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高光时刻吗?

在舞台剧中,当角色被聚光灯照到的时候,这段时间便完全属于它了。
大概是因为长时间的形单影只,我很乐意去扮演小丑的角色。
孤独的原因既有主观也有客观,多次的搬家和寄住,担心安全而每天两点一线。因为看不懂气氛而时常KY,过于表达自我而被排挤。
如果一开始没有融入圈子,那么很大几率是再也融入不进去。
幽默的人却总是有种吸引力,即便不去主动寻求,圈子也会在你身边形成。可是,对于不懂幽默的人来说怎么办?渴望交际之下,你只能做出自认为是幽默实际是哗众取宠的行为。
通过自己的糗事让别人开心,进而得到好似聚光灯的关注。这一瞬间的满足感,足以让你忘记自己是小丑的身份。
可是,当活动没有叫上你,当分组不会接纳你,当对你的请求面露难色时。你才反应过来。“哦,他们只是冷漠的看客。而我想要的不仅仅是聚光灯,而是理解和支持。”
意识到自己的小丑身份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之后,你就只能转变方针:我愿意听你抱怨,我也愿意听你诉,我可以成为你的依靠。所以,你也能等价交换地来理解和支持我吗?
结果是不能,可能是你的方式不对,也可能是你根本不配。
总之,就像瞌睡来了有枕头,睡醒了,枕头自然没用了。即便没了你这块枕头,也有其他更多的枕头,你没有谈条件的权利。只能等待别人的怜悯,亦或者是借着现实约束强迫对方习惯你:身为别人的同桌,你的恶心与讨厌刚好游离在对方暴走的边缘。你的行为总是让对方总是在暴走和不暴走之间徘徊。
但是,这种死缠烂打你不觉着恶心吗?恶心。不丑吗?很丑。你开始思考,自己是否要再次成为小丑,用夸张的笑容来掩盖自己的悲伤。
然后,你发现了。在名为讲台的舞台上,你似乎变得自由了。尽管只是布置的作业,尽管是旁人避之不及的,但当你站上去即兴演讲的时候,你发现自己的内心是欢悦的。真实的自己被展现了出来,不是为了讨好别人,而是为了展现自己。
你对自己在即兴演讲上有了自信。因为这些的命题,都是你曾经为了排解寂寞而反复思考过的。对你来说,这是一件游刃有余的小事。
尽管在别人眼里,你只是在小丑的身份上多了一个工具人的标签。但对你来说已经无所谓了,你渴求的支持和理解已经异化成了自我的傲慢和对别人的鄙视。
虽然不太正面,但它们确实让你拥有和别人说话时不会低声下气的态度,也让你拥有平和的心境。
同桌对你的态度变得缓和,你也不再变得怪癖。是否能够融入圈子已经变得不重要了,你学会接受了一个人。
最后,你终究成长为我。成为小丑只是因为自己爱玩,成为工具人只是因为我想表达自己。形式一样,内核却已经变了。
对我而言,所谓人生的高光大概就是我能有勇气去站在讲台上尽兴地表达自己。更是我能意识到自己思想的变化,重新走向正道并不断前进。
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 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