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23国考行测(地市级)——资料篇一
首先介绍一下自己
本人近三年兼职备考,连续三年参加副省级考试,于22年国考上岸(下附近3年国考成绩单)。



行测虽然算不上高分,但自从备考以来成绩稳定,不擅长图推的同时也不爱细思考,也许这也是行测难以突破75大关的理由之一。但根据本人近几年来的备考经验与心得体会,言语、逻辑、资料皆有章法可循,一味盲目刷题或许也能有提高但势必效率低,下面分模块给小伙伴们讲一下国考题目的所谓章法。
废话不说,今天来谈谈23年国考地市级的资料分析。
首先先表达一下我个人对资料的看法:国考资料相较于省考还是相当有水平的,命题人的思维很清晰,假如你在20分钟内不能完成且做对这20题,请一定往下看!!
一、

No.1
题干:2021年四季度,Z省有几个市的中心城市道路机动车依法礼让率高于上季度水平?
选项:A.5 B.6 C.7 D.8
思维要跟上:1.要数一下四季度强于三季度的市的个数2.中心城市道路机动车依法礼让率
好接下来看材料

回顾:这题命题人其实就是考个审题,关键信息“中心城市道路机动车依法礼让率”,只要不被这种一长串的关键词唬住,别去找其他行,这道题审题、找数据、比较,30秒内就出答案了。
No.2
题干:2021年三季度Z省中心城市道路非机动车遵守交通信号灯率最低的城市,其四季度中心城市道路非机动车遵守交通信号灯率比上季度增长了:
选项:A.4~6个百分点之间 B.超过6个百分点 C.不到2个百分点 D.2~4个百分点之间
看材料找数据:

在这一行找到 90.9 ,对应哪个市都不重要,直接看四季度98.2,相差7.3 。秒B
回顾:还是最基本的找数能力,这道题目可以省时间的地方就在于直接看四季度,不必关系是G市还是其他市,也省的往上看完再往下看的时候自己看串了。
No.3
题干:如用求各市算术平均值的方式计算全省数值,则2021年四季度Z省中心城市道路汽车前排驾乘人员安全带使用率比上季度:
选项:A.下降了不到2个百分点 B.下降了2个百分点以上 C.提升了不到2个百分点 D.提升了2个百分点以上
看材料找数据:

这题开始有技巧了,命题老师是多么的贴心,让两组数据纵向对比多么的方便。选项设置也很清晰:增减2%。所以我们为什么不带着2%去看数据呢?
下面纵向比较:A接近,B超2%了,以此类推,当看到E市、G市超了这么多的时候,我只需要确认一下H市不是下降了很多就可以了,算术平均数必然市超2%以上,秒D就完了。
我相信资料的高手这题绝对不会算数,用看的最多30来秒就出答案了,又省了不少时间。
No.4
题干:如单纯从统计数据判断,则2021年四季度B市在提升中心城市道路交通守法率方面,工作相比三季度最有成效的是:
选项:A.机动车依法礼让 B.行人、非机动车遵守交通信号灯 C.摩托车驾乘人员佩戴安全头盔 D.汽车前排驾乘人员使用安全带
分析题目:什么叫有成效?我个人理解与网上某些机构不同,我理解的成效非增长量,而是增长率。试想,A市的好人好事数量基期为50,现期为100;B市的好人好事数量基期为100,现期为160。大家说是哪个城市的文明管理更有成效呢?显然是A市,因为它的增长率更高。所以本题实际上是在比较增长率。
看材料找数据:

基本列式大家都知道,以“机动车依法礼让率”为例 (98.8-96)/96
其余几项同样,列式后会发现,分母基本没差别,那这种情况下我们比较分子就可以了,简单口算“机动车依法礼让率”的2.8最大,秒A。
回顾:千万不要概念性的去比增长量的大小,不然很容易掉坑。
补充一下:B选项要把行人、非机动车放在一起看,其实一眼也能看出来差别不大。
No.5
题干:

选项:A.E市 B.F市 C.G市 D.H市
思路:1优先找最大和最小 2找最有特点的部分 3当排除掉两个选项时,学会逆向思维,用选项的差距反推题干数据。下面我们开始:

汽车前排安全带最大,机动车礼让最小。G/H直接排除。剩E/F,找差距。E市第二大的是非机动车,F市第二大的是行人。回到题干,对应条形图,排除E,选F,秒B项。
补充:思路2——找最有特点的部分,这道题目会更快。题干条形图里”摩托车“和”非机动车“是相同的,而E/F/G/H这4个城市里只有F符合,因此可以直接定位F市,选出答案。个人认为这才是命题人的思路,比较有区分度,节省时间。
第一次在b站里给大家分享心得,可能是不经常写文档因此效率较低,还请大家见谅。改日再给大家分享其他3篇资料分析的思路解读。
另外说明一下,个人感觉23年国考资料分析相较于22年国考资料分析十分简单,大家如果觉得22年国考更有必要了解命题人思路的话还请留言,本人可以优先更新22年国考(资料分析篇)。
晴天祝愿每位公考路上的小伙伴心愿得成,上岸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