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战前传——奥托·冯·俾斯麦的故事(契子)

2021-08-26 08:32 作者:枫曦雨晨  | 我要投稿

1862年的9月,在普鲁士陆军大臣阿尔布雷希特·冯·罗恩的军事改革遭到自由派议会强烈反对后,矛盾进一步激化,甚至闹到了威廉一世国王以退位相逼的地步了。但是罗恩给国王提供了一个能稳定政治的宰相人选,远在法国当大使的——奥托·冯·俾斯麦

当他初来议会时,就发表了如下演讲:

“虽然我们不去寻求,但很难避免德意志的纷扰,这是真实的。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强权。”

台下爆发出来一阵唏嘘声,自由派的议员们纷纷开始质疑这个保守派新首相。但是俾斯麦使用更大的声音盖过了议员的声音,继续说到:

“德意志南部各邦——巴伐利亚、符登堡和巴登——愿意浸沉于自由主义之中。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没有人愿把普鲁士应充当的角色派给它们!普鲁士必须集聚她的力量并将它掌     握在手里以待有利时机,这种时机曾一再到来而又被放过。”

唏嘘声越来越大,议长也难以维护这个炸开了锅的议会的秩序。

“得了吧,给我们下台吧,这个保守的新首相。”甚至有人说道。

但是俾斯麦咆哮了起来,激动说出了整篇演讲的最后一个部分。

“自从维也纳条约以来,我们的边界就不是为一个健全的政治集合体而适当设计的。当前的种种重大问题不是演说辞与多数议决所能解决的——这正是1848年及1849年所犯的错误——要解决它只有用铁与血。”

这句话震动了普鲁士的政坛,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震惊。后来,作为德意志的阿特拉斯,他最终依靠着铁血政策将松散的德意志邦联变成德意志帝国,他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因此俾斯麦也被冠以“铁血宰相”的美名,尽管这一开始不是什么好听的称号。

然而“铁血政策”却成为了俾斯麦建国之后一直都在反对于压制的东西,只不过威廉二世将他离开之后将其“发扬光大”,第三帝国也经常拿俾斯麦在王朝战争中的种种理念做背书。

 “铁血政策”一词后来竟成了战争政策的同义词,后世的歪曲之下,奥托·冯·俾斯麦最终成为了大家眼中的“不折不扣的战争狂人”。然而俾斯麦本人是一名现实主义政治家,按他自己的说法:“铁血政策只是适当的适合用适当政策的体现,在帝国建立之后‘铁与谷’才是最重要的,在王朝战争中所使用的政策在面对新的形式也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申豪森亲王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德·冯·俾斯麦首爵(大公),乃是19世纪最精明强悍的政治家之一,因为他与一战的联系太大,所以将花一些时间写一写俾斯麦的故事。当然,DR的分歧点也与老混蛋有关。

“在他年老时,再也显示不出昔日的精明与判断力。我们看到以前德意志帝国的阿特拉斯现在变成了一位保守反动的老容克”

“但的确,陛下,我已经没有能力为德意志打下更多的疆土,我做的只有守护我们的胜利成果。”

“俾斯麦算是倒数第二代普鲁士人,威廉二世则是第一代德意志人。”


 

 

 


一战前传——奥托·冯·俾斯麦的故事(契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