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电脑选购指南(完整版 未写完......)

2022-05-07 19:48 作者:长赢雪  | 我要投稿

电脑选购指南(完整版 未写完......)

  絮絮叨叨:这是一篇适合初学者了解电脑的文章,我是从网上,书上收集整理来,"纯云理论",没有买过电脑,也没有试过某硬件,某品牌的具体好坏,如有误还请大家多多见谅,指正,该吐槽还是得吐槽,错了该怼还是得怼,我会尽量改正,如果有什么不足,或者遗漏的还望给出建议,目前在学 MD 语法,还不大会用,所以排版有问题,还望谅解,全文将近 两万五千字,硬件介绍会有重复,不完整的地方 ,建议看 信息参考 的文章,更加通俗易懂。可以的话,购买时间为电商活动时间:618,双 11,双 12 等,如果急需就别等了......

  合理利用网页,微信文章的页面内容搜索更好观看

漫看电脑历史

电脑史

  • 从 1946 年第一台计算机问世至今,计算机与科技相辅相成,彼此飞速发展,更新换代,随着网络与大数据的发展,网络与计算机早已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随着电子化,无纸化的发展,电脑也已走入千家万户,纵使没有电脑,也多多少少会使用,

  • 而我也有着购买的心思,为此有必要对电脑有所了解,不要求精通,但不至于被稀里糊涂的"骗了"。

  • 电脑(计算机俗称电脑)经过了将近 80 年(76 年)的发展,不再是一种只有房子大小的超级计算机,而是衍生出了多种多样,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各种类型的电脑 。

1. 超级计算机(Super computer)

  • 是指能够执行一般个人电脑无法处理的大量资料与高速运算的电脑。就超级计算机和普通计算机的组成而言,构成组件基本相同,但在性能和规模方面却有差异。超级计算机主要特点包含两个方面:极大的数据存储容量和极快速的数据处理速度,因此它可以在多种领域进行一些人们或者普通计算机无法进行的工作。就如同“天河”“神威太湖之光”等超级计算机是计算机中功能最强、运算速度最快、存储容量最大的一类计算机,多用于国家高科技领域和尖端技术研究,是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的高性能的超级计算机,直接关系到国际民生、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几乎在国计民生的所有领域中,超级计算机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

2. 工控计算机

  • 计算机在最近的几十年中,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工业中,计算机也得到了相应的应用,这就是工业计算机。所谓工业计算机,简单的来说,就是把计算机应用在工业中,也正是因为应用在了工业中,工业计算机和普通的计算机有了不同的特点。

  • 它主要用于工业控制、测试等方面。一个工业计算机的典型应用是通过标准的串行口(RS232/485 等串口)获得外部的数据,通过计算机内部的微处理器的计算,最后通过显示屏或者通过串行口输出,这样,在工业计算机上,我们就实现了一个计算的过程。很明显,这和普通的计算机的娱乐、办公、编程方面的应用是完全不同的。

3. 网络计算机

  • 是受客户计算模式下的一种交互式信息设备,其上的典型应用程序行为分析对于处理器设计、系统开发有着重要意义。网络计算机用来在网络上使用的计算机,但去掉了传统的硬盘、软盘等部件,属于瘦形 PC,由服务器提供网络上的程序或存储。网络计算机具有自己的处理能力,但除核心软件之外,其他软件都需从网络服务器下载,节省了频繁的软件升级和维护,也降低了成本。

  • 广泛应用于政府电子政务、军队专网、银行、企事业单位和大、中、小学校以及家庭、居住小区等。

  • 网络计算机是一种专用于网络计算环境下的终端设备。与 PC 相比没有硬盘、软驱、光驱等存储设备.它通过网络获取资源,应用软件和数据也都存放在服务器上。「分类 服务器 工作站 集线器(HUB) 交换机(Switch) 路由器(Router)」

4. 嵌入式计算机

  • 通俗的说,嵌入式技术就是"专用"计算机技术,这个专用,是指针对某个特定的应用,如针对网络、针对通信、针对音频、针对视频,针对工业控制等,从学术的角度,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且软硬件可裁剪,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它一般由嵌入式微处理器、外围硬件设备、嵌入 式操作系统以及用户的应用程序等四个部分组成。

  • 应用领域

  • 嵌入式工控机(Embedded Industrial Computer)是一种加固的增强型工业计算机,它可以作为一个工业控制器在工业环境中可靠运行。嵌入式工控机通俗的说就是专门为工业现场而设计的机构紧凑的计算机。

  • 嵌入式工控机可以灵活的应用在对温度及使用空间等苛刻的环境中,包括车载、零售、监控、电子广告牌、工厂控制等有低功耗系统需求的应用市场。

5. 个人计算机

  • 是指一种大小、价格和性能适用于个人使用的多用途计算机。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到小型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以及超级本等都属于个人计算机。

  •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在生活与工作中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在工作中,大部分事务都由计算机处理完成。其中又分为 台式机、一体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还有个几乎消失的掌上电脑 PDA(主要介绍个人计算机)

台式电脑

  • 台式机

  • 台式机,是一种独立相分离的计算机,完完全全跟其它部件无联系,相对于笔记本和上网本来说,体积较大,主机、显示器等设备一般都是相对独立的,一般需要放置在电脑桌或者专门的工作台上。因此命名为台式机。为此,台式机的可组装性,就比笔记本电脑好许多,想升级哪里就升级哪里(在配件支持的情况下),进而台式机也分为组装机和品牌机。

组装机和品牌机的比较

  • 稍微对电脑有相当硬件知识的人都会选择自己组装电脑,他们往往一看品牌机的配置单总会不顾一屑,他们选择组装机的的理由一般是:

  1. 相同配置下,组装机的价格比品牌机便宜得多。

  2. 相同的价钱下,组装机可选择的配件要多得多

  3. 证明自己的能力,在有限的价格下让配置获得最自己最满意的配件组合。

  4. 品牌机是不可以自己拆开机箱的,自己拆开就可能不能获得保修,所以有时有点硬件小问题明明可以自己解决,却非要搬很远才可能修好,而且可能时间会很久。

  5. 事实上品牌机也有低价,CPU 频率可能会很高,但是选用的大多是主板集成显卡,而配置单写的可能是:“高性能显卡”,迷惑一些只懂 CPU 高就认为好机器的人们,但其实电脑是讲整体性能的,这种电脑一打开大型 3D 游戏,立即让人不堪入目,而组装的,即使 CPU 用低频一些,显卡只要不是太差,在 3D 性能上也会比这种品牌电脑高得多。现代媒体说品牌电脑市场占有率一直在上升这个问题,并不认为代表什么,而是在电脑高速发展时代,需要电脑的人越来越多,但懂硬件的人却没高速增长,所以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品牌,因为他不懂得组装,不懂得自己修。

有优点就有缺点

  • 售后服务一项最为明显

  • 品牌机一般有几条免费售后服务和技术服务热线,对于用户来说,为与厂商联系沟通提供了便利条件。联想、神舟等还提供全国联保,相比之下,组装机只能在销售商处进行有限保修,并且时有推三阻四现象发生。不过在市场激烈竞争下,组装机的售后服务也有了很大提高,但相对于品牌机的三年主件保修来说,组装机的保修时间还是短了一些。

笔记本电脑

  • 笔记本电脑(Laptop),简称笔记本,特点是机身小巧。比台式机携带方便,是一种小型、便于携带的个人电脑。通常重 1-3 公斤。

  • 当前发展趋势是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功能越来越强。

  • 为了缩小体积,笔记本电脑采用液晶显示器(液晶 LCD 屏)。除键盘外,还装有触控板(Touchpad)或触控点(Pointing stick)作为定位设备(Pointing device)。

  • 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的区别在于便携性,它对主板、CPU、内存、显卡、硬盘的容量等有不同要求。

大体类型

  • 当今的笔记本电脑正在根据用途分化出不同的趋势,

  • 上网本趋于日常办公以及电影;

  • 商务本趋于稳定低功耗获得更长久的续航时间;

  • 家用本拥有不错的性能和很高的性价比,

  • 游戏本则是专门为了迎合少数人群外出游戏使用的;发烧级配置,娱乐体验效果好,当然价格不低,电池续航时间也不理想。

大体品牌

  • 全球市场上有很多品牌的笔记本电脑。

  • 依次为(不按顺序排列):苹果(Apple)、联想(Lenovo)、惠普(HP)、华硕、宏碁(Acer)等。

品牌等级

  • 注:笔记本电脑的品牌分三线,一线、准一线、二线和三线。

  1. 一线品牌(售后,做工,研发,知名都很强的品牌):联想 惠普 戴尔/外星人 华硕/ROG 宏碁 苹果

  2. 准一线品牌(售后、历史、知名度稍弱于一线):微软 华为&荣耀 小米&红米 雷蛇 技嘉 LG VAIO 微星 三星

  3. 二线品牌(做工、售后、设计稍差些的品牌)机械革命&MECHREVO 神舟&炫龙 雷神 REALME

  4. 杂牌火影&麦麦本&机械师

售后

  1. 一线品牌和二三线品牌的最大差距,就是售后水平,售后点遍布全国,十八线小县城也有分布。如果电脑存储重要资料,或者自己对电脑一窍不通,建议选择售后服务较好的机型。

  2. 在轻薄本里,还有一类分支,就是商用本,比起普通的轻薄本,商用本的售后服务更好,一般都带 1 年上门服务 +2 年以上的保修。

  3. ThinkPad X1 Carbon 的售后服务:享受全球联保、上门服务。当然我们一般是用的笔记本,不需要这么高规格的售后,但是上门服务 +1 年的保修,我认为是最起码的,电脑出问题也不慌。

电脑硬件名词解读

台式电脑

存储器

  • 储存器是计算机的记忆和存储部件,用来存放信息,储存器容量越大,存取速度越快,其性能越好。

  • 通常储存器的工作速度相对于 CPU 的运算速度要低很多,因此,存储器的工作速度是制约计算机整体运算速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解决 CPU 与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计算机的储存系统采用两级储存方式:内储存器和外存储器。

(内存)内储存器

  1. 内存储器又称为内存或者主存储器,它与 CPU 一起构成计算机主机,

  2. 内存可以被 CPU 直接访问,用来存放当前正在使用的,或随时要用的程序或数据。

  3. 内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存储技术存储信息。

  内存储器按其工作特点可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

(ROM)只读存储器

  • ROM

  1. 用户不能向只读存储器中写入数据,只能从中读出数据,其中的信息是在制造时一次写入的。

  2. 只读存储器常用来存放固定不变,重复使用的程序或数据,例如,存放字库,各种外设的控制程序等,最典型的是 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其中的指令告诉计算机如何访问磁盘驱动器和其他外围设备,当打开计算机时,中央处理器执行 BIOS 的指令来搜索磁盘上的主要操作系统文件,这样计算机就可以把需要的文件调入到随机存储器中,进行后面的计算工作,

  3. 而且这种内容固定,每次开机都要执行的程序,使用只读存储器进行存储是最为合适的。

(RAM)随机存储器

  • RAM

  1. 随机存储器,是一种读/写存储器,其内容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读出,也可以随时重新写入新的信息。

  2. 随机存储器根据是否需要定时刷新,分为静态 RAM 和动态 RAM 两种,

  3. 静态 RAM 随机存储器的特点是只要存储单元上有工作电压,其中的存储信息就不会丢失,

  4. 而动态 RAM 随机存储器,随着电容的漏电,信息会逐渐丢失,因此,要每隔一定时间对存储单元中的信息进行刷新。

  5. 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断开电源,电源是其中保存的信息都会丢失,随机存储器在微型计算机主要用来存放正在执行的程序和临时数据。

  6. 除了容量外,随机存储器的存取速度也非常重要,因为随机存储器直接与 CPU 进行数据交换,如果 CPU 的速度很快,随机存储器的速度达不到要求,则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性能会下降。

外存储器

  • 外存储器,外存储器又称为辅助存储器,其容量一般比较大,且容易移动,便于不同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

  • 常采用的外存储器有磁盘,磁带和光盘,

  • 其中,磁盘又分为硬盘和软盘

  • 下面介绍磁盘,磁带和光盘三种主要的存储设备以及出现的一些新的存储设备,

软盘

  • 软盘是一种磁介质形成的大容量存储器目前早已不使用,

  • 软件中常用的保存图标样式即为软盘

硬盘

  • 硬盘

  1. 硬盘是由若干个硬盘片组成的盘片组,

  2. 盘片一般由铝或玻璃制成,平滑坚硬,上面覆盖着磁性氧化物,

  3. 硬盘一般被固定在计算机机箱内,

  4. 硬盘的存储格式与软盘类似,单硬盘的容量会大得多,存储信息的速度也快得多,现在主流为用硬盘

新型存储设备

  1. 磁带与光盘目前已不作为主流设备使用,故此不介绍

  2. U 盘,外形小巧,携带方便,同时,U 盘不易损坏,是文档等信息最为合适的存储和传送工具

  3. 移动硬盘,移动硬盘是以硬盘为存储介质的便携式存储产品,移动硬盘存储容量大,移动硬盘使用方便灵活,具有真正的即插即用的特性,移动硬盘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存储数据的安全可靠性,此类硬盘与笔记本,计算机硬盘的结构类似多采用硅氧盘片,并且耐用存储容量大。

(CPU)处理器

  • 目前主要有(AMD)超威(半导体),(inter)英特尔

  1. CPU 是主板上的一个方形元件,即中央处理单元,简称微处理器,她把计算机的运算器和控制器集中在一块芯片上。

  • CPU 可以称作主机的心脏,通常所说的计算机型号,例如奔腾、酷睿、AMD、等是指 CPU 的型号。

  • 实际上,CPU 的作用和大脑相似,负责处理、运算计算机内部的所有数据,

  • 而主板芯片则像是心脏,控制着数据的交换。

  • CPU 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内部总线等构成,

  • 是电脑的核心部件,在配上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和系统总线组成完整的 pc。

  • CPU 负责接收、执行人们输入和来自软件的指令,处理数据。

  • CPU 还负责指挥、控制数据的传输等工作。

  • 所以 CPU 是最重要的部件。

  1. CPU,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核心,又称为内核,是由单晶硅以一定的生产工艺制造出来的。

  • CPU 所有的计算、接收命令、存储命令、处理数据都由核心执行。

  • 各种 CPU 的核心都具有固定的逻辑结构,一级缓存,二级缓存,执行单元,指令集单元和总线接口等逻辑单元。

  1. 主频是衡量 CPU 性能的重要指标,

  • 所谓 CPU 的主频即 CPU 能够响应的时钟频率,

  • 或者说 CPU 的标准工作频率。

  • 一般来说,主频越高,CPU 运算速度越快

  1. 字长是指 CPU 在一次操作中能处理的最大数据单位,它体现了一条指令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

  • 能够处理的数据的位数是中央处理器性能高低的一个标准,

  • 例如一个 CPU 的字长为 16 位,则每执行一条指令,可以处理 16 位二进制数据,如果要处理更多的位数,则需要多条指令才能完成。

  • 显然,字长越长 CPU 可同时处理的数据位数就越多,功能就越强,

  • 但 CPU 的结构也就越复杂,CPU 的字长与寄存器长度及主数据总线的宽度都有关系,

  • 早期的 CPU 是 8 位或 16 位的 32 位的,目前,主流为 64 位

主板

  • 主板又称为系统板或母板,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几乎所有的部件都是直接或间接连接到主板上,主板性能的好坏,对整机的速度和稳定性都有极大的影响

电源

光驱

显卡

  1. 显卡也可以说是显示卡图形适配器的,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部分,

  2. 现在的显卡都是 3d 图形加速卡,它是连接主机与显示器的接口卡,

  3. 其作用是将主机的输出信息转换成字符,图形和颜色等信息传送到显示器上,

  4. (独显)显示显卡插在主板的 pci agp pcie 拓展插槽中,

  5. (集显)目前,有些主板带有集成显卡,又或者集成到处理器 CPU 上。

  6. 依然从显卡的厂商说起,目前主要生产显卡的两大厂商分别是 英伟达(NVIDIA) 和 超微半导体公司(AMD)。【没错,又有 AMD 】

  7. 有的时候,你会见到网上说 A 卡 或 N 卡,说的就是这两家显卡的简写。

  8. 显卡的种类分为两类,一种是集成显卡,一种是独立显卡。

  9. 集成显卡,顾名思义,就是集成在 CPU 中的显卡。CPU 自带的显卡,一般可以满足日常需求,但不足以运行大型游戏(比如一些大型单机游戏,刺客信条等)

  10. 独立显卡,那看名字也是同理了,除去 CPU 自带的显卡外,单独存在的一块显卡,满足对于图形,游戏,以及专业领域较深的方向。

  11. 游戏本一般都会搭载独立显卡。目前笔记本搭载的显卡主流是英伟达系列的显卡。

  12. 那关于型号都代表什么含义?来看下。

  以 GTX1650Ti 为例:
可以观察到型号由 : 字母前缀 + 数字(+ 字母后缀) 组成。
PS:小括号里代表有时候不会有后缀。
前缀一般分为两种:
GT (入门级显卡)
GTX (中高端显卡)
RTX(GTX 升级版)
与 CPU 型号看法类似,
1650,代表的含义就是 16 系列显卡。
像 2017 年我用的华硕飞行堡垒的游戏本,搭载的就是 GTX 9 系的显卡 。后缀的 Ti 一般最为常见,表示加强版的意思。
关于显卡,如果玩 Lol 这样的游戏,有些"全能本"的独立显卡足以带动,比如小新 air 14 2020 性能版。
但你如果平时玩大型游戏,或是视频后期,3D 渲染,编程等等,需要用到 GPU ,建议还是选择搭载中高性能显卡的游戏本。
想要购买到一台让自己心仪的笔记本电脑,在按下「立刻购买」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无外乎 厘清需求、 估计预算、 比较规格 和 确认细节 。考虑到现在的笔电产品在目标价位和硬件规格上的表现相对直观,所以本文将从容易受到忽视的 产品定位 和 设计细节 进行筛选,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为少数派们推荐一些称心好用的笔电产品。本文内容具有时效性,硬件配置参数和测试数据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

显示器

  • 显示器就不得不提到屏幕了

  • 屏幕(分辨率 刷新率 色域)

  1. 就好比屏幕。像分辨率和刷新率这种参数,往往都被厂商尽可能放在显眼的地方,反复强调。大家也比较了解了,玩 FPS 上高刷否则分辨率优先。

  2. 据我所知,除了设计和影像专业的人,一般人已经被教育到会忽略色域这一类的参数。

  3. 或者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家没打算让你看懂:要么 “ 72% NTSC ”,要么 “ 100% sRGB ”,或者干脆来个 “ DCI-P3 ”。。。也不说啥意思啥效果,怎么可能不懵圈?

  4. 其实色域就是指屏幕的颜色范围大小,越大色彩就越真实。虽然有几种不同的标准,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你可以记住,100% sRGB ≥ 72% NTSC。

  5. sRGB 的颜色范围基本上绝大多数都被包含在 NTSC 中,所以很难看出这两者之间的色彩表现力有什么差别。如果你遇到的电脑屏幕色域标注的是 DCI-P3 或者 100%sRGB,那么还不用担心太多。

  6. 可要是遇到 72%NTSC 那就是另一回事了,NTSC 的色彩覆盖范围比 sRGB 大了很多。可以换个角度理解:NTSC 是 1-10 的数字集合,而后者是 0-7 的数字集合。

  7. 你永远都不知道厂商口中的 72% NTSC 到底包含了多少 sRGB,如果运气好,那么还有可能和 100% sRGB 没什么太大差别。如果运气不好,那就意味着你的画面一定会存在颜色缺失的问题。

  8. NTSC 属于早期更适用于电视的标准了,这年头还放出来。换句话说你是在赌厂商到底是不是心虚。。。

  9. 所以,对于那些只敢标称 NTSC 而不提 sRGB 的屏幕,我的建议是不要赌。

  10. 至于屏幕材质的部分,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电脑屏幕都是用的「 IPS 技术 」屏幕,这种技术主要就在于能还原相对准确的色彩,属于专业显示器的技术。

  11. 除了喜欢漏光外,没有什么太大的缺陷。

  12. 或许你还能看到使用 TN 软屏的电脑产品,它的屏幕响应速度倒是很快,只是在色彩上一般都存在一些不足,属于中低端产品使用的屏幕。

  13. 所以在满足了刷新率和分辨率的前提下,色域也符合要求,遇事不决选 IPS 就对了

  笔记本电脑还有个[屏幕比例]

鼠标

键盘

机箱

音响

网卡

相关网站

  • 电脑资讯参考

  •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 详情可参考 性能天梯图
    注意:天梯榜排序仅供参考,不做严格性能高低对比。(网站声明)

笔记本电脑

(CPU)处理器

  • 目前主要有(AMD)超威(半导体),(inter)英特尔

  1. CPU 是主板上的一个方形元件,即中央处理单元,简称微处理器,她把计算机的运算器和控制器集中在一块芯片上。

  • CPU 可以称作主机的心脏,通常所说的计算机型号,例如奔腾、酷睿、AMD、等是指 CPU 的型号。

  • 实际上,CPU 的作用和大脑相似,负责处理、运算计算机内部的所有数据,

  • 而主板芯片则像是心脏,控制着数据的交换。

  • CPU 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内部总线等构成,

  • 是电脑的核心部件,在配上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和系统总线组成完整的 pc。

  • CPU 负责接收、执行人们输入和来自软件的指令,处理数据。

  • CPU 还负责指挥、控制数据的传输等工作。

  • 所以 CPU 是最重要的部件。

  1. CPU,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核心,又称为内核,是由单晶硅以一定的生产工艺制造出来的。

  • CPU 所有的计算、接收命令、存储命令、处理数据都由核心执行。

  • 各种 CPU 的核心都具有固定的逻辑结构,一级缓存,二级缓存,执行单元,指令集单元和总线接口等逻辑单元。

  1. 主频是衡量 CPU 性能的重要指标,

  • 所谓 CPU 的主频即 CPU 能够响应的时钟频率,

  • 或者说 CPU 的标准工作频率。

  • 一般来说,主频越高,CPU 运算速度越快

  1. 字长是指 CPU 在一次操作中能处理的最大数据单位,它体现了一条指令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

  • 能够处理的数据的位数是中央处理器性能高低的一个标准,

  • 例如一个 CPU 的字长为 16 位,则每执行一条指令,可以处理 16 位二进制数据,如果要处理更多的位数,则需要多条指令才能完成。

  • 显然,字长越长 CPU 可同时处理的数据位数就越多,功能就越强,

  • 但 CPU 的结构也就越复杂,CPU 的字长与寄存器长度及主数据总线的宽度都有关系,

  • 早期的 CPU 是 8 位或 16 位的 32 位的,目前,主流为 64 位

屏幕

  • 屏幕(分辨率 刷新率 色域)

  1. 就好比屏幕。像分辨率和刷新率这种参数,往往都被厂商尽可能放在显眼的地方,反复强调。大家也比较了解了,玩 FPS 上高刷否则分辨率优先。

  2. 据我所知,除了设计和影像专业的人,一般人已经被教育到会忽略色域这一类的参数。

  3. 或者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家没打算让你看懂:要么 “ 72% NTSC ”,要么 “ 100% sRGB ”,或者干脆来个 “ DCI-P3 ”。。。也不说啥意思啥效果,怎么可能不懵圈?

  4. 其实色域就是指屏幕的颜色范围大小,越大色彩就越真实。虽然有几种不同的标准,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你可以记住,100% sRGB ≥ 72% NTSC。

  5. sRGB 的颜色范围基本上绝大多数都被包含在 NTSC 中,所以很难看出这两者之间的色彩表现力有什么差别。如果你遇到的电脑屏幕色域标注的是 DCI-P3 或者 100%sRGB,那么还不用担心太多。

  6. 可要是遇到 72%NTSC 那就是另一回事了,NTSC 的色彩覆盖范围比 sRGB 大了很多。可以换个角度理解:NTSC 是 1-10 的数字集合,而后者是 0-7 的数字集合。

  7. 你永远都不知道厂商口中的 72% NTSC 到底包含了多少 sRGB,如果运气好,那么还有可能和 100% sRGB 没什么太大差别。如果运气不好,那就意味着你的画面一定会存在颜色缺失的问题。

  8. NTSC 属于早期更适用于电视的标准了,这年头还放出来。换句话说你是在赌厂商到底是不是心虚。。。

  9. 所以,对于那些只敢标称 NTSC 而不提 sRGB 的屏幕,我的建议是不要赌。

  10. 至于屏幕材质的部分,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电脑屏幕都是用的「 IPS 技术 」屏幕,这种技术主要就在于能还原相对准确的色彩,属于专业显示器的技术。

  11. 除了喜欢漏光外,没有什么太大的缺陷。

  12. 或许你还能看到使用 TN 软屏的电脑产品,它的屏幕响应速度倒是很快,只是在色彩上一般都存在一些不足,属于中低端产品使用的屏幕。

  13. 所以在满足了刷新率和分辨率的前提下,色域也符合要求,遇事不决选 IPS 就对了。

屏幕比例

  针对目前三种比例的屏幕,我总结了几条要点供大家参考:

  【16:9 比例】

  看电视没黑边

  游戏基本全部适配 16:9 比例

  有超高刷新率可选,例如 240Hz

  鱼龙混杂,低色域,甚至低分辨率都是 16:9 比例的

  采用 16:9 比例的电脑,屏幕下边框大都更宽

  【16:10 比例】

  屏幕下边框显著收窄(苹果除外)

  暂时全都是高色域屏

  同样商务办公,能多显示几行文字内容

  看电视时上下有黑边,部分游戏可能会砍画面视角

  低价位选择较少,游戏本选择较少

  【3:2 比例】

  屏幕下边框显著收窄(微软、宏碁除外)

  暂时全都是高色域屏

  能多显示几行文字内容,比 16:10 比例更多点

  看电视黑边更严重

  没有高刷新率可选,不适合玩游戏

  几乎没有超过 sRGB 的广色域面板可选

  电脑整体变得更方了

  综上所述,16:9 目前还是绝对的主流,但“双下巴”问题就无法解决了,而 16:10 是时下热门,更能吸引硬件爱好者。3:2 则是小众选择,目前品类扩展受阻,支持该比例的厂商不多。
在我看来,屏幕比例这件事儿并不难,如果不扣细节的话甚至不用在意。
但如果你和我一样关注屏幕,那屏幕比例上能做的文章还有很多,我反正已经做好某些厂商采用低色域 16:10 屏幕的准备了!

显卡

  1. 显卡也可以说是显示卡图形适配器的,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部分,

  2. 现在的显卡都是 3d 图形加速卡,它是连接主机与显示器的接口卡,

  3. 其作用是将主机的输出信息转换成字符,图形和颜色等信息传送到显示器上,

  4. (独显)显示显卡插在主板的 pci agp pcie 拓展插槽中,

  5. (集显)目前,有些主板带有集成显卡,又或者集成到处理器 CPU 上。

  6. 依然从显卡的厂商说起,目前主要生产显卡的两大厂商分别是 英伟达(NVIDIA) 和 超微半导体公司(AMD)。【没错,又有 AMD 】

  7. 有的时候,你会见到网上说 A 卡 或 N 卡,说的就是这两家显卡的简写。

  8. 显卡的种类分为两类,一种是集成显卡,一种是独立显卡。

  9. 集成显卡,顾名思义,就是集成在 CPU 中的显卡。CPU 自带的显卡,一般可以满足日常需求,但不足以运行大型游戏(比如一些大型单机游戏,刺客信条等)

  10. 独立显卡,那看名字也是同理了,除去 CPU 自带的显卡外,单独存在的一块显卡,满足对于图形,游戏,以及专业领域较深的方向。

  11. 游戏本一般都会搭载独立显卡。目前笔记本搭载的显卡主流是英伟达系列的显卡。

  12. 那关于型号都代表什么含义?来看下。

  以 GTX1650Ti 为例:
可以观察到型号由 : 字母前缀 + 数字(+ 字母后缀) 组成。
PS:小括号里代表有时候不会有后缀。
前缀一般分为两种:
GT (入门级显卡)
GTX (中高端显卡)
RTX(GTX 升级版)
与 CPU 型号看法类似,
1650,代表的含义就是 16 系列显卡。
像 2017 年我用的华硕飞行堡垒的游戏本,搭载的就是 GTX 9 系的显卡 。后缀的 Ti 一般最为常见,表示加强版的意思。
关于显卡,如果玩 Lol 这样的游戏,有些"全能本"的独立显卡足以带动,比如小新 air 14 2020 性能版。
但你如果平时玩大型游戏,或是视频后期,3D 渲染,编程等等,需要用到 GPU ,建议还是选择搭载中高性能显卡的游戏本。
想要购买到一台让自己心仪的笔记本电脑,在按下「立刻购买」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无外乎 厘清需求、 估计预算、 比较规格 和 确认细节 。考虑到现在的笔电产品在目标价位和硬件规格上的表现相对直观,所以本文将从容易受到忽视的 产品定位 和 设计细节 进行筛选,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为少数派们推荐一些称心好用的笔电产品。本文内容具有时效性,硬件配置参数和测试数据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

内存

(RAM)随机存储器

  • RAM

  1. 随机存储器,是一种读/写存储器,其内容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读出,也可以随时重新写入新的信息。

  2. 随机存储器根据是否需要定时刷新,分为静态 RAM 和动态 RAM 两种,

  3. 静态 RAM 随机存储器的特点是只要存储单元上有工作电压,其中的存储信息就不会丢失,

  4. 而动态 RAM 随机存储器,随着电容的漏电,信息会逐渐丢失,因此,要每隔一定时间对存储单元中的信息进行刷新。

  5. 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断开电源,电源是其中保存的信息都会丢失,随机存储器在微型计算机主要用来存放正在执行的程序和临时数据。

  6. 除了容量外,随机存储器的存取速度也非常重要,因为随机存储器直接与 CPU 进行数据交换,如果 CPU 的速度很快,随机存储器的速度达不到要求,则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性能会下降。

硬盘

  1. 我们一般只会关注它用的是什么类型的硬盘,存储空间有多大。这也就给了厂商们玩套路的空间。

  2. 一般情况下正经游戏本已经不怎么会给你机械硬盘了,除非有特别大的容量要求才会遇到固态 + 机械硬盘的组合。

  3.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很隐晦的地方,比如接口。

  4. 没想到吧?连硬盘部分你都要和厂商斗智斗勇。

  5. 硬盘的接口简单概括大概有:SATA 机械&固态硬盘、M.2 固态硬盘、M.2 NVMe 三种。

  6. 第一种 SATA 接口硬盘的情况下,即使接口相同,固态的性能依旧甩出机械 N 条街。这种取决于硬盘本身的差别,相信大家都很好分辨。

  7. 重点就在于 M.2 接口下的固态硬盘,有没有 “ NVMe 协议 ” 支持,完全就是两个世界的差别。

  8. 简单理解就是,没有 NVMe 协议的就像正常状态下的网盘下载,而另一种则是开了包年超级会员。

  9. 总的来说,M.2 固态 NVMe > M.2 固态 > SATA 固态 > SATA 机械。

  10. 如果不幸踩中了这些坑,那么事后想起来心里总会有几个疙瘩,尤其是发现别人花了同样的钱却没有被套路。。。

  11. 除此之外,还有类似 “ 号称机械键盘却没有轴 ”、“ 装了两个内存条却发现是单通道 ”、“ 也就听个响的音响 ” 等等。

散热

  1. 散热水平也是值得关注的。无论是轻薄本还是游戏本,你总不希望用起来键盘烫手,或者因为发热降频,一玩游戏就卡顿吧。

  2. 关于散热,有两个参数网上都是查得到的,各大评测 up 主都有,散热能力,性能释放水平,隔热能力,表面温度,

  3. 所谓的性能释放水平,是指在电脑满载的情况(也就是“烤机”)下,电脑 CPU 和 GPU 能达到的最大功耗,性能释放越强,电脑性能表现越好。

  4. 以 ROG 幻 16 为例,双烤 CPU+GPU,分别是 45W+80W,整机散热能力达到了 125W,在全能本中表现不错:双烤中拥有较高的性能释放,且 CPU 和 GPU 温度控制较好的机型,散热往往都做得不错。今年 RTX 30 系显卡,直接根据功耗分档。比如 RTX 3060,就有 130W、115W、105W、95W、80W、60W 等档位。游戏本建议选购“满血”显卡的机型,全能本不需要。

  5. 散热好,不代表隔热好。有不少机型性能释放参数非常好看,但是隔热做得不好,实际上键盘表面温度较高,影响体验。

  6. 大家选购的时候可以关注目标机型的满载表面温度,看看自己日常操作的键位,是否存在高温区域。

  7. 看看联想拯救者 R9000P 的表面温度可以看到,满载下 R9000P 的表面温度控制出色,最高温的 51℃ 并不在操作的范围内,而游戏常用的“WASD”和方向键,温度都不高。

  8. 对笔记本来说散热也是一个问题,发热是高强度使用下无法避免的只能通过看它热管 风扇的数量 散热板的面积大小 散热孔的开孔位置和多少来确定厂商在散热上下了多少心思

  9. 但有时候,厂商给你看的是机身的表面温度,这并不能证明所谓散热性能强大。

  10. 因为机器散热还有一个根本原因是性能功率的释放程度。假设一台电脑 165W 功率,表面温度有 40℃ ;另一台电脑 240W 功率,表面温度有 50℃。

  11. 你不能因为 40℃ < 50℃ 就认定前者散热更好,因为后者可能配置更高打游戏会更爽快一点。而且,厂商让你看到的也有可能只是入门版或者阉割版的产品。

  12. 这种感觉有点类似 2000 块的旗舰手机你觉得很便宜很棒,点进去才发现那只是最低配。

  13. 你唯一可以相信的是,如果一款游戏本的表面温度高得吓人,那顶多说明了它的温控有点糟糕。。。

电池容量

  如果对全能本续航有要求,由于全能本带独显,功耗较高,因此建议选择 70Wh 以上电池的机型(15-16 寸),14 寸机型建议选择 >50Wh 的机型。

重量

  最夸张的笔记本电脑重量为 8KG,这还不算上电源适配器和 其他配件,就是宏碁 Acer predato 21X

  而轻的也有 870g 华硕的 ExpertBook B9

  正常情况下,笔记本的性能与重量成反比,就得看个人使用场景和需求

接口

  一般情况下接口有 耳机, USB3.1, HDMI,全功能 Type-C(DP 视频,PD 充电),电源口,SD/T 读卡器,光纤音频接口,RJ45 千兆网口等等,具体看自己使用需求,也可以通过购买拓展坞来补充接口 不足

电脑选购须知

基础知识

存储换算

  • 计算机使用二进制的 0 和 1 进行存储和计算

  • 一个 0 或 1 占用 1bit(b),

  • 8b 为 1Byte(B),

  • 此外,还有 KB MB GB 和 TB 等

  • 1B=8b 1KB=1024B

  • 一个英文字符占 1B,一个汉字占 2B

识别 cpu

i7-1065G7

® 酷睿 ™ 处理器

  了解英特尔 ® 处理器命名约定:
处理器数量只是选择适合您的计算需求的正确处理器时要考虑的几个因素之一,以及处理器品牌、系统配置和系统级基准测试。
请继续阅读,了解如何将产品品牌、品牌修饰符、世代、SKU 和产品线与英特尔 ® 处理器名称区分开来。
10th gen 1065 g7 sku

品牌

  英特尔命名方案从处理器的品牌开始 — 处理器创建时所针对的整体产品线。如今,最常见的英特尔 ® 处理器名称以英特尔 ® 酷睿 ™、英特尔 ® 奔腾 ® 和英特尔 ® 赛扬 ® 开头。英特尔 ® 奔腾 ® 和英特尔 ® 赛扬 ® 处理器是为注重价格的消费者打造的经济型产品线。英特尔 ® 酷睿 ™ 处理器带来了更快的性能和英特尔奔腾 ® 和英特尔 ®® 赛扬 ® 型号所不具备的附加功能。
英特尔 ® 至强 ® 可扩展处理器为服务器和工作站提供更高级别的性能。了解有关英特尔 ® 至强 ® 可扩展处理器编号的更多信息。

i7

  品牌修饰符
英特尔 ® 酷睿 ™ 处理器系列在型号的其余部分之前包括一个品牌修饰符。英特尔 ® 奔腾 ® 和英特尔 ® 赛扬 ® 处理器不使用这种命名约定。如今,英特尔 ® 酷睿 ™ 处理器系列包括品牌修饰符 i3、i5、i7 和 i9。品牌修饰符编号越高,性能越高,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提供其他功能(如英特尔 ® 超线程技术)。例如,在给定的处理器系列中,i7 的性能将优于 i5,后者将优于 i3。

10

  生成指示器
在品牌和品牌修饰符之后,会出现处理器的生成指示器。英特尔 ® 处理器代系在所有英特尔 ® 酷睿 ™ 处理器品牌的处理器编号中标识。在四位处理器编号中,第一位数字通常表示世代。例如,数字为 9800 的处理器是第 9 代处理器,而标记为 8800 的处理器是第 8 代技术。对于第十代智能英特尔 ® 酷睿 ™ 处理器,英特尔命名方案略有不同(见下文)。但是,产品编号中的前两位数字将为 10。

65

  SKU 数字数字
对于大多数英特尔 ® 处理器,产品编号的最后三位数字是 SKU。SKU 通常按该代和产品线中的处理器的开发顺序进行分配。在其他相同处理器品牌和世代中,较高的 SKU 通常具有更多功能。但是,不建议将 SKU 编号用于跨不同世代或产品线进行比较。
例如 12 代 500H 和 9 代 500H 没得比

G7

  产品线后缀
SKU 后缀是处理器功能的另一个关键指标。这些剩余的差异由基于字母的产品系列后缀表示。例如,在英特尔 ® 酷睿 ™ 处理器系列中,U 表示专为节能型便携式电脑或 2 合 1s 而设计的处理器。同时,XE 表示台式机的“极致版”处理器旨在实现最佳性能。

特例

  第十代和第十一代智能英特尔 ® 酷睿 ™ 处理器家族

带 G

  专为笔记本电脑设计的第 10 代和第 11 代英特尔 ® 酷睿 ™ 处理器和 2 合 1 处理器通常轻薄且适合日常使用,具有两种不同的命名约定。要了解您正在查看哪种类型的处理器,只需检查处理器编号中是否存在“G”,就在最后一位数字之前。带有“G”的处理器编号针对基于图形的用法进行了优化,并包括较新的图形技术。

  带有“G”的 SKU 由两位数的生成指示符(“10”或“11”)组成,然后是两位数的 SKU,后跟两个字符的字母数字后缀。后缀表示处理器提供的图形级别;数字越大(例如 G7),表示相对于数字越低(例如 G1),图形性能越好。

不带“G”

  的第 10 代和第 11 代英特尔 ® 酷睿 ™ 处理器也以“10”开头作为世代指示器,后跟三位数 SKU(连续五位数字)。这些数字后跟一个单字母后缀(U、Y、H、K 等),该后缀类似于上一代命名约定,表示功耗水平和设计设备类型。

  第六代至第九代智能英特尔 ® 酷睿 ™ 处理器家族

  第 6 代到第 9 代英特尔 ® 酷睿 ™ 处理器的处理器编号以一位数字开头,表示代号,后跟三位 SKU 编号。

  如果适用,处理器名称的末尾会出现一个 alpha 后缀,表示处理器行。SKU 后面的英特尔 ® 处理器字母可能包含额外的一个或两个字母。

  英特尔 ® 处理器名称和编号

处理器后缀

  要了解处理器后缀的含义,请参阅下面的列表。并非所有处理器代号或系列都包含所有产品后缀。
后缀 意义
G1-G7 图形级别(仅采用全新集成图形技术的处理器)
E 嵌入式
F 需要独立显卡
G 在封装上包括独立显卡
H 针对移动设备优化的高性能
HK 针对移动设备优化的高性能,已解锁
HQ 针对移动四核优化的高性能
K 解 锁
S 特别版
T 功率优化的生活方式
U 移动高能效
Y 移动式极低功耗
X/XE 解锁/高端
B 球栅阵列

识别显卡

  [显卡]

  依然从显卡的厂商说起,目前主要生产显卡的两大厂商分别是 英伟达(NVIDIA) 和 超微半导体公司(AMD)。【没错,又有 AMD 】
有的时候,你会见到网上说 A 卡 或 N 卡,说的就是这两家显卡的简写。
显卡的种类分为两类,一种是集成显卡,一种是独立显卡。
集成显卡,顾名思义,就是集成在 CPU 中的显卡。CPU 自带的显卡,一般可以满足日常需求,但不足以运行大型游戏(比如一些大型单机游戏,刺客信条等)
独立显卡,那看名字也是同理了,除去 CPU 自带的显卡外,单独存在的一块显卡,满足对于图形,游戏,以及专业领域较深的方向。
游戏本一般都会搭载独立显卡。目前笔记本搭载的显卡主流是英伟达系列的显卡。
那关于型号都代表什么含义?来看下。
以 GTX1650Ti 为例:
可以观察到型号由 : 字母前缀 + 数字(+ 字母后缀) 组成。
PS:小括号里代表有时候不会有后缀。
前缀一般分为两种:
GT (入门级显卡)
GTX (中高端显卡)
与 CPU 型号看法类似,
1650,代表的含义就是 16 系列显卡。
像 2017 年我用的华硕飞行堡垒的游戏本,搭载的就是 GTX 9 系的显卡 。后缀的 Ti 一般最为常见,表示加强版的意思。
关于显卡,如果玩 Lol 这样的游戏,有些"全能本"的独立显卡足以带动,比如小新 air 14 2020 性能版。
但你如果平时玩大型游戏,或是视频后期,3D 渲染,编程等等,需要用到 GPU ,建议还是选择搭载中高性能显卡的游戏本。
想要购买到一台让自己心仪的笔记本电脑,在按下「立刻购买」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无外乎 厘清需求、 估计预算、 比较规格 和 确认细节 。考虑到现在的笔电产品在目标价位和硬件规格上的表现相对直观,所以本文将从容易受到忽视的 产品定位 和 设计细节 进行筛选,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为少数派们推荐一些称心好用的笔电产品。本文内容具有时效性,硬件配置参数和测试数据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

分类

游戏本

  游戏本,顾名思义就是比较适合用来打游戏的笔记本电脑,它通常有以下几个特征:
显卡性能较强,搭载 GTX/RTX/RX(AMD)独立显卡
重量和厚度较大,一般在 2kg 以上,厚度超过 20mm
散热和性能释放较好
续航较差,一般 <6 个小时
扩展性较强,接口较多,一般支持自己升级硬盘和内存

游戏本建议

  游戏本配置选择相对比较简单,它跟价位是挂钩的,什么价位就对应什么配置。
如果只是日常使用和网游,6 核心的 i5/R5 就够了,如果以 3A 大作为主,或者有对 CPU 要求较高的工作需求,推荐 8 核心的 i7/R7 及以上的处理器。如果有 3A 大作需求,建议选购 RTX3060 及以上显卡的机型。
游戏本显卡还有一个参数,那就是独显直连。就是独显直接输出信号到屏幕,省去了经过核显输出的环节,减少了性能的损失。
对于帧率较高的网游,独显直连带来的增益非常大,但是对于单机游戏来说,独显直连带来的提升相对有限了。
内存一般 16G 即可,重度工作可以考虑 32G 的。游戏本内存推荐选购 4BG(双面颗粒)的,有利于高帧率游戏(比如 CS GO)的发挥,单机大作区别不大,2BG(单面颗粒)内存也可以选购。
硬盘一般放几个游戏 512G 的硬盘也够了,如果有特别多的存储需求建议上 1TB 的固态,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不少游戏本不提供 2.5 寸机械硬盘的加装,加装需要买 M.2 接口的固态硬盘;屏幕按照显卡来选,一般来说 RTX 3060 及以上建议上 2K 分辨率的,色域玩游戏的 100% sRGB 就够了,刷新率现在主流的都是 144/165Hz 的,如果 FPS 玩得特别多,可以考虑 240/300Hz 的机型。

轻薄本

  轻薄本,顾名思义就是体型轻薄便携,适合日常办公的笔记本电脑,它通常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般不搭载独立显卡,或者搭载 MX 系列显卡
重量和厚度控制较好,重量一般在 2kg 以下,厚度小于 20mm
续航较好,一般 >6 个小时
一般不支持升级硬件,最多支持更换硬盘
支持 USB-C 接口 PD 充电
如果是日常办公使用的话,4 核心 8 线程的 11 代酷睿低压/H35 标压就够了,如果有多开、建模这种比较吃多核心性能的用途,推荐 6 核心或者 8 核心的 R5/R7 处理器;一般网游需求核显就够了,没必要买独显的轻薄本,但假如有较多的 Pr 剪辑视频需求,推荐买 MX450 的独显轻薄本,CUDA 加速能提升导出速度;内存一般 16G 即可,固态也是 512G 就够了。
提醒一下,这一代 Intel 11 代低压/标压 H35 酷睿处理器,核显对内存依赖程度非常大,建议选择 LPDDR4X 4266MHz 内存的机型,AMD 机型由于存在内存分频机制,3200MHz 内存就可以了。
除了核心配置之外,轻薄本其它配置也很重要。屏幕当然分辨率越高越好,看起来更细腻,需求不同,更适合的屏幕比例也不同,文字阅读比较多可以选 3:2 比例的机型;色域一般 100% sRGB 足够,有专业工作需求可以选 100% DCI-P3 色域的。
轻薄本续航时间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点,电池容量、硬件功耗、厂商调校都会影响续航时间。其中电池容量是最关键的因素,电池越大,续航时间越长。如果对续航非常敏感,可以考虑带 Intel “EVO”认证的机型,EVO 认证包含了对续航的要求,通过认证的机型,续航时间都是有保证的。
最后聊聊接口,不同人对接口需求不一样,轻薄本接口普遍比较少,有一些型号需要搭配拓展坞使用,大家选购的时候可以结合自己对接口的需求,以及是否能接受拓展坞来选机型。

全能本

  全能本,是一类新的笔记本电脑形态,它既具有轻薄本的轻薄便携和长续航,又具有游戏本的高性能。这类笔记本通常有以下的特征:
显卡性能较强,搭载 GTX/RTX/RX(AMD)独立显卡
重量和厚度控制较好,重量一般在 2kg 以下,厚度小于 20mm
续航较好,一般 >6 个小时
扩展能力介于游戏本和轻薄本之间,一般支持升级内存和更换硬盘

预算 需求 性能要求

  首先要明确一点,游戏不会因为你“偶尔玩”还是“经常玩”改变对配置的需求。如果有游戏的需求,先根据自己玩的游戏或者未来可能入坑的游戏来选择笔记本电脑。
LOL 这种不怎么吃配置,也不怎么吃帧数和屏幕刷新率的游戏,轻薄本都能满足,现在轻薄本核显性能已经能满足入门网游的需求了;
CS GO 这种虽然对配置要求不高,但是需要高帧率高刷新率的游戏,建议购入游戏本或者带高刷新率屏幕的全能本;
原神、NBA 2K 这样的游戏虽然体积不小,但是低特效对配置的要求也不算高,轻薄本游戏本皆可;
赛博朋克 2077、全战三国这样的 3A 大作,自然就是游戏本和全能本更合适。
假如没有游戏需求,就更好办了。主流轻薄本都能满足日常办公 + 轻度的视频剪辑/平面设计需求,如果是比较重度的工作需求,比如 3D 建模、渲染、特效制作,建议选择全能本或者游戏本(谁说游戏本只能用来打游戏)。

  全能本的选择和游戏本近似。处理器的选择上,目前全能本基本都是配备了 8 核心的 i7/R7 处理器,以照顾工作需求;显卡则看预算和用途,比如只是剪视频,网游为主,RTX3050/Ti 的全能本就够了,但是假如需要 3D 建模、渲染,3A 大作,RTX3060 及以上的全能本是必须的;内存一般也是 16G,如果重度生产力建议 32G 甚至自己加到 64G;硬盘同理,全能本一般支持加一根 M.2 固态,大家根据自己的需求加装。
全能本屏幕的选择和游戏本略有不同,作为以工作为主的机型,它不需要像游戏本那样,显卡性能和分辨率挂钩,这点和轻薄本一样。刷新率一般 60Hz 就够了,如果需要玩 FPS,可以考虑搭载 144/165Hz 刷新率屏幕的机型。色域一般 100% sRGB 就够了,专业工作可以考虑 100% DCI-P3 的机型,色域覆盖更广,假如对色彩有较高要求,建议关注机型的实测 △E 数值(越低越好),色准较差的机型需要用校色仪手动校色。
如果对全能本续航有要求,由于全能本带独显,功耗较高,因此建议选择 70Wh 以上电池的机型(15-16 寸),14 寸机型建议选择 >50Wh 的机型。

必要选项与非必要选项

  即一些新功能的选项,有最好不过,没有也不影响正常使用
PD 快充,手机电脑一套小巧的充电器就能解决
屏幕触控,让你如手机平板般使用电脑

云谈系统选择

  • 话说回来,Mac 的确不适合大学生,我们的工图软件 SOLIDWORKS 干脆没有 Mac 版,许多学校的物理实验等软件也没有 Mac 版本,请计划购买 Mac 的同学慎重!

  • 苹果笔记本的价格相信大家也都有心理准备,便宜是不可能的,但对于真正的专业领域来说,这个价格其实并不高。
    所以如果你是一位影视、音乐、平面美学工作者,或者是一位程序员,周围都是 MacOS 的工作环境,那么这台电脑可以购买。
    但如果你是一位普通的在校大学生,
    或者财会类人士,可能会接触到 Windows 系统,那么它并不适合你。
    最后,关于苹果笔记本,适不适合大学生购买?
    个人认为国内大学生来说,苹果系列的笔记本性价比并不高,不适合上学人群。
    这里涉及到一个投入产出比的问题。(没有收入,成本付出的太高)同价位 mac 的本子,
    如果按照性价比考虑,确实能买一个非常好的游戏本了。

超低价笔记本推荐

  很多人都需要一台笔记本电脑,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轻松负担主流笔电动辄几千甚至上万元的价格。市面上价格低廉、品质可靠的笔电产品并不算多,以下推荐的产品也许在大多数用户的眼中显得轻于鸿毛,但其价值总会在真正需要的人那里得到证明。

  ▍ 京东京造 JDBook

  京东京造是京东的自有品牌,旗下产品覆盖的品类非常之广。虽然京东京造以贴牌居多,但是产品享受京东的售前及售后服务,这也是京东京造最大的优势所在。

  京东京造 JDBook 是目前唯一将价位压到 3000 元以下的、由主流厂商推出的笔电产品,这款超低价位的轻薄本的用料做工和散热规格一般,在屏幕和接口方面也有所缩水,不过其搭载了能够基本满足办公和网课需求的硬件,且外观设计简洁,续航表现和噪音控制都还不错,作为 PC 用户的外出专用本也还不错。

  ▍ 夏普 Dynabook CS40L

  同样是价格压到 3000 元的笔电产品,Dynabook CS40L 和 JDBook 的特点非常相似,主要区别在于 Dynabook CS40L 采用了上一代的处理器,但其设计延续了日本厂商「就算是刀片也要塞个 RJ45 进去」的传统艺能,接口数量堪比入门级游戏本,且标配 512 GB 的固态硬盘,在同价位的产品中实属罕见。

二手或者往年旗舰

  往年的旗舰电脑往往比当下的新款更加具有价格优势

  近 9 年的处理器代数及发布时间(inter 官网只有近 9 年的处理器对比表格,文末信息参考有链接)

  2022 年主要为 12th CPU,采用了 inter 7 的技术 ,还新增了 P 后缀,介于 H 和 U 之间,架构采用了全新的大小核设计,性能上要高出 11 代不少,但功耗还有待调教,毕竟刚刚上市(i7-12 800 H ,i7-12 80 P,i7-12 50 U)

  2021 年为 11th CPU ,采用 10 nm SuperFin 的技术,与 10th CPU 一样采用了新的图形处理技术"G"。(i7-11850H ,i7-1180G7)

  2020 年为 10th 11th CPU ,10th 采用了 10nm 14nm 的技术。(i7-10875H ,i7-10 810U)

  2019 年为 8th 9th 10th CPU ,10th 采用了 10nm 14nm 的技术,8, 9th 采用了 14nm 的技术。(i7-8 500Y ,i7-9 750HF)

  2018 年为 7th 8th CPU ,采用了 14nm 的技术。(M3-8 100Y ,i3-7 020U)

  2017 年为 7th 8th CPU ,采用了 14nm 的技术。(M3-7 Y32 ,i7-7 920HQ)

  2016 年为 6th 7th CPU ,采用了 14nm 的技术。(i7-6 970HQ ,i7=6 660U )

  2015 年为 4th 5th 6th CPU ,其中 4th 采用了 22nm 的技术。(i7-4 722HQ ,M7-6 Y75)

  2014 年为 4th 5th CPU ,均采用了 22nm 的技术。(M-5 Y10c , i3-4 025U)

快速选购技巧

英特尔 EVO 认证

  • 2020 年底,INTEL 重新推出了 EVO 认证的轻薄本,EVO 认证的几个核心要求:

  1. Responsiveness from Anywhere 时刻保持超快响应

  2. Longer battery life (>9 hrs on FHD) 高清分辨率下保持 9 小时以上续航

  3. Instant wake (<1sec) 机器唤醒时间 1s 以内

  4. Fast charging (4hrs usage <30 min on FHD) 半小时快充支持 4 小时使用

  5. Best-in-class connectivity with intel Wi-Fi 6 (Gig+) & Thunderbolt™ 更强的连接能力:支持 Wifi6 和雷电 4 接口

  什么是英特尔 Evo 认证设备?

  英特尔 Evo 平台专注于建立严苛认证标准,经英特尔工程师百万级小时精工细作,打造高效处理任务的出色笔记本电脑,与业内全球顶级电脑制造商合作,带领 PC 生态系统推动平台创新,为用户提供非凡的性能体验。

  基于英特尔 Evo 平台严苛认证的笔记本电脑,均采用搭载英特尔锐炬 ® Xe 显卡的第 11 代智能英特尔 ® 酷睿 ™ 处理器,并根据实际使用方式对响应能力、电池续航、连接能力、音频和显示进行设计与测试,严苛反映真实工作方式。

  简单来说,英特尔 Evo 认证是一项针对笔电产品性能体验和使用体验的认证标准,自 2019 年起,英特尔在全球成立 3 处开放实验室,从供应链阶段参与笔电的研发过程,自开放实验室完成的优化方案后可供笔电厂商直接使用,从而改善供应链与厂商沟通效率低下、技术迭代缓慢所导致的种种问题,而通过此项认证的设备通常具备以下基本特点:

  采用最新一代的酷睿移动处理器和锐炬 Xe 核心显卡,配备频率为 4266MHz 的高性能内存

  采用分辨率不低于 FHD 标准的高色域屏幕,支持开盖唤醒

  在使用电池供电时的响应速度和整机功耗与采用交流电供电时的差别不高于 5%

  在保持无线网络连接和高屏幕亮度的状态下进行多任务处理,电池续航不少于 9 小时(理论值)

  充电 30 分钟的电池续航不少于 4 小时(理论值)

  支持 Wi-Fi 6 标准,具备 160MHz 高频宽的无线传输性能

  配备至少一个传输速度为 40Gbps 的 Thunderbolt 4 接口

  虽然以上列出的这些参数看上去很美好,但这不代表 Evo 认证设备就可以闭着眼睛放心买了。Evo 认证设备经过两年的发展已经覆盖各主流价位,其中定位相对低端的型号可能会通过部分采用纸面规格符合标准但实际表现相对更差的元器件以控制成本。另外,大部分 Evo 认证设备采用板载内存,不支持用户自行扩展,所以在选购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需求一步到位。

笔记本类型

不同类型的笔记本电脑针对的用户群,到底要选轻薄笔记本还是游戏本?

  1. 轻薄本和游戏本最大的差别是体积厚度重量,游戏本因为散热的需要,笔记本一般都比较厚,太轻薄的笔记本通常风扇和散热片都很难设计得好。另外一点是游戏本因为耗电厉害,通常情况下,续航也不如轻薄本。而且整体比较重——包括充电头。所以两者之间的平衡要看用户的具体使用场景和使用者的体力决定。

  2. 对于用户来说,如果只是办公看电影之类的,对续航有要求的一般比较建议轻薄本。对于性能有要求的,比较建议游戏本和台式机。

  3. 但是要特别说明的是,参数看起来和台式机一样的游戏本,性能要低不少,不能光看配置,直接对比,而且同样配置的游戏本,在不同的散热和供电下,性能也会差距很大。

  4. 女生通常比较建议轻薄笔记本,男生游戏多,建议游戏本多。

  轻薄本 轻薄便携优先,续航好,牺牲了性能,无特殊需求,日常办公,轻度娱乐,

  游戏本 性能强,续航差,厚重,需要玩大型 3D 游戏,内容创作者,例如视频剪辑,大规模运算,3D 建模等

影响性能的选择

  1. 笔记本电脑选购过程中,以下几个会较大影响笔记本性能:

  2. CPU(英特尔 i3/i5/i7,AMD R3/R5/R7 等)

    电脑最重要部分决定运行速度快慢,电脑使用寿命年限,

    CPU 性能=(频率 ×ipc)× 核心数

    频率=一段时间内的来回次数,频率高低。CPU 频率=主频(主频=基础频率 + 睿频频率,睿频最重要表示了上限和爆发力)

    ipc=每次的承载信息量

  由 CPU 架构决定,不大好理解,看处理器代数就行,一般都是越新越好

  核心数=同时运行路线

  核心和线程数量,线程一般为核心的两倍,核心越多,性能上限越高,核心比线程重要,并不是所以软件都能使用多核心,日常仅为单核或双核使用,故此单核性能高低影响日常使用,

  选购时频率看睿频就好,看代数(CPU 的新旧),再看级别档次(i3/i5/i7/i9,r3/r5/r7/r9。)再看具体型号(400/600),再看后缀(H/P/U),

  1. 显卡(核显/MX 系列/NV/AMD 高级独显)

  电脑在屏幕显示出内容,那么显卡是必不可少的,集成显卡,集成在 CPU 上的核心显卡,需要内存来充当显存,因此内存频率会限制核显的性能,需要注意选择。独立显卡,笔记本里 nvidai 一家独大,轻薄本常见独显 mx450,gtX1650,rtx3050,游戏本常见独显 gtX1650ti/1660ti,rtx2060/3050/3060/3070,应注意独显功率,即同一型号的标准版,残血版,满血版(瓦数越高性能释放约好),独显直连是硬件问题,并非软件问题,一般常见于游戏本,经过显卡渲染的画面是否经过 CPU,虽然是独立显卡,但依旧是焊死在主板上的,并不能像内存条进行更换,选购时,看型号,看核心数,看功率,看是否支持独显直连,具体得对比具体型号,旧的独显未必比现有的核显强。

  散热

  不经要看配置,还得看散热,(配置一样也会有残血,标准,满血等多个版本)

  一般看双烤(CPU+GPU),主要看散热如何,性能释放程度,一般是同型号区分层次,性能/温度/噪音,三者只能满足两者,一般注意平衡彼此就行,双烤没有具体的标准,一般轻薄本在 15+25 就差不多了,游戏本 45+(80~135)左右,而且极易受环境条件影响,仅做参考,噪音在人脸位置,轻薄本 <40,游戏本 <50,

  1. 显示屏(电竞 144/IPS 高色域/2K)

  分辨率,即屏幕清晰,细腻程度

  刷新率,还有显卡有关,彼此影响

  色域,一般情况下 72%NTSC 或者 100%sRGB 都可以,如果选购页面没有标注就得注意了,

  色准/亮度,亮度 300 以上

  可忽略的有镜面屏和雾面屏,看个人喜好就行

次要影响的配件和因素:

  1. 内存(DDR4 ,8G/16G )

  临时处理数据,断电就会清除数据,

  一般双通道,高频率更好(常见 16G/32G)

  1. 硬盘(M2 硬盘品牌及大小速度)

  顺序读写速度,决定大文件的移动速度和硬盘存取速度上限越高越好(3000 以上,1500 到 2000 多,1000 以下),

  小文件的速度,响应时间等

  硬盘位,决定是否可以扩容

  建议忽略,固态硬盘是趋势,

  硬盘颗粒 smtq 当然越前面,越好,但可以忽略,

  1. 外部接口数量及类型

  2. 品牌溢价(比如外星人、苹果)

  3. 散热模组(热管及风扇性能)

  4. 笔记本电池(充电速度)

  5. 键盘(手感及键位)

  一般来说,大多数笔记本内存和硬盘都可以更换,只有少数品牌做得比较极端(更多是考虑机身厚度),比如华为和苹果,内存直很难更换,特别是华为有几个型号笔记本内存直接板载(焊死),要知道内存及硬盘是大部分笔记本少数在后期可以更换的配件,同时也影响着笔记本的服役周期,不过对于多数人更换不多,前期选择主流配置一般没有问题。

购前准备

理清需求

  我发现最近有不少新关注我们的电脑小白读者,在提出选购疑问时,总是犯了两个最基础的错误:

  1. 没理清自己需求

  连自己想要啥都不知道,要性能?还是要轻薄?完全不知道,无法明确自己的倾向性。

  1. 对笔记本没有基础的认知。

  这里所谓的基础认知,不是只核心配置,是连笔记本的“尺寸和价格认知”都没有,仿佛之前从来没见过笔记本一样。

  1. 举个例子:

  A 同学想玩游戏,问我是买华硕 天选 3 好?还是买雷蛇 灵刃 14 好?

  拜托…一台 15.6 英寸的专业游戏本,一台是 14 英寸的全能本,而且最重要的是后者价格是前者的两倍,完全无法比较!

  1. 苹果笔记本的价格相信大家也都有心理准备,便宜是不可能的,但对于真正的专业领域来说,这个价格其实并不高。

  所以如果你是一位影视、音乐、平面美学工作者,或者是一位程序员,周围都是 MacOS 的工作环境,那么这台电脑可以购买。

  但如果你是一位普通的在校大学生,或者财会类人士,可能会接触到 Windows 系统,那么它并不适合你。

  最后,关于苹果笔记本,适不适合大学生购买?

  个人认为国内大学生来说,苹果系列的笔记本性价比并不高,不适合上学人群。这里涉及到一个投入产出比的问题。(没有收入,成本付出的太高)同价位 mac 的本子,如果按照性价比考虑,确实能买一个非常好的游戏本了。

  ▍ 我应该如何确定自己对笔电的需求?

  对笔电的「需求」是一个概念,而一旦要将这个概念落实到具体的事物之上,其最简单的形式就是「我正在笔电上使用的软件」以及「我使用各类软件的时长」。

  从这两个问题得出的结果时效性较短,因此还应该考虑「我必须用笔电完成的事情」和「我希望用笔电完成的事情」,只是后者的权重不宜太高,计划赶不上变化,考虑过多反而会影响正常的判断。

  以笔者为例,作为常驻少数派的科普作者,我最常用的无非各类 Markdown 文本编辑器和图像处理软件;而我每天使用笔电完成的工作则是单纯的码字,这其中近乎六成的文本量是在出门在外完成的——因此,从上述表述中提取出的关键词依次为:优秀屏幕;基础性能;轻薄便携;可靠续航。如果考虑到以后可能会从事视频剪辑相关的工作,则可以将「基础性能」一档提高到「良好性能」的水准——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预算允许的基础上。

  完成使用场景的分析之后,基础需求已经一目了然,此时就可以考虑如外观设计、接口分布、性能释放、散热表现等直接影响使用体验的因素,其次是扩展能力、定制程度、维修难度和售后服务等事关可靠性的问题,至于个性化和其他带有个人喜好色彩的非刚性需求则理应排在最后,毕竟笔电是作为一件「生产力工具」而存在,用的舒心远比看的顺眼重要得多。

  最好准备一张纸,将自己已经确定的需求记录下来作为参考,以避免在线上浏览商品的过程中被铺天盖地的宣发材料带偏节奏,从而创造许多本不必要的伪需求,进而对决定的结果导向产生影响。

避坑须知

购买渠道

  买笔记本电脑,最好当然是走官方渠道了,
比如京东自营、
品牌官网
或者直营店,这种最靠谱了;
其次百亿补贴,保正品,
或者一些比较大的第三方授权店铺(就是品牌授权它卖货)的店铺,
也相对比较靠谱。

  不太推荐的渠道,主要就是“故事会”高发地——熟人的电脑店,这种往往就是“生人坑一半,熟人大满贯”,
校园代理也很坑,销售的机型一般都是高毛利的坑爹机型,
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的网店也不要碰,天上不会掉馅饼。

  该在哪里买

  尽管双十一是淘宝/天猫首倡,但是电子产品依然还是建议首选京东。
这主要因为京东自营的售后服务相对较好。

  京东自营的笔记本电脑都可以找京东进行售后服务。
这对于小众电脑品牌和身处于小地方的买家都比较友好。
京东自身也提供延保服务。

  所以,小众的品牌,我建议是在京东上购买;
对于一线品牌(联想、戴尔、惠普、华硕),只要是正规渠道购买,基本上售后无忧。
毕竟大厂的售后网点遍布全国各地,全国联保。

  目前来讲,纯粹的线下实体店并无太大优势。一来是机型的种类上不如电商平台的丰富,二来是配送的速度也并不比电商快多少,很多电商平台都提供诸如当日达、次日达的服务。同时,京东、苏宁也都有线下的实体店。对于那些传统意义上的实体店,建议去品牌的直营店。所以整体的建议可以归结为:「线下体验,线上购买」。

个人建议

  先看机器如何,再考虑品牌怎样,不能仅凭品牌口碑就否定产品。

“边际效应”

  首先要明确电脑的用途和预算,离开用途和预算谈配置都是耍流氓。二是要了解配置电脑存在“边际效应”,从低端升级到中端带来的效益是非常明显的,但如果是中端升级到高端带来的效益就逐渐变小,这时你需要花很大的价钱才能提升少量的性能。

“木桶效应”

  三是要了解配置电脑也存在“木桶效应”,电脑的性能是所有硬件共同决定的,如果某一硬件的性能特别低,势必会影响其他硬件的发挥。

  如果你还是不会如何开始配置电脑,或者你担心配置的硬件可能会不兼容,你可以使用现在的配置清单 太平洋网络 DIY 模拟装机 或 关村在线模拟攒机 来确定大概的配置,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修改。这里大概分成三种情况:

  1,办公家用型。

  主要用途包括浏览网页,处理文档,收发邮箱,看看视频,运行轻量级游戏(比如英雄联盟,DOTA),选择中低配置就足以满足要求了,可以把钱主要放在 CPU 上,不需要显卡。

  2,大型游戏型。

  大型游戏都会涉及 3D 和渲染,所以有独立显卡是非常必要的,不然游戏会掉帧幻灯片一样的运行,这里可以考虑用“低 CPU 高显卡”的搭配方式,网吧也是这样搭配他们的电脑的。

  3,图形设计型。

  通常需要运行 Photoshop,After Effect,Premiere,3Dmax 这类图形视频软件,运行 Photoshop 如果不涉及 3D 和渲染可以采用办公家用型的配置,其他的情况就需要安装独立显卡了,这对于软件的处理速度有着极大的提升,可以选择 QUADRO 专业显卡,但往往较昂贵,你也可以采用 GeForce 游戏显卡来代替也是可以的,毕竟会便宜一些。

  如果还是不知道如何开始配置电脑的话,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在 电脑配置网、 899 电脑网、装机之家找到现成的配置清单,然后根据这份清单购买对应的硬件。

确定性能需求

  勉强能用

  够用

  充足

  浪费

信息参考

  • 来源买游戏本只看显卡?一不留神就做大怨种。
    原创 托尼 差评 2022-03-06

  • 知乎 MaxSam

  • 知乎 JanePot

  • 双十二来了,给你推荐 11 个值得入手的笔记本电脑
    原创 Kiririn 少数派 2021-12-12

  • 双 11 大作战 | 4000 字 笔记本电脑选购攻略 & 避坑指南原创 霍格沃兹的猫头鹰 JRS 玩机社 2021-10-24

  • 装机不求人,10 分钟电脑配置挑选速成攻略原创 奔跑中的奶酪 奔跑中的奶酪 2018-09-28 (强烈建议观看)

  • 适用于 英特尔 ® 酷睿 ™ 笔记本电脑处理器的高清显卡

  • 如何构建游戏电脑

  • 如何在 2022 年挑选最好的游戏笔记本电脑 - 英特尔

  • 系统需求测试

  • 英特尔 ® 处理器名称

  • 英特尔 ® 酷睿 ™ 笔记本电脑处理器家族对比表

  • bonjour 呼呼 【建议收藏】不会选笔记本?参数太多看不懂?看了这期,你也能变电脑大神!

  • 英特尔 ® 处理器名称和编号


电脑选购指南(完整版 未写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