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答刘石谭

2021-05-03 04:12 作者:平平静静哒  | 我要投稿

答刘石谭

明末清初·曾灿《六松堂诗文集》

【原文】

寄居古刹,玉麈清泉,日虽不乏登眺,而松风竹响,时助人哀。

过客久稀,老僧高卧,樵苏不爨,负喧而已。

远承惠问,感愧如何!

【今译】

我寄居在深山古寺,只有拂尘的玉麈和清清的泉水与我相伴,虽然每天都要登山远眺,然而山间的松风和竹林的响声,不时让我感到更加悲哀。

近来到这里的人已非常稀少,我只有在这里孤卧,虽然有柴草,但没有烧火煮饭,只是晒晒太阳取暖而已。

承蒙你在那么远的地方还问候我,真是让我感激惭愧。

【赏析】

作者率领义军抗清失败后,改僧服隐居在江西东南山中。这封给友人的复信,叙述了寄居深山古刹的灰冷生活。寥寥数行,寄托了他国家破亡的深切悲哀。

曾灿(1625—1688),本名传灿,字青藜,又字止山,号六松老人,江西宁都(今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人。

少有诗名,率领义军抗清失败后,改僧服隐居在江西东南山中。

明亡后祝发为僧,游闽、浙、两广。后侨居吴下二十余年,晚岁客游京师以卒。

曾灿是明末清初著名文人集团 “易堂九子”之一。工诗词古文,与魏禧、魏际瑞﹑魏礼、彭士望﹑林时益﹑李腾蛟﹑丘维屏﹑彭任等称 “易堂九子”。

曾灿著有《六松堂诗文集》、《止山集》、《西崦草堂诗集》、又尝选海内名家诗,编为《过日集》。


答刘石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