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内河火车轮渡(1949-2019)简述

2023-07-09 14:28 作者:西风漫卷红旗  | 我要投稿

火车渡船简表


火车轮渡所用渡船简表


一、武昌轮渡

(武汉,1937年3月通航,1958年10月封航)

1958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后,轮渡任务正式终止,并撤销其机构。除少数人员及1条拖轮外,其余全部移交上海铁路局南京铁路分局芜湖轮渡所。

1965年12月轮渡段恢复重建工程开工,至次年5月试航。1966年5月为适应战备工作需要,武汉轮渡段重新组建。1971年隶属于武汉铁路局领导。1983年武汉铁路局撤销,改属分局领导。轮渡段自1966年重建后,每年只有航行训练任务,皆为适应战时需要。

至1985年,计有武昌北、江岸各5个码头,水域线长1200米;配有东方红号(现“武汉号”)、浦江号火车轮渡2艘,容车量可达13辆(60吨);武铁一号拖轮1艘,水泥趸船和铁质趸船各1艘。

武汉号火车轮渡

二、浦口轮渡

(南京,1933年10月通航,1973年5月封航)

1949年“浦口号”单轮航行,三班轮乘,日航20余次。其间,亦出现日渡25次的佳绩。1950年“南京号”打捞修复后投入运行,双轮日航平均48渡。1958年新造“上海号”蒸汽轮和1959年新的“江苏号”、“金陵号”内燃轮先后启用。昼夜保持三轮航行,日均120渡次,渡车千辆以上。其间曾创日航155渡,渡车3414辆的新纪录。1959-1966年渡运量出现起伏,日均渡次高为109渡,低为88渡。1966年日均106渡。1967年,运量减少而下滑到日均64.6渡,渡车1499辆。1968年10月,南京长江大桥开通,客车及直通货物列车改驶大桥通过,轮渡只渡非直通的货物列车。三轮改为两轮航行,1972年,日均航行89.6渡,渡车1663辆。1973年1月至5月4日。日均航行59.7辆,渡车1296辆。1973年5月5日,南京长江大桥及其新的枢纽配套工程相继建成,南京铁路轮渡停航封闭。时有5艘渡船:南京、浦口、上海、江苏、金陵。

三、芜裕轮渡

(芜湖,1958年11月通航,2000年10月封航)

铁道部于1958年8月决定筹建芜裕轮渡,成立轮渡建设指挥部。将武昌轮渡段撤迁芜湖,全体人员和渡运配套设备全部搬到芜湖,组建芜湖轮渡段,新建高、中、低不同水位栈桥码头5座,配有“安徽号”和“北京号”两艘内燃渡轮,每艘渡轮主甲板上铺有两条股道,可装载10-12辆货车,1959年渡运货车73333辆。1958年8月10日,芜裕轮渡破土动工。1985年5月25日新火车轮渡完成一期工程,于8月25日正式通航启用,老轮渡同时停用。二期工程于1986年开工,1990年完工。三期工程于1992年完工。渡轮有6艘:“金陵号”、“上海号”、“江苏号”、“南京号”、“安徽号”、“芜湖号”。 其中金陵号、上海号、江苏号排水量为5090吨,船体长120米,一次渡运货车24辆或客车12辆;安徽号、芜湖号排水量为3200吨,船体长100米,一次渡运货车18辆或客车10辆。

1990年6月8日由上海中华造船厂建成“北京号”和“芜湖号”两艘内燃火车渡轮,载重排水量均为6086吨,主甲板铺设3股道,可装载货车27辆或客车15辆。首制船于1988年12月29日开工,1989年10月31日下水,1990年4月30日完工交船。命名为“北京’’号。1989年3月31日,“芜湖”号渡船开工,12月28日下水,1990年6月25日完工交船。渡船主要尺度与性能:总长134.6米,垂线间长127米,型宽17.2米,型深6.5米,吃水3.75米,满载排水是6086吨,载重量2400吨,航速10.8节,艉主机采用8L20/27柴油机2台,功率1600千瓦;艏主机6L20/27柴油机1台,功率600千瓦。渡船平面甲板上铺三股轨道,可同时渡运60吨位的高棚车厢27节或15节旅客列车。1986年渡车132202辆,1987年渡车147841辆。

四、吴泾轮渡

参见“上海吴周支线简史”

五、新长轮渡

(江阴,2001年7月通航,2019年12月封航)

江阴—靖江铁路轮渡于2002年10月开通,为新 (沂)长 (兴)铁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长江水位变化,轮渡在南北岸各建有五孔活动栈桥,可以通过升降系统调节栈桥的高度与倾斜度,保证与渡轮平整对接。

新长号渡船

END

内河火车轮渡(1949-2019)简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