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富兰克林自传》的一点想法
可能是对美国独立战争那段历史不是很了解,所以看时并没有很深、有系统的体会
也没觉得他的品质有多高尚,感觉他一直在做对的事,对自己有要求
看最后的生平大事年表时,才发现很多事都是靠时间慢慢积累的
嗯,由于对这段历史不了解,的确很难提出一些让自己满意的观点
对于富兰克林成就的原因,勉强总结三点吧:
有研究精神:善于观察生活,能对当下现实的不完美提出改善建议,并切实推动
有号召能力:擅长写文章,能起到号召作用
正直可靠:值得信赖,在外口碑好
第一条让他独善其身,后面两条则是让他兼济天下了
对于任何一个人,如果有研究精神,擅长观察生活总结规律,其实都能把手头的事情做好
但如果想把事情做大,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把大家团结起来
要团结,首先得能发声,会发声
一方面呢,提出的要解决的问题的确是对大家有价值的;另一方面呢,提出问题之后,能让大家认识到这个问题的确很重要
这个时候距离做成一件较大的事其实已经不远了,但为人值得信赖是做成事的核心和动力
试想,当大家发现跟随的人靠着大家的力量为自己谋利益,谁会跟随他呢
富兰克林在拥有自己的工厂之前还只是一个做事很利落的员工,正是因为他为人可靠,同事的父亲才会资助他们办厂
如果为人不可靠,他是根本没有这个机会的,以后也就不用再说
在他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虽然也因为正直可靠蒙受了一些损失,但收获的信任,以及这些信任带来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比如打仗借车马这种操作,如果不是声誉在外,人们对富兰克林的人品认可,怎么可能从人民那里借得来呢?
一个人能靠自身的力量赢得人民的认同,这本身就是要付出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的
此刻我很老土地想到了冰心那首诗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自传中有一处就提到了富兰克林面临的尴尬处境
某次打仗,他为军方提供了粮草,费用还挺高,但勋爵一直不给钱,富兰克林一再催促,勋爵说给军方提供物资大家都会给自己捞钱,你别用你没捞到好处糊弄我们
富兰克林说自己没有,勋爵表示他不信。。。。。
当一个好人要付出的代价真挺大的,你对自我有要求就算了,别人还会觉得你不可能这么正直廉洁,最后不仅自己赔,还要忍受被人怀疑
图啥╮(╯▽╰)╭
不过可喜可贺,富兰克林是一个好的结局
希望所有想当好人的有志青年,都能最后得偿所愿吧
然后翻翻B站的视频,有几个是宣扬这种正直精神的呢,恐怕只有官媒了吧
记得毕业那会儿院长说让我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事做,我跟一个很钦佩的同学聊到这件事,她说院长能这么干不代表我们能这么干,你了解了解他的家庭背景呢
嗯,确实很难吧,但也不是说确实就没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