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对兔叭咯(【医案寻踪】不吃早饭,揭开隐瞒70年的健康骗局)的质疑

2023-03-31 17:30 作者:纳十川  | 我要投稿

    质疑之前先叠个甲,我之前一直挺喜欢兔叭咯,也一直有给他的视频点赞投币,虽然后面取关了,但医案寻踪还是一直都有看。前几期医案寻踪不管正确与否,至少有理有据有论文有数据。但这次关于早餐对身体影响的视频内容就真的太主观臆断了,于是在视频评论区我用我所学有限且不一定正确的知识进行了些微的补充,想劝大家有能力尽量吃早饭,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自己的认识。但有b友认为我是在无脑反驳,我还挺委屈的。闻着三连的味我来了,不会做视频,但还是希望这位b友能给我点个赞。


    原视频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s4y1H7NV/?spm_id_from=333.880.my_history.page.click&vd_source=f64cc018b0b9fa672c3f937a6350c98a

谢谢你

    首先是“不吃早餐对身体不好”到底对不对,其实视频中给出答案了,meta分析结果证明:不吃早餐就是对身体不好。

不过这点在医学上暂时存疑

        既然知道了科学进食是健康的,有能力那就吃呗。

以身试法

    而这里就出现了第一个问题,科学进食和科学睡眠发生冲突,导致睡眠质量下降,造成身体的严重不适,这是不是就说明科学早餐并不科学?并不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在科学睡眠结束后进食科学早餐,这本应该是非常连贯流畅的,而且大部分人不应该有这样的冲突。


    我所在的山东地区偏东,日出日落较早,早晚交通高峰分别是7:00和17:30左右,在结束了23:00-6:30的七个半小时睡眠后,进行一个习惯意义上的早餐活动是极其自然的。而之前在新疆的时候,因为地理位置偏西,时间要比山东晚两小时左右,各项活动也会自然向后推。

    up在文献中找到这样一句话:“这个分析有一定局限性,很少有研究报道了早餐的确切定义”,于是以此为基准,建立了一个早餐≠breakfast、吃breakfast≠吃早餐的概念。这是第二个问题。即使breakfast≠早餐,但对breakfast的研究时间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可以观察每篇文献中的设计实验到底是把早餐定为了几点。在up给出的这篇meta研究中,我挑选了引用的前15篇文献,分别观察他们是几点给吃breakfast组的breakfast。

15篇文献标题

    在15篇文献中,有9篇没有找到明确的breakfast定义和具体研究时间的设计(粗略的看了看,没找到不一定没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再找找),另外6篇都给出了属于自己的breakfast。

 1.“不吃早餐:成人健康研究中儿童期决定因素与心脏代谢危险因素的纵向相关性”
不吃早餐是指6:00-9:00不吃东西
2.“不吃早餐对健康瘦女性胰岛素敏感性和空腹血脂的有害影响”

    这篇文献没有直接给明早餐的定义,但是给出了设计实验:

EB(吃早餐)组7:00-8:00和10:30-11:00两个时间段内进食,OB(不吃早餐)组10:30-11:00间进食,除此之外其他的进食时间均相同
3.“早餐在能量平衡和健康中的因果作用:一项针对肥胖成年人的随机对照试验”
吃早餐定义为:11:00前进食热量不小于700Kcal(千卡),不吃早餐定义为:12:00前进食0Kcal
4.“早餐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的重要性:PESA研究的见解”
在日常活动(例如,差事,旅行,工作)之前或开始时在醒来后2小时内打破禁食的一天中的第一餐, 通常不迟于早上10:00
5.“食物对健康人餐后血压的急性影响和动脉僵硬度的测量”

    同样没有给出定义,但给出了设计实验

禁食12小时过夜后,进行一系列的检测,然后在十分钟内进食,再次测量

    只有这一篇的内容只给了breakfast的定义,没有给相应时间

6.“早餐在健康中的作用:优质早餐的定义和标准”

    这篇文献的定义和up提出的起源观点相同,是指断食后的第一餐。

定义与百度百科breakfast起源一致

    综合来看,breakfast是指大概在6:00-10:00的,起床后到上班/上课前的一顿饭,和中文里早餐的定义不能说大差不差,只能说毫无二致。另外多个文献中提到了morning等字样,并且大多数人“断食后的第一餐”=“6:00-10:00的早餐”,已经足以说明breakfast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习惯性用法、而不是需要咬文嚼字的“断食后的第一餐”。


    当然,这样查找文献进行论证的方式并不那么医学,退一步讲还有更不医学的:起源法。据说法语(petit)和英语的“早餐”都起源于拉丁语“disjējūnāre”,就是“开斋”的意思,也就是up视频里反驳“不吃早饭对身体不好”的原因。实际上,中世纪欧洲认为禁食要到次日中午才能打破,只有菜狗才需要一大早就吃饭,所以breakfast应该翻译为“午餐”而不是“早餐”。这么说来古英语早餐是“morgenmete”,现代英语早餐是“morning meal”是吧。


    更有意思的是,“dinner”才是“disjējūnāre”的正统后代,“disjējūnāre”传到法语变成“disner”,再传到英语dinner,所以按照视频里追本溯源的做法,不吃“breakfast”是要饿到晚饭才对,怪不得对身体不好,感情得饿24小时啊。

“breakfast”追溯由来,不保证内容的真实性

    再再退一步讲,中文领域也有早餐相关研究,汉语语境的“早餐”应该不是“禁食后的第一餐”了吧,所以即使最后的结果仍然是“对人体影响未知”,也不能说“不吃早饭对身体不好”是伪科普。

个别中文期刊关于早餐的研究

    第一点的最后,“早餐”的概念是和社会习惯绑定在一起的,对于大多数要挤早高峰晚高峰的苦逼打工人/学生党来说,前一天18:00吃了晚饭,第二天不吃早饭等到12:00,期间怎么也有15个小时左右的空腹挨饿时间,这个时候“不吃早餐”就等于“挨饿”,而挨饿对身体确实有负面影响。


  至于非要纠结“早餐就是起床后2-3小时内的第一餐”的,要么是不挤早高峰的少数夜班人,要么就是熬夜通宵不想起床还要给自己找个健康借口的懒p。

    所以有条件的吃一个,没时间的也没必要牺牲睡眠时间强行吃早餐,毕竟不科学睡眠也有实打实的危害。不吃早餐有没有危害不知道,但吃早餐总不会害了你。


    哦,最后的最后,其实关于结尾那段“不吃早饭会变胖是谣言”的推论,也没有论文支撑,最终还是一个“不确定事件”。所以总的来看,视频前一半是是对“breakfast”的主观推测,后一段是“资本助推的都是谣言”的恶意揣摩,只有中间“挨饿有影响”和以前的视频一样有数据支撑。


我说完了,等挨打。

对兔叭咯(【医案寻踪】不吃早饭,揭开隐瞒70年的健康骗局)的质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