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游记


丝绸古道三千里,黄河文明八千年。
通往兰州的三个小时高铁,穿过了一个又一个隧道。这里就是黄土高原了!看着车窗外绵延不绝的山,原来西北的山也没那么秃,对西北的印象从此改变。蔚蓝的天空,软糯的云朵,不绝的大山,我来打开新世界了,又激动了!


在西安时,阿振一直说兰州绝对没有西安热。对于刚从40°C高温来到西安的我来说,西安和天津差不多。古代皇帝都要修一个大明宫来避暑呢,西安“四大火炉”之一名不虚传。我们在兰州西站下了车,迎面吹来清爽的小风,“啊,好凉快!”我俩不约而同地说出来。果然,兰州好凉快!
这次就跟着兰州土著阿振走啦!
兰州西站距离市中心西关什字大概是四站地铁。我们就住在西关什字,路上看到一家甜胚子奶茶。我问什么叫甜胚子?阿振说大概和醪糟差不多,只不过是用莜麦酿的。哦对了,醪糟,我在西安也吃过,就和米酒一样,只是叫法不同。没想到!奶茶里面加了甜胚子清爽度直接level up!谁能想一下火车就尝到了人间美味呢?更绝的是好吃的还在后面~

我们到兰州已经是傍晚,但据说兰州晚上快九点天才完全黑。我打趣道:我这还算倒个小时差,我可是跨越了大半个中国呢。再次感到我天朝地大物博,阿振带我来到“正宁路小吃街”,这是兰州最火的一条小吃街。她说这条街原本只有一家马爷牛奶鸡蛋醪糟,本家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之后,这条小吃街出现了七、八家续着络腮胡的“马爷”,全都冠着“马爷”的名号。(笑)实地一看,果真如此。我们到的算早,夜市像是开始前的序章,人不算多,各摊位已做好了准备,各种小吃已经看花眼了,随便哪家都不会踩雷,来自美食荒漠的我一边吃一边在心里落泪——“太好吃”了。其间,给妈沫打了个电话,一听我到兰州了,她嘱咐我:“牛肉面吃够了!牛羊肉吃够了再回来!下次带我来!”好的,没问题,来兰州主打的就是一个咥!咥饭!







阿振就是行走的兰州地图,旅游就得跟着本地人走!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吃到了名扬海内外的兰州牛肉面之磨沟沿牛肉面!绝了!太好吃了!我能吹半年!这味道在兰州以外绝对吃不到!牛肉、辣子、面汤甚至葱花都那么香!我的牛肉面胃得到了极大满足!阿振说兰州人早晨都蹲门口吃牛肉面,但是这次没看到,估计得去小胡同才能看到吧。而且地道兰州人都不说兰州拉面,而是说兰州牛肉面。吃饱喝足后本想去东方红广场看鸽子,但是没有鸽子了,兴许是热得都躲起来了。于是顺着坐了一站地铁,来到了兰州大学。怎么能少得了高校之旅呢。兰大老校区和天大老校区有相似的感觉。闹市取静,城市中有这一方净土,常来坐坐,能获得内心的平静。逛着逛着,我们发现了楼里有些小朋友,大概是在表演节目,于是进去之后发现,大礼堂还挺热闹,正有演出。我俩就美滋滋地坐在后排看节目,感叹着这又是一次意外收获。阿振说她上幼儿园和小学的时候也经常参加表演,有种爷青回的感觉。


说好的来兰州一定要唱歌。所以当天下午,我们就去了万达,6小时,唱满了,只能说太能唱了。一个会K-Pop和一个会J-Pop的人在一起唱歌,主打的就是一个尊重欣赏,互不干涉。距离上次一起唱K也得有6年了吧。
来了兰州,总要吹吹黄河的风吧。晚上来到黄河边,吹黄河风,喝三炮台,体验地道兰州人的生活。河对面的大厦,显示出I♥兰州,I♥黄河的大字,氛围拉满,它是懂拍照打卡的!

第三天,我们去五泉山公园。话说兰州三面环山,在市区就能看见山,市区土地寸土寸金,建筑又高又紧凑。五泉山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区南侧的皋兰山北麓,是一处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旅游胜地。公园景点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筑为主。五泉山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五眼泉水而得名。据阿振回忆,这五眼泉是霍去病当年拿剑捅的。我想可能是这五眼泉形成于他那个时代,人们为了神化这个大英雄,而创作的传说,我们都觉得有点扯,不过山前有霍去病的雕像,看来他应该到访过此地。在山上可以俯瞰整个兰州市区,天气不错,宜登山远眺。

下山路上发现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一首清朝秦维岳写的词。可能就是冥冥注定的缘分,我和这首词产生了共鸣。词是这样写的:
醉蓬莱·游五泉
访城南名胜,兰岭嵯峨,悬流双瀑。夏木阴森,有隔溪茅屋。朝爽霏霏,炊烟漠漠,堪慰登临目。亲故零星,钓游如旧,徘徊岩麓。
梵宇清华,昙云缭绕,山寺钟声,传来柳曲。步屟临流,更是消沉俗。对客弹琴,同人豪饮,又冠童风浴。竹院经过,与僧乐话,长生密箓。

读罢内心OS只有两字——绝了!一方面为自己竟然不借助百度就读懂了这首词的大致含义,二是为自己竟然和古人有相同的感受而感到震惊,这不就是我今天登五泉山的感受嘛!老秦你好会写!迎着早晨凉爽的微风,和好朋友一起登山,寻找这五眼泉水,意外发现“玄岩吐液”,竟然是从岩石里面吐出的泉水,而源头未知。手捧一汪泉水,品一品,咱也是喝过五泉山泉水的人了!在半山腰就能俯瞰兰州市貌,天气很好,视野极佳,感觉我近视眼都要治好了。山下卖香火,山寺绕昙云。大自然是最好的疗养师,人类需要到没有天花板的地方去。
“带你来切身感受之后,更能体会这首词的意思了吧。语文课上学古诗词分析来分析去,不如亲自体会一下来得直接。”
“你说得太对了。”

既然是兰州深度游,出发之前,我就和阿振说,可以带我去你的小学、中学和高中走一走。下了五泉山,我们就重走求学路。阿振的小学就在五泉山脚下,幸运的是遇见了一位老师,虽然不认识她,但是有共同熟识的老师,还唠了一会儿。一想到我的小学被夷为平地,都没处回忆,就有点惋惜。
丝绸古道三千里,黄河文明八千年。了解甘肃,必然绕不过甘肃省博物馆,我们要去寻找传说中的甘肃省博的镇馆之宝——马踏飞燕。东汉铜奔马在甘肃省武威出土,它是中国众多珍贵文物的代表,古老文明的象征,可当年差点被当废铁卖掉。凑近一看,这只马的表情真的好二啊,可能是飞奔中没法做到表情管理吧。终于知道马跳跳二到出圈的表情怎么做出来的了,相信有很多人就是冲着马跳跳来的,比如我。我们去的有些迟了,想着可以错峰进馆,人会少一点,可是没有,人依然很多。只看了古生物化石展和丝绸之路文明展。
印象最深的还是丝绸之路文明展。这部分展览以丝绸之路发展史为脉络,主要展示自青铜时代起至宋元时期甘肃丝绸之路发展过程中文明的演变和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我们一边看一边感叹,古人有趣又有智慧,而且审美在线。比如黄羊夹子,我们还讨论过这东西是干嘛用的,应该是古人抓羊用的,好聪明!比如壁画,大名鼎鼎的邮驿图,仔细看这个邮差大叔是没有画嘴巴的,代表的是要严守秘密,这幅壁画就是邮政绿卡上的图案。还有烤肉图,原来西北烤肉是刻在历史DNA里的。本历史爱好者自诩历史学的不错,但是在这浩如烟海的文物面前,感觉自己仿佛只是知道其名,但从未认真了解过丝绸之路的历史,每一件文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学历史要有实证主义精神,光看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一定要亲自看一看。

带着马跳跳(它还有一个兄弟叫“马奔奔”,就是马踏飞燕的造型,马跳跳形象更二一些,我买的它),游览了水车园和黄河母亲石像,铜奔马也以另外一种方式看到了现实的兰州了呢。以前的甘肃盛产良马,这些马儿也是喝着黄河水,吃着黄河边上的草长大的呢。

晚上阿振约上了她高中时的好友,我们在正宁路的有奴斯烤肉店相聚,这家烤肉店上过B站的《人生一串》,当时看过没注意,回头我再回味一下。“好好吃”三个字我已经说累了,其实到了西安之后,这个词已经常挂嘴边了。本人很喜欢吃牛羊肉,牛羊杂也不在话下,且酷爱这香辣味儿,西北的辣子真的不辣呀,更多的是香!再者撸铁(串)当然是人越多越香啦!还认识了一个老乡呢!太巧了!小杨说兰州有很多天津人,是当年支甘留在这里的。天津和甘肃是对口支援的关系,原来有历史渊源。回津的高铁上,我邻座是一位来自天水的大叔,他说他和同事们去天津研学,他很热情地给我看研学内容,我也很热情地给他介绍了天津好玩的地方。他的女儿今年考上天师,学化学,以后估计就是一位化学老师了。
偏题了,回到饭局上。饭局上,听了很多她们高中的八卦,原来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好像都一样,现在回想起来高中时的人和事,真的挺有意思,在那个还不是大人却觉得自己什么都懂的年纪。




还有很多菜没有拍,每一道都很绝,”好好吃“已经说累了,吃肉还得来西北啊。小杨说新疆的肉新鲜,兰州的肉味道香。来兰州肯定不会亏待胃的。
可是人只有一个胃啊!
最后,再感受一下兰州清爽的风吧。


7月24日,我离开了兰州,回到天津,又回到了熟悉的华北平原,从高原山地到平原,再次感叹我天朝地大物博,整个人都开阔了不少。
最后我要说:兰州牛肉面,我真的能吹半年!妈沫和爸啵也很喜欢吃牛肉面。于是在店里买了包装好的卤牛肉和红油辣子,寄给他们,让他们也感受一下在兰州以外吃不到的美味。
希望接下来可以继续丝绸之旅。
只要出门就会有好玩的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