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龙科成员
以后有新的驰龙科成员或属种变化会在评论里补充 1. 中文名称:陆家屯 纤细盗龙 拉丁学名:Graciliraptor lujiatunensis 命名年份:2004 词源:种加词.陆家屯村(Lujiatun)的拼音,属名.由拉丁语中的gracilis(纤细的/优雅的)和raptor(盗贼)组成意为纤细/优雅的盗贼 正模标本:IVPP V 13471 发现地:中国-义县组 生存年代:约为巴利姆期126~125.8Ma 2. 中文名称:杨氏 长羽盗龙 拉丁学名:Changyuraptor yangi 命名年份:2014 词源:种加词.献给杨延东,属名.由长羽的拼音“Changyu”和拉丁语的raptor(盗贼)意为长羽的盗贼 正模标本:HG B016 发现地:中国-义县组 生存年代:约为阿普第期124.4~122.2Ma 3. 中文名称:杨氏 钟健龙 拉丁学名:Zhongjianosaurus yangi 命名年份:2017 词源:种加词.献给杨钟健,属名.由钟健的拼音“Zhongjian”和希腊语的saurus(蜥蜴)组成意为杨钟健的蜥蜴 正模标本:IVPP V 22775 发现地:中国-义县组 生存年代:约为阿普第期124.4~122.2Ma 4. 中文名称:千禧 中国鸟龙 拉丁学名:Siornithosaurus millenii 命名年份:1999 词源:种加词.取自千禧年(millenii),属名:由拉丁语si~(中国的),ornith(鸟)和希腊语saurus(蜥蜴)组成意为中国鸟蜥蜴 正模标本:IVPP V 12811 发现地:中国-义县组 生存年代:约为巴利姆期~阿普第期125.2~122.2Ma 5. 中文名称:郝氏 中国鸟龙 拉丁学名:Siornithosaurus haoiana 命名年份:2004 词源:种加词.献给郝诒纯,属名.同千禧 中国鸟龙 正模标本:D 2140 发现地:中国-义县组 生存年代:约为阿普第期124.4~122.2Ma 6. 中文名称:赵氏 小盗龙 拉丁学名:Microraptor zhaoianus 命名年份:2000 词源:种加词.献给赵喜进,属名.由希腊语mīkros(小型)和拉丁语raptor(盗贼)组成意为小盗贼 正模标本:IVPP V12330 发现地:中国-九佛堂组 生存年代:约为阿普第期120Ma 7. 中文名称:顾氏 小盗龙 拉丁学名:Microraptor gui 命名年份:2003 词源:种加词.献给顾知微,属名.同赵氏 小盗龙 正模标本:IVPP V13352 发现地:中国-九佛堂组 生存年代:约为阿普第期120Ma 8. 中文名称:汉卿 小盗龙 拉丁学名:Microraptor hanqingi 命名年份:2012 词源:种加词.献给张学良(字:汉卿)属名.同赵氏 小盗龙 正模标本:LVH 0026 发现地:中国-九佛堂组 生存年代:约为阿普第期120Ma 9. 中文名称:保氏 隐翔龙 拉丁学名:Cryptovolans pauli 命名年份:2002 词源:种加词.献给格里高利·S·保罗(Gregory S. Paul),属名.由拉丁语Cypto(隐蔽的)和volans(飞行者)组成意为隐蔽的飞行者 正模标本:BPM 1 3-13 发现地:中国-九佛堂组 生存年代:约为阿普第期120.3Ma 10. 中文名称:蒙古 快盗龙 拉丁学名:Velociraptor mongoliensis 命名年份:1924 词源:种加词.取自蒙古国(mongolia),属名.由拉丁语velox(敏捷的/快速的)和raptor(盗贼)组成意为敏捷/快速的盗贼 正模标本:AMNH 6515 发现地:蒙古-德加多克塔组 生存年代:约为坎帕期75~72.1Ma 11. 中文名称:奥氏 快盗龙 拉丁学名:Velociraptor osmolskae 命名年份:2008 词源:种加词.献给哈兹卡·奥斯穆斯卡(Halszka Osmólska),属名.同蒙古 快盗龙 正模标本:IMM 99NM-BYM-3/3 发现地:中国-巴音满达呼组 生存年代:约为坎帕期75~72.1Ma 12. 中文名称:孙氏 振元龙 拉丁学名:Zhenyuanlong suni 命名年份:2015 词源:种加词.献给孙振元,属名.由振元(指孙振元)“Zhengyuan”和龙“long”的拼音组成意为孙振元的龙 正模标本:JPM-0008 发现地:中国-义县组 生存年代:约为阿普第期124.4~122.2Ma 13. 中文名称:奥氏 天宇盗龙 拉丁学名:Tianyuraptor ostromi 命名年份:2009 词源:种加词.献给约翰·奥斯特罗姆(John Ostrom),属名.取自天宇自然博物馆(Tianyu Museum of Nature)和拉丁语raptor(盗贼)组成意为在天宇的盗贼 正模标本:DTM 1-3 发现地:中国-义县组 生存年代:约为阿普第期124.4~122.2Ma 14. 中文名称:河南 栾川盗龙 拉丁学名:Luanchuanraptor henanensis 命名年份:2007 词源:种加词.取自河南省(Henan),属名.由栾川县(Luanchuan)和拉丁语raptor(盗贼)组成意为栾川的盗贼 正模标本:4HIII 0100 发现地:中国-秋扒组 生存年代:约为马斯特里赫特期70~66Ma 15. 中文名称:精美 临河盗龙 拉丁学名:Linheraptor exquisitus 命名年份:2010 词源:种加词.拉丁语exquisitus(精美的),属名.由临河区(Linhe)和拉丁语的raptor(盗贼)组成意为临河的盗贼 正模标本:IVPP V 16923 发现地:中国-乌尔苏海组 生存年代:约为坎帕期75~72Ma 16. 中文正式名称:渤海 舞龙 拉丁学名:Wulong bohaiensis 命名年份:2020 词源:种加词.取自渤海(bohai sea)拼音“bohai”,属名.是舞龙的拼音“Wulong”意为跳舞的龙 其中“舞”也指命名者的行事风格 正模标本:DNHM D2933 发现地:中国-九佛堂组 生存年代:约为阿普第期125Ma 17. 中文名称:王氏 达斡尔龙 拉丁学名:Daurlong wangi 命名年份:2022 词源:种加词.献给王军有,属名.由达斡尔族(Daur)和龙的拼音“long”组成意为达斡尔族的龙 正模标本:IMMNH-PV00731 发现地中国-龙江组 生存年代:约为阿普第期121.23Ma 18. 中文名称:埃氏 哈兹卡盗龙 拉丁学名:Halszkaraptor escuilliei 命名年份:2017 词源:种加词.献给弗朗索瓦·埃斯库利(François Escuillié),属名.献给哈兹卡·奥斯穆斯卡(Halszka Osmólska)和加上拉丁语的raptor(盗贼)意为哈兹卡的盗贼 正模标本:MPC D-102/109 发现地:蒙古-德加多克塔组 生存年代:约为坎帕期75~72.1Ma 19. 中文名称:珀氏 胡山足龙 拉丁学名:Hulsanpes perlei 命名年份:1982 词源:种加词.献给阿勒坦格列尔·珀尔(Altangerel Perle)属名.由胡山(Khulsan)和拉丁语中的pēs(脚部)组成意为胡山的足/脚 正模标本:ZPAL MgD-I/173 发现地:蒙古-巴鲁思戈约特组 生存年代:约为马斯特里赫特期72-71Ma 20. 中文名称:南戈壁 大黑天神龙 拉丁字名Mahakala omnogovae 命名年份:2007 词源:种加词.取自发现地南戈壁(Ömnögovi),属名.取自藏传佛教八大护法之一的大黑天(महाकाल,罗马化:Mahākāla) 正模标本:IGM 100/1033 发现地:蒙古-德加多克塔组 生存年代:约为坎帕期75~72.1Ma 21. 中文名称:多齿 游猎龙 拉丁学名:Natovenator polydontus 命名年份:2022 词源:种加词.由古希腊语polys(多的)和odous(牙齿)组成意为牙齿数量多,属名.由拉丁语nato(游泳)与venator(猎人)组成意为游泳的猎人 正模标本:MPC-D 102/114 发现地:蒙古-西戈约特组 生存年代:坎帕期~马斯特里赫特胡71~72Ma 22. 中文名称:阿斯勒 佛舞龙 拉丁学名:Shanag ashile 命名年份:2007 词源:种加词.来自发现地凹石(oosh)的旧称阿斯勒(ashile),属名.来自佛教舞蹈中的黑帽舞者 正模标本:IGM 100/1119 发现地:蒙古-凹石组 生活年代:约为欧特里佛期130Ma 23. 中文名称:巨大 阿基里斯龙 拉丁学名:Achillobator giganticus 命名年份:1999 词源:种加词.拉丁语giganticus(巨大的),属名.来自希腊神话中的阿基里斯(Achilles)和古蒙古语中的баатар(英雄)意为阿基里斯英雄 正模标本:F.R MNUFR-15 发现地:蒙古-巴彦思楞组 生存年代:约为森诺曼期-桑托期98~83.6Ma 24. 中文名称:蒙古 恶灵龙 拉丁学名:Adasaurus mongoliensis 命名年份:1983 词源:种加词.蒙古国(mongolia),属名.由蒙古语中的ад(恶灵)和希腊语的sauros(蜥蜴)组成意为恶灵蜥蜴 正模标本:MPC-D 100/20 发现地:蒙古-纳摩盖吐组 生存年代:约为马斯特里赫特期70-68Ma 25. 中文名称:曼嘎斯 白魔龙 拉丁学名:Tsaagan mangas 命名年份:2006 词源:种加词.来自蒙古语中мангас(恶魔)的音译,属名.来自蒙古语中的цагаан(白色的) 但因为白魔龙的种加词和属名可以当做一个整体及“цагаан мангас”所以其意为白色的恶魔 正模标本:IGM 100/1015 发现地:蒙古-德加多克塔组 生存年代:约为坎帕期75~72.1Ma 26. 中文名称:佛母 作明龙 拉丁学名:Kuru kulla 命名年份:2021 词源:种加词.来自作明佛母(Kurukullā),属名.同样来自作明佛母(Kurukullā) 正模标本:IGM 100/981 发现地:蒙古-西戈约特组 生存年代:约为马斯特里赫特期72Ma 27. 中文名称:天母 吉祥龙 拉丁学名:Shri devi 命名年份:2021 词源:种加词.来自吉祥天母(Śrīdevī)属名.同样来自吉祥天母(Śrīdevī) 正模标本:IGM 100/980 发现地:蒙古-西戈约特组 生存年代:约为马斯特里赫特期72~71Ma 28. 中文名称:延髓 依特米龙 拉丁学名:Itemirus medullaris 命名年份:1976 词源:种加词.拉丁语medullaris(髓质的)指其所具有的延髓(medulla oblongata),属名.取自发现地依特米村(Itemirus) 正模标本:PIN 327/699 发现地:乌兹别克斯坦-下贝斯克提组 生存年代:约为土仑期92Ma 29. 中文名称:粟特 康塞伊颌龙 拉丁学名:Kansaignathus sogdianus 命名年份:2021 词源:种加词.粟特(Sogdiana)是中亚的古称,属名.由发现地康塞伊(Kansai)和希腊语中的gnathos(颚部)组成意为来自康塞伊的颌/颚 正模标本:ПИН № 2398/15 发现地:塔吉克斯坦-亚洛瓦茨克组 生存年代:约为桑托期~坎帕期86.3~83.6Ma 30. 中文名称:奥氏 犹他盗龙 拉丁学名:Utahraptor ostrommaysi 命名年份:1993 词源:种加词.献给约翰·奥斯特罗姆(John Ostrom)属名.由犹他州(Utah)和拉丁语raptor(盗贼)组成意为犹他州的盗贼 正模标本:CEUM 184v.86 发现地:美国-雪松山组 生存年代:约为凡蓝今期~阿普第期137.2~124Ma 31. 中文名称:平衡 恐爪龙 拉丁学名:Deinonychus antrrhopus 命名年份:1969 词源:种加词.拉丁语antirrhopus(平衡的),属名.由古希腊语的deinós(恐怖的)和ónukhos(爪)组成意为恐怖的爪 正模标本:YPM 5205 发现地:美国-克利夫洛组、中鹿角组、阿伦德尔组 生存年代:约为阿普第期~阿尔布期115~108Ma 32. 中文名称:斯氏 达科塔盗龙 拉丁学名:Dakotaraptor steini 命名年份:2015 词源:种加词.献给沃尔特·W·斯坦(Walter W. Stein),属名.由达科塔(Dakotas)和拉丁语的raptor(盗贼)组成意为达科塔的盗贼 正模标本:PBMNH.P.10.113.T 发现地:美国-地狱溪组 生存年代:约为马斯特里赫特期66Ma 33. 中文名称:特氏 冥河盗龙 拉丁学名:Acheroraptor temertyorum 命名年份:2013 词源:种加词.献给詹姆斯·特莫蒂(Janes Temerty)和路易斯·特莫蒂(Louise Temerty),属名.由古希腊语Acheron(冥河)和拉丁语raptor(盗贼)组成意为冥河的盗贼 正模标本:ROM 63777 发现地:美国-地狱溪组 生存年代:约为马斯特里赫特期66Ma 34. 中文名称:费氏 斑比盗龙 拉丁学名:Bambiraptor feinbergi 命名年份:2000 词源:种加词.献给迈克尔·费堡(Michael Feinberg)和安·费堡(Ann Feinberg),属名.由迪士尼电影中的《小鹿斑比》中的班比(Bambi)和拉丁语raptor(盗贼)组成意为像斑比的盗贼 正模标本:AMNH FR 30554 发现地:美国-双麦迪逊组 生存年代:约为坎帕期76.7Ma 35. 中文名称:德氏 郊狼龙 拉丁学名:Yurgovuchia doellingi 命名年份:2012 词源:种加词.献给赫尔穆特·德林(Helmut Doelling),属名.犹他语yurgovuch(郊狼) 正模标本:UMNH VP 20211 发现地:美国-雪松山组 生存年代:约为凡蓝今期~阿普第期137.2~124Ma 36. 中文名称:西南 纳瓦霍战士龙 拉丁学名:Dineobellator notohesperus 命名年份:2020 词源:种加词.由希腊语noto~(南部)和hesperis(西部)组成意为西南的,属名.由纳瓦霍语Diné(纳瓦霍人)和拉丁语bellator(战士)组成意为纳瓦霍人的战士 正模标本:SMP VP-2430 发现地:美国-白杨山组 生存年代:约为马斯特里赫特期67Ma 37. 中文名称:研磨 彻翦龙 拉丁学名:Zapsalis abradens 命名年份:1876 词源:种加语.来自拉丁语abradens(研磨),属名.由希腊语za~(彻底的)和psalis(剪刀)组成意为彻底的剪碎 正模标本:AMNH 3953 发现地:美国-朱迪斯河组 生存年代:约为坎帕期75Ma 38. 中文名称:艾伯塔 驰龙 拉丁学名:Dromaeosaurus albertensis 命名年份:1922 词源:种加词.取自艾伯塔省(Alberta),属名.由希腊语的dromeus(奔跑者)和sauros(蜥蜴)组成意为奔跑蜥蜴 正模标本:AMNH 5356 发现地:加拿大-恐龙公园组 生存年代:约为坎帕期76.5~74.8Ma 39. 中文名称:蓝氏 蜥鸟盗龙 拉丁学名:Saurornitholestes langstoni 命名年份:1978 词源:种加词.献给小万·蓝斯顿(Wann Langston Jr),属名.由 希腊语Saur~(蜥蜴),ornith~(鸟)和lestes(盗贼)组成意为蜥蜴鸟盗贼 正模标本:TMP 1974.10.5 发现地:加拿大-恐龙公园组,老人组 生存年代:约为坎帕期77~74.8Ma 40. 中文名称:沙氏 蜥鸟盗龙 拉丁学名:Saurornitholestes sullivani 命名年份:2015 词源:种加词.献给罗伯特·M·沙利文(Robert M. Sullivan),属名.同蓝氏 蜥鸟盗龙 正模标本:SMP VP-1270 发现地:美国-加德兰组 生存年代:约为坎帕期73.37~73Ma 41. 中文名称:吉氏 理查德伊斯特斯龙 拉丁学名:Richardoestesia gilmorei 命名年份:1990 词源:种加词.献给查尔斯·W·吉摩尔(Charles W. Gilmore),属名.献给理查德·伊斯特斯(Richard Estes) 正模标本:NMC 343 发现地:加拿大-恐龙公园组 生存年代:约为坎帕期76.5~75Ma 42. 中文名称:等腰 理查德伊斯特斯龙 拉丁学名:Richardoestesia isosceles 命名年份:2001 词源:种加词.取自英语isosceles(等腰的),属名.同吉氏 理查德伊斯特斯龙 正模标本:LSUMGS 489:6238 发现地:美国-阿古哈组,加拿大-恐龙公园组 生存年代:约为坎帕期76.5~75Ma 43. 中文名称:马氏 野蛮盗龙 拉丁学名:Atrociraptor marshalli 命名年份:2004 词源:种加词.献给韦恩·马修(Wayne Marshall),属名.由拉丁语atrox(残暴的/野蛮的)和raptor(盗贼)组成意为残暴的/野蛮的盗贼 正模标本:RTMP 95.166.1 发现地:加拿大-马蹄铁峡谷组 生存年代:约为马斯特里赫特期68.5Ma 44. 中文名称:伊氏 西爪龙 拉丁学名:Hesperonychus elizabethae 命名年份:2009 词源:种加词.献给伊利莎白·尼科尔斯(Elizabeth Nicholls),属名.由拉丁语hesperus(西部的)和古希腊语onychos(爪子)组成意为西部的爪子 正模标本:UALVP 48778 发现地:加拿大-恐龙公园组,老人组 生存年代:约为坎帕期76.5Ma 45. 中文名称:塞泰克 北方爪龙 拉丁学名:Boreonykus certekorum 命名年份:2015 词源:种加词.取自塞泰克供暖方案(Certek Heating Solutions,一个公司),属名.由英语boreal(北方地区的)和古希腊语onychos(爪子)组成意为北方地区的爪子 正模标本:TMP 1989.055.0047 发现地:加拿大-麋鹿组 生存年代:约为坎帕期73.27±0.25Ma 46. 中文名称:微型 潘帕斯盗龙 拉丁学名:Pamparaptor micros 命名年份:2011 词源:种加词.来自希腊语micros(微型的),属名.由潘帕斯平原(Pampas)和拉丁语raptor(盗贼)组成意为潘帕斯平原的盗贼 正模标本:MUCPv-1163 发现地:阿根廷-上波特阻络组 生存年代:约为科尼亚克期89Ma 47. 中文名称:冈氏 鹫盗龙 拉丁学名:Buitreraptor gonzalezorum 命名年份:2005 词源:种加词.献给法比安·冈萨雷斯(Fábian González)和乔治·冈萨雷斯(Jorge González),属名.由西班牙语buitre(秃鹫)和拉丁语raptor(盗贼)组成意为秃鹫盗贼 正模标本:MPCA 245 发现地:阿根廷-坎德勒斯组 生存年代:约为森诺曼期100.5~97Ma 48. 中文名称:科马约 半鸟 拉丁学名:Unenlagia comahuensis 命名年份:1997 词源:种加词.取自科马约亚区(Comahue),属名.由马普切语uñùm(鸟)和llag(一半)组成意为一半的鸟 正模标本:MCF PVPH 78 发现地:阿根廷-波特阻络组 生存年代:约为科尼亚克期89Ma 49. 中文名称:佩氏 半鸟 拉丁学名:Unenlagia paynemili 命名年份:2004 词源:种加词.献给马克西米诺·佩内米尔(Maximino Paynemil),属名.同科马约 半鸟 正模标本:MUCPv-349 发现地:阿根廷-波特阻络组 生存年代:约为科尼亚克期89Ma 50. 中文名称:阿根廷 内乌肯盗龙 拉丁学名:Neuquenraptor argentinus 命名年份:2005 词源:种加词.阿根廷(Argentina),属名.由内乌肯省(Neuquén)和拉丁语raptor(盗贼)组成意为内乌肯的盗贼 正模标本:MCF-PVPH 77 发现地:阿根廷-波特阻络阻 生存年代:约为科尼亚克期89.8~88Ma 51. 中文名称:卡氏 南方盗龙 拉丁学名:Austroraptor cabazai 命名年份:2008 词源:种加词.献给埃克托·“铁托”·卡巴扎(Héctor "Tito" Cabaza),属名.由拉丁语auster(南方)和raptor(盗贼)组成意为南方的盗贼 正模标本:MML-195 发现地:阿根廷-艾伦组 生存年代:约为马斯特里赫特期70Ma 52. 中文名称:洛氏 水妖龙 拉丁学名:Ypupiara lopai 命名年份:2021 词源:种加词.献给阿尔贝托·洛帕(Alberto Lopa),属名.取自瓜拉尼语Ipupiara意为水妖(在水中生活的) 正模标本:DGM 921-R 发现地:巴西-玛丽亚组 生存年代:约为马斯特里赫特期68~66Ma 53. 中文名称:塞巴尔 温基约龙 拉丁学名:Unquillosaurus ceibalii 命名年份:1979 词源:种加词.取自塞巴尔(Seibal,西语:El Ceibal),属名.由温基约河(Unquillo river)和希腊语saurus(蜥蜴)组成意为温基约河的蜥蜴 正模标本:PVL 3670-11 发现地:阿根廷-洛斯布兰基托组 生存年代:约为坎帕期75Ma 54. 中文名称:破坏 侦察龙 拉丁学名:Nuthetes destructor 命名年份:1854 词源:种加词.来自拉丁语destructor意为破坏者,属名.来自通用希腊语nouthetetes意为侦察者 正模标本:DORCM G 913 发现地:英国-拉尔沃思组 生存年代:约为贝里亚期143Ma 55. 中文名称:小臀 联鸟龙 拉丁学名:Ornithodesmus cluniculus 命名年份:1887 词源:种加词.来自拉丁语cluniculus意为小臀的,属名.由希腊语ornis(鸟)和desmos(关联)组成意为与鸟有关联 正模标本:BMNH R187 发现地:英国-威塞克斯组 生存年代:约为巴列姆期125Ma 56. 中文名称:格氏 怀特盗龙 拉丁学名:Vectiraptor greeni 命名年份:2021 词源:种加词.献给米克·格林(Mick Green),属名.由拉丁语Vectis(怀特岛)和raptor(盗贼)组成意为怀特岛的盗贼 正模标本:IWCMS. 2021.31.1-3 发现地:英国-威塞克斯组 生存年代:约为巴列姆期125Ma 57. 中文名称:奥林匹斯 火盗龙 拉丁学名:Pyroraptor olympius 命名年份:2000 词源:种加词.取自奥林匹斯山(Mont Olympe),属名.由希腊语pûr(火焰)和拉丁语raptor(盗贼)组成意为火焰中的盗贼 正模标本:MNHN BO001 发现地:法国-爬虫砂岩组 生存年代:约为马斯特里赫特期70.6Ma 58. 中文名称:麦氏 瓦尔盗龙 拉丁学名:Variraptor mechinorum 命名年份:1998 词源:种加词.献给帕克里特·麦尚(Patrick Méchin)和安妮·麦尚-沙利维(Annie Méchin-Salessy),属名.取自瓦尔河(Var)和拉丁语raptor(盗贼)组成意为瓦尔河的盗贼 正模标本:MDE-D168 发现地:法国-爬虫砂岩组 生存年代:约为马斯特里赫特期70Ma 59. 中文名称:博恩霍尔姆 似驰龙 拉丁学名:Dromaeosauroides bornholmensis 命名年份:2003 词源:种加词:取自发现地博恩霍尔姆岛(Bornholm),属名.由驰龙(Dromaeosaur,意为奔跑蜥蜴)和希腊语-ides(类似)组成意为类似奔跑蜥蜴 正模标本:DK 315 发现地:丹麦-利泽高组 生存年代:约为贝里亚期140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