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复旦堂考研:2024复旦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信息指导

2023-02-09 15:51 作者:新祥旭考研佳明老师  | 我要投稿

院系介绍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是在1917年成立的国文部基础上扩充建立而成,至30年代初,已发展完备,颇具规模,课程亦逐渐丰富完善,并趋向系统化。中文系以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符合时代潮流的新文化授课而闻名一时。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中文系组成新的教学研究格局,确立了国内重镇之地位。90年代,被核准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2001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2008年获批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复旦大学中文系已形成专业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的系科,成为中国大陆地区中文研究领域的顶尖人才培养基地。


专业备注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在2022(或往年)招生中作为一个专业而存在,且下分了8个研究方向: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比较诗学研究、(英语文学、理论与中英文化关系研究)、法国文学与中法文化关系研究、德语学术与印度(佛教)古典语言文化研究、东亚汉文学史及东亚汉学研究、跨艺术与跨文化研究、翻译研究。

在2023招生中,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属于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下一个研究方向。


2023招生目录

1.学制3年。

2.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 其中拟招收推免生16人。


2023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1法语或242德语

③705文学语言综合知识

④809中外文学与文艺理论


复习建议

705(文学语言综合知识):

705是第一门专业课,也是让很多考生产生畏难情绪的一门:考察科目多、知识范围广、出题角度灵活......如果本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或者是汉语言文学师范),且比较认真地完成了相关课程,在准备这门考试时还是应该有一定信心的。查阅过历年真题后就会清楚,705科目要考察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西方文论等等科目,需要全方位地进行复习备考。

② 809(中外文学与文艺理论):

在专业课考试中,809这门课是与报考方向直接挂钩的,要进一步补充学习相关课程知识,如美学、人类学、文学人类学、比较文学等。显而易见,这门专业课的考察对理论知识提出了更高要求,整体来讲,需要考生对中外文学理论的进程、发展嬗变历程等有较为明确清晰的框架意识。同时,应密切关注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年度内的学术研究热点、讲座、研究成果等,很有可能纳入到试题范围内。


题型介绍

a.名词解释:200-300字左右

要有较明确的答题思路,掐点踩分。对于某一专业名词,对其时间、代表人物、主要观点、文学史影响等都要进行一定的作答。

b.简答题:500-800字左右

最好以小论文的形式作答(也可分点作答),与论述题相比篇幅较小,所表达的观点更明确精准。

c.论述题:1000-1200左右

论述题题目分值一般最大,所占篇幅最长。应全方位、多角度地对题目进行回答。可通过层层推进的方式丰富答案,如在回答题目中题干(关键词)之后,可引述自己看过的论文等其他学者的意见,努力靠近学术论文的语言表达,论述严谨、逻辑感要强。尽可能隐藏主观性的想法,同时利用总分总结构让答案看起来更清晰。

注:初试题目作答字数多,题量大,对手速要求高,可对此进行训练,提高书写答案的速度;可提前购买一些纸质答题卡进行练习。


复试线

2022:总分370、公共课60、专业课90

2021:总分355、公共课55、专业课90

2020:总分360、公共课55、专业课90


复试录取

2022:

由于复试名单和录取名单官方没有给出详细专业划分,故无法很好得出具体数据,可参考计划招生8名(推免6名,统考2名)。

2021:

一志愿5人进入复试

(初试380、377、360、360、359)

最终4人被中文系录取

(初试380、377、360、359)

2020:

一志愿3人进入复试

(初试385、368、361)

以上3人被中文系录取


2022复试简介

确定复试名单

中国语言文学系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依据学校公布的考生 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招生计划和考生初试成绩,择优确定 复试名单。复试名单在本单位网站上公布。

本系采取差额复试,在生源充足的情况下,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 120%,总成绩相同的末位考生都进入复试。

符合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生源数量少于招生计划 120%的学科专业,安排全部合格生源参加复试。

成立复试专家组

中国语言文学系按专业方向成立若干复试小组,选派责任心强、 教学经验丰富、学术及外语水平较高的人员参加复试。每个复试专家组不少于 5 人。

复试时间、方式、内容

复试时间:将以短信形式通知各专业的复试考生。

模拟复试时间:将以短信形式通知各专业的复试考生。

根据当前疫情形势,采用网络远程在线方式进行复试,通过 “腾讯会议”平台实施。

复试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所报考专 业的综合知识与技能、外国语水平及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等。

每名考生的复试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 20 分钟,全程录音或录像。

考生成绩评定

考生的总成绩包括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初试成绩占 50%、复试 成绩占 50%。复试成绩中,专业知识成绩占 80%、外国语听力与口语 占 20%。按照总成绩由高到低排名。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2022真题回忆

705

一、名词解释(10*10)

1、塞音

2、本义

3、话题

4、《补天》

5、王琦瑶

6、结构主义文学批评

7、乐府诗集

8、桐城派

9、诗有六义

10、川端康成

二、论述选做(五选二,25*2)

1、什么是语法化?

2、简述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特点。

3、论述萧红的创作。

4、结合中外《拉奥孔》研究,谈谈你对跨媒介的认识。

5、结合具体作品谈谈古文运动从韩柳到苏欧的发展。


809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8选6)

1、传说时代

2、民俗主义

3、文学作品与文学文本

4、后理论与反理论

5、《吉尔伽美什》

6、《忏悔录》卢梭

7、《堂吉诃德》塞万提斯

8、《诗学》亚里士多德

二、简答(4选2,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文学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

2、简述“完全的艺术真理观”之学理内涵。

3、简述中国诗歌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

4、什么是生态文学,生态批评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100分)

1、试论庄子的文艺思想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有人认为中国百年来的文学理论乃至整个文学研究对西方理论的全面移植和深度依赖无异于“被殖民”请对此看法加以评论并举例说明。

3、以雷马克《西线无战事》或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为例阐述你对战争文学的认识。

4、赛义德《东方主义》一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在你看来这本著作在理论方法上是否适用于近现代和当代中国文学研究?


2021真题回忆

705

名词解释10*10=100

兴观群怨

《河岳英灵集》

苏曼殊

《申报·自由谈》

翠翠

新历史主义

辅音

赵元任

通感

补语

论述题(五选二25*2=50)

为什么《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陶渊明的诗歌在中国诗歌史有什么意义  

胡适实验精神以及对五四新文学的意义

成分分析法: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技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论述性别研究的理论背景及其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请结合作品回答


809

名词解释5*8=40

民间故事与民间传说

艺术真实与艺术真理

问题小说

精神奴役创伤

林道静

朦胧诗

《九月寓言》

沉钟社

论述110

文学的地方性与世界性有何内在关联20

论述王国维的文学思想的基本构造及其理论得失20

任选一作家,论述其文学特色和文学史意义(废名,施蛰存,路翎,赵树理)20

欧洲来华传教士文学翻译上的成就20

结合中外文学作品(《红楼梦》、鲁迅)20

论述疾病在文学中的再现30


2020真题回忆

705

名词解释

1语法范畴

2语体

3反切

4段玉裁

5异体字

6唐人选唐诗

7以意逆志

8虚构性

9蚀 三部曲

10十日谈

论述

1 布鲁语 一门奇怪的语言的语音分析,我看不懂,题目太长了

2 解释下名词动词虚词的语法左右

3 谈谈对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认识

4 余华的创作过程

5 简述文体学在文学批评的意义 (有点忘了,大概就是韦勒克提出的 把文学分成戏剧 小说 诗歌那种文体学)


809

名词解释

1文学的真理性

2说唱艺术

3三界革命

4选学余孽桐城谬种

5梁老三

6潜在写作

7主观战斗精神

8动物凶猛

简答

1文学知识形成过程

2文学的外在研究和内在研究外和内是什么

3奥德修纪的叙事艺术

4美国新诗运动与中国古典诗歌关系

论述

1西方学者认为文学语言虚构性在科学上背谴责但是在文学.上成为美学说说你的看法并阐述理由

2子君翠翠虎妞林道静王琦瑶选个女性形象分析

3简述现代主义文学中对时间主题的拓展


2022上岸经验

一、定方向、择院校

本人参与了2022全国硕士统考,报考院校为复旦大学,报考专业方向是中国语言文学系的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

我认为,择校与定方向应当是整场考研“战斗”中十分关键,甚至具有决定性的一步。复旦大学是全国公认的顶流学府,无论是按照相应指数进行综合性的分数评定,还是在国人心中的实际地位,复旦大学都是名副其实的名校。高考时,我的成绩不算非常理想,本科阶段最终选择了一所上海的普通一本院校,在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习。

以个人规划来讲,我希望自己能在学术道路上继续深造。因此,在选择院校时我首先考虑的是专业性排名——选择一所专业实力强、综合水平高的院校。我参考了中国语言文学系相关专业在国内的排名,我自己原本一直在考虑现当代文学方向,但结合近年各院校公布的报录比,在大热专业面前还是要有所权衡。本次选择的专业属于“新文科”,也是复旦大学设立的特色学科,在全国范围内也仅有少部分院校设有此专业。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在考试过程中与文艺学考察内容相同,要考察大综合的专业课。学科设置与社会学、人类学等有交叉,对西方理论的借鉴学习较多。

简言之,在择校方面,如果以求学深造为主要诉求,可以参考具体的专业在全国高校的排名,尽可能选择综合实力强的院校进行备考。虽然备考难度大,但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会有很不错的起点,也可以争取到更多的学术资源和交流学习的机会。

二、初试备考经验分享

2.各科目备考复习经验

在准备初试的过程中,专业课是重中之重。同时,由于该专业在学术研究阶段对西方理论借鉴内容较多,考试时对英语水平要求也较高。如何在尽可能提升专业课分数的同时,保持公共课科目的成绩,我想是应对初试阶段时必须要迎接的挑战。

以下备考经验是我本人亲身实践并取得成效的内容。

(1)专业课-大综合

① 705(文学语言综合知识):

705是第一门专业课,也是让很多考生产生畏难情绪的一门:考察科目多、知识范围广、出题角度灵活......如果本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或者是汉语言文学师范),且比较认真地完成了相关课程,在准备这门考试时还是应该有一定信心的。查阅过历年真题后就会清楚,705科目要考察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西方文论等等科目,需要全方位地进行复习备考。

② 809(中外文学与文艺理论):

在专业课考试中,809这门课是与报考方向直接挂钩的,要进一步补充学习相关课程知识,如美学、人类学、文学人类学、比较文学等。显而易见,这门专业课的考察对理论知识提出了更高要求,整体来讲,需要考生对中外文学理论的进程、发展嬗变历程等有较为明确清晰的框架意识。同时,应密切关注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年度内的学术研究热点、讲座、研究成果等,很有可能纳入到试题范围内。

③ 考查题型

最好对近十到十五年的真题有较好的熟悉度。题型方面,试卷近五年做了新的调整,出现了选做题目,这也意味着可以在自己相对熟悉的科目上拿到更多的分数。

a.名词解释:200-300字左右

要有较明确的答题思路,掐点踩分。对于某一专业名词,对其时间、代表人物、主要观点、文学史影响等都要进行一定的作答。

b.简答题:500-800字左右

最好以小论文的形式作答(也可分点作答),与论述题相比篇幅较小,所表达的观点更明确精准。

c.论述题:1000-1200左右

论述题题目分值一般最大,所占篇幅最长。应全方位、多角度地对题目进行回答。可通过层层推进的方式丰富答案,如在回答题目中题干(关键词)之后,可引述自己看过的论文其他学者的意见,努力靠近学术论文的语言表达,论述严谨、逻辑感要强。尽可能隐藏主观性的想法,同时利用总分总结构让答案看起来更清晰。

注:初试题目作答字数多,题量大,对手速要求高,可对此进行训练,提高书写答案的速度;可提前购买一些纸质答题卡进行练习。

d.专业课复习诀窍:整理近20年真题考频

考研不同于高考,各个院校都有自己的出题重点,考生需要对报考院校的出题路数尽可能熟悉。在考频整理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对历年真题多加熟悉,另一方面可拓展自己的答题思路。同时,也可参考其他院校的真题进行学习。在知识点记背的基础上进行具有逻辑性的表述训练,言之有理即可。

l专业课备考推荐参考书目:考试为大综合,书目范围广,以下所列仅供参考。

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中国文学史》(4卷本)

余江《中国古代文学300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钱理群《现代文学三十年》+配套教辅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

许子东《现代文学课》

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

中国文论: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

外国文学史:郑克鲁《外国文学史》(2册)+相关教辅

西方文论: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朱志荣《西方文论史》

马新国《西方文论史》(第三版)

韦勒克 沃伦《文学理论》

美学:朱立元《美学》(第三版)

朱光潜《谈美》

学术论文若干:结合真题考频、院内热点学者等进行阅读

(2)公共课

我本人的复习重心在专业课上,公共课复习一是报名了一些网课课程,一是结合历年真题进行反复练习。

① 英语(一)

无限循环背单词,一天40-60个,持续到考前。

不需要刷任何模拟题。近三年的真题最为重要,其次是近五年、十年、二十年。

在整个备考过程中,阅读题最少刷够2遍,翻译题我自己精析了近20年的所有句子,大小作文背够20篇,完形和新题型也是结合历年真题精析纠错。

② 政治

客观题非常重要,几乎决定了整张试卷的得分。我在备考的最后一个月,找到了市面上几乎所有的客观题进行刷题。需要注意的是,政治题一定要找本年度的题目进行练习,时效性非常强!在主观题方面,我结合网课内容背诵答题模板;同时在11月份开始练习手速,一道大题不能超过25分钟,保证答题速度。

三、复试备考经验分享

近几年疫情形势比较严峻,基本都是进行线上复试。在考研过程中,初试和复试的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综合计算,最终是录取成绩。复旦大学对于初复试成绩的比例分配是各占一半。因此,考生对于复试环节决不能掉以轻心。

初试成绩公布后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进行复试的准备。复试专业性更强,同时要保持自己良好的精神面貌,和面试老师自信、从容地交流。在自己所选择的报考方向上进行比较深入的准备即可。此外,要注意英语方面的准备,可适当增加外文文献的阅读,同时有意识地锻炼英语的听说能力,可在生活中尝试用英语复述自己的话。

在初试成绩公布之后,应自己整理问答的逐字稿(中英版),进行多次背诵、模拟。要保证自己在回答时不慌张,有所准备。

四、复习备考时间线

1.专业课

在心理状态上,至少要有一年的备考时间。

大三时还有较多课业要完成,我正式进入备考状态是在去年的7-9月,完成专业课的一轮复习:进行相关教材书的阅读和整理笔记。开始时我没有购买学姐的笔记,在11月左右,我较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某一门的弱势,按需购买了部分笔记。

10-11月份主要进行2轮复习,主要是在一轮复习笔记基础上强化框架、脉络性的记忆,对于中文系的考试来说,记忆和知识储备是十分重要的。同时,根据章节内容我自己绘制了思维导图,在整个过程中都要提醒自己注意各个知识的前后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同时增强联想记忆。

12月份是最后的冲刺阶段,我提高了学术论文的阅读强度;同时密切关注复旦大学相关院系的学术动态,并对热点问题进行尝试性思考。

2.公共课

英语的准备主要借助了历年真题,对每一份试卷尽可能详尽地剖析,分析自己的错误原因。政治在7月份左右开始复习,集中背诵在10月中下旬,最后半个月进行选择题的强化训练。

五、补充说明

研究生考试是一条极富有挑战性的道路,倘若我们真正热爱自己所报考的专业,倘若我们真心付出,一定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和突破在等待着我们。但更重要的是,不要对学习和努力怀有任何侥幸,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走下去。祝心想事成,上岸顺利!

本文具有一定时效性

咨询课程可以点击主页看签名

可以关注微信公众 复旦考研联盟  了解最新动态

复旦堂考研:2024复旦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信息指导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