足题意,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周长,棱锥的体积的求法,利用特殊点进行判断AB即可,根据线线垂直及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利用特殊点进行判断CD即可.
三、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答案】 1
【考点】函数奇偶性的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设 , 则题意可知函数g(x)为奇函数,则g(0)=a·20-2-0=a-1=0,故a=1
故答案为:1
【分析】根据函数的奇偶性的判定,结合奇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可.
14.【答案】
【考点】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抛物线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设 , 则,
因此直线PQ的方程为:
令y=0,得
因此
则p=3
因此抛物线C的准线方程为:
【分析】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及几何性质,结合直线的方程求解即可.
15.【答案】 1
【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导数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值,分段函数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①当时,f(x)=2x-1-2lnx,则 ,
当x>1时,f'(x)>0,当时,f'(x)<0,所以f(x)min=f(1)=1;
②当时,f(x)=1-2x-2lnx,则 ,
此时函数f(x)=1-2x-2lnx在上为减函数,则f(x)min= ,
综上,f(x)min=1
故答案为:1
【分析】根据分段函数的定义,分别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并比较即可求解
16.【答案】 5;
【考点】数列的求和,类比推理
【解析】【解答】解:对折3次有2.5×12,6×5,3×10,20×1.5共4种,面积和为S3=4×30=120dm2;
对折4次有1.25×12,2.5×6,3×5,1.5×10,20×0.75共5种,面积和为S4=5×15=75dm2;
对折n次有n+1中类型,,
因此 ,
上式相减,得
则
故答案为:5,
【分析】根据类比推理可求对折4次及对折n次的图形种数,运用错位相减法可求.
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
17.【答案】 (1) 为偶数,
则 , ,
,即 ,且 ,
是以 为首项,3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 , .
(2)当 为奇数时, ,
的前 项和为
.
由(1)可知,
.
的前20项和为 .
【考点】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求和
【解析】【分析】(1)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即可求解;
(2)运用分组求和法,结合项之间的关系即可求解.
18.【答案】 (1) 的取值可能为 , , ,
,
,
,
的分布列为
X
0
20
100
P
0.2
0.32
0.48
(2)假设先答 类题,得分为 ,
则 可能为0,80,100,
,
,
,
的分布列为
Y
0
80
100
P
0.4
0.12
0.48
,
由(1)可知 ,
,
∴应先答B类题.
【考点】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解析】【分析】(1)根据独立事件的概率,并列出X的分布列即可;
(2)根据独立事件的概率,并列出Y的分布列,根据期望公式求得E(X),E(Y)并比较即可判断.
19.【答案】 (1)在三角形ABC中,

,
,
,
联立 得 ,即 ,
,
.
(2)若 ,
中, ,
中, ,
,
,
整理得 ,
,
,
,即 或 ,
若 时, ,
则 (舍),
若 , ,
则 .
【考点】正弦定理的应用,余弦定理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正弦定理求解即可;
(2)根据余弦定理,结合方程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求解即可.
20.【答案】 (1) , 为 中点,
,
面 ,
面 面 且面 面 ,
面 ,
.
(2)以 为坐标原点, 为 轴, 为 轴,垂直 且过 的直线为 轴,

设 , , , , ,
, ,
设 为面 法向量,
,
,
令 , , ,
,
面 法向量为 ,
,解得 ,
,
,
.
【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与二面角有关的立体几何综合题,用空间向量求平面间的夹角
【解析】【分析】(1)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2)利用向量法,结合二面角的平面角求得m=1,再根据棱锥的体积公式直接求解即可.
21.【答案】 (1) ,
轨迹 为双曲线右半支, , ,
, ,
.
(2)设 ,
设 : ,
联立 ,
,
,
,
,
,
,
设 : ,
同理 ,
,
, ,
,即 ,
,
.
【考点】双曲线的定义,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1)根据双曲线的定义直接求解即可;
(2)利用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弦长公式求解即可.
22.【答案】 (1)
在 单调递增, 在 单调递减
(2)由 ,得
即
令 ,
则 为 的两根,其中 .
不妨令 , ,则
先证 ,即证
即证
令
则
恒成立,
得证
同理,要证
即证
令
则 ,令
又 , ,且
故 , ,
恒成立
得证
【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利用导数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值
【解析】【分析】(1)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即可求解;
(2)根据化归转化思想,将不等式问题等价转化为函数h(x)=f(x)-f(2-x)与的最值问题,利用h'(x)与研究函数函数h(x)与的单调性及最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