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化美学 | “正、清、和、雅”茶道精神

2023-04-07 22:40 作者:美学小站  | 我要投稿

中华茶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朝代的更迭与时代的变迁不断赋予我国茶文化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茶道作为茶文化中的核心的部分,从中国古典茶道的历史内涵而言,茶道之所以称为“道”,并不只是茶事活动,而是必与“道”相联系的,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思想精髓,表现出“正”“清”“和”“雅”茶道精神。

关于中国茶叶的起源,学术界存在着许多的争议,我们最熟悉的便是神话传说中“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荼而解之”的说法,茶本身即带有很强的文化色彩,茶圣陆羽在其著作《茶经》开篇就将茶称之为“南方之嘉木也”,直观的说明了茶生长于我国南部,更用一个“嘉”字赋予了茶高尚的品格,使其具有了文化的属性。

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茶道”一说出于中唐并逐渐流行。茶之所以能够与“道”建立起某种独特的内在联系,就茶本身而言,具有“正”“清”“和”的性状和作用,符合道体自身存在的状态。一、做茶之美  要论最具有美学特征的做茶方法,当属我国南宋时期流行的点茶法,宋徽宗赵佶曾在其著作《大观茶论》中详细描述了这种当时盛极一时的做茶方法,并将其直观的表述为“七汤点茶法”。点茶不仅能带来视角上的美学享受,其细致的做茶工艺也激发茶最醇厚的味觉享受,使人品之即体验到其中的轻逸脱俗,进而得到精神上的升华和洗礼。

一、做茶之美  要论最具有美学特征的做茶方法,当属我国南宋时期流行的点茶法,宋徽宗赵佶曾在其著作《大观茶论》中详细描述了这种当时盛极一时的做茶方法,并将其直观的表述为“七汤点茶法”。点茶不仅能带来视角上的美学享受,其细致的做茶工艺也激发茶最醇厚的味觉享受,使人品之即体验到其中的轻逸脱俗,进而得到精神上的升华和洗礼。

二、茶器之美  茶器作为饮茶品茗的重要工具,同样受到了中华“茶文化”的深刻影响,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并随着我国手工艺技术的发展不断革新,至今留下了许多优秀精品。在我国茶器的发展历史上,汉代首先对茶器作出了革新,发展到唐朝时达到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极具地方特色的青瓷、白瓷茶器等。

三、茶室之美 饮茶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茶人在饮茶时往往都会营造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品茶者置身其中可以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享受到丰富的审美情趣。以宋代茶室设计的美学特征为例,宋代是我国文化得到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士人阶层尤为活跃,寻求一种由内而外的洒脱和自在,在日常生活中非常讲求雅致与风尚,希望在清幽的环境中感受“天人合一”的境界。  而当下人们对于茶室环境的营造也在古人经验的基础上,扩展出了新的时代特色。上等的茶叶、精致的器具、标准的做茶技法、高雅的空间共同构成了其茶室的核心,体现出了一种内心与感官的审美共鸣。

四、茶礼之美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底蕴铸就了我国礼仪之邦的称号,同样的在饮茶这样一件极具仪式感的活动中,礼仪同样不可缺少并共同构成了中华茶文化的美学特征。代饮茶有着严格的礼仪要求,而这些礼仪的核心即仁爱、秩序、敬意、友善。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也铸就了我国底蕴深厚的茶文化,饮茶的礼仪正是茶文化在饮茶活动中的体现之一,展现出了茶事活动的文化之美。

文化美学 | “正、清、和、雅”茶道精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