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卫智库 | 走进“十四五”,打开健康事业新局面!


随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我们国家已经走上了发展的新征程。虽然新冠疫情还在全世界范围内肆虐,但我国的疫情防控取得了良好成效,开始进入“常态化防控”的新阶段。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个重要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国家开启了第十四个五年规划,覆盖工业、农业、科技、教育、医疗等社会发展领域和民生领域的所有内容,要素齐全,信息量“爆满”,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学习“干货”吧!

● 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1],全文共十九篇六十五章,其中第十三篇《提升国民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四十四章《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提出要求: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 在第四十四章所阐述的“全民健康保障工程”中,包含了“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全民医保制度”、“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建设体育强国”和“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六节内容,在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的各专业当中均有较多对应的知识点。
例如:卫生事业管理学中的卫生规划、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药品政策与管理、中医药事业管理、卫生改革与发展等内容,卫生经济学中的医疗保险、卫生经济政策与分析等内容,以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社会医学、卫生政策学等专业的相关内容。
🙌 本文仅选取部分知识点,结合“十四五规划”做简要分析,为同学们复习知识点提供一些参考。

今天的知识点有点多
同学们可以慢慢理解哦~
【小卫点睛1-课本定位】
《卫生事业管理学》(梁万年主编)
第十章 公共卫生服务管理[2]
规划节选:“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改善疾控基础条件,强化基层公共卫生体系[1]。”
什么是“公共卫生”(public health)?
根据课本, “公共卫生” 是一门在大卫生观指导下,以政府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动员和人人参与为原则,通过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条件,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促进公众健康和改善健康不公平而开展所有活动的科学与艺术。
近年,业内权威学者通过相关研究对 “公共卫生”进行了新的界定 ,即:以保障公众健康与健康公卫为导向的公共事业,是以较低成本取得较高健康绩效的有效策略,也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3]。
什么是“公共卫生服务(public health service)?
公共卫生服务是指为保障社会公众健康,以政府为主导的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有组织地向社会 提供疾病预防与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卫生监督、采供血、公共卫生应急、院前急救等公共服务 的行为和措施[2]。
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包括各级政府公共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机构、医疗保健服务提供机构、公共卫生学术机构等。
这表明,公共卫生服务由政府领导,需各部门协同,并且需要全社会人群的参与,全面体现了公共卫生事业公益性、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以人为本的群体健康、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与和谐社会建设相统一等性质。

什么是“疾病预防与控制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疾病预防与控制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组织卫生资源,对影响人群健康的重大疾病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消除或减少其对居民健康的影响,从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具体内容包括:传染病控制、慢性病控制、地方病控制、寄生虫病控制、职业病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等活动。
下一波知识点马上就来了哦
做好准备!

【小卫点睛2-课本定位】
《卫生事业管理学》(梁万年主编)
第十六章 中医药事业管理[2]
规划节选:“坚持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的独特优势。加强中西医结合,促进少数民族医药发展[1]。”
什么是“中医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中医药是包括汉族与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 ,是反映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各民族医药统称为中医药,如藏医、蒙医等,如果是用于区别现代西方医学理论为基础的医学时,则通常会采用“中医”、“西医”的名称。
什么是“中医药事业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ffairs)”?
中医药事业 是指以促进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为主要目标,以提升中药与中医适宜技术疗效为基本手段,传承中医文化,推动中医基础理论与学术体系不断完善的事业。 具备社会公益事业和文化事业的性质。
中医药事业呈现以下特点:具有历史性与传承性;是卫生事业的一部分,同时具有相对独立性;既是国民健康保障事业,也是一种文化事业;此外,具有系统性与复杂性。
中医药事业的管理组织体系比较复杂,其发展规划、药材种植与管理、生产与监督、使用等活动均归口不同的部门管理,但是厘清这一点也就厘清了中医药事业管理的主要环节。
中医药事业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当前中医药政策主要有以下特点:以人为本,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原则;注重中医药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重视中医药在预防保健(治未病)中的作用;强化中医药健康服务的理念;鼓励国际交流与合作;强调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随着政府部门和全社会逐步重视中医药,其发展得到了政策支持、资金支持以及社会认可等,中医药在构建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方面的作用愈发突出,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中医药治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其自身来看,中医药注重整体、治未病等理念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也能够较好适应疾病谱变化、老龄化等社会环境;中药治疗的绿色生态、产业链长等特点也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此外,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核更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促进国际交流的有力保证。
但是,中医药事业也面临着各方面挑战,如:整体发展协调性不足、中医药资源不能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国际交流中存在知识产权流失等风险、管理中责任主体不明导致问题边界不清等。
鼓掌~撒花~
你坚持到最后一个了~

【小卫点睛3-课本定位】
《流行病学》(詹思延主编)
第九章 预防策略[4]
《社会医学》(龚幼龙主编)
第十六章 健康促进[5]
规划节选:“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推动健康关口前移,深化体教融合、体卫融合、体旅融合[1]。”
什么是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与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
健康教育 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在获得信息、提升认识的前提下,自愿采纳 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健康促进 是增强人们控制影响健康的因素、改善自身健康的能力的过程, 是一个综合的社会和政治活动过程。其中,教育即指“健康教育”,因此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中起主导作用的一项活动。
健康教育的精髓是“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具体内涵包括:由政府而非仅由卫生部门主导;涉及整体人群健康和生活各个层面,强调多部门合作;健康促进直接作用于各类健康决定因素;运用多学科、多部门、多手段进行活动;强调个体、家庭、社区和团体组织参与;是建立在大众健康生态基础上的健康、环境和发展三者的整合。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目标?
①促进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环境的健康。
②预防生命不同阶段的相关危险因素,延长健康期望寿命。
③促使个人和社区人群降低因不健康生活方式、行为和环境所致的危险。
④降低性别、种族、年龄和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公平性,使所有人都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服务。
在进行健康促进的规划时,根据格林模式,可从“结果”入手,用演绎法追溯起因。

健康促进的策略与方法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促进公众健康是公共卫生的宗旨,制定和实施有效的促进健康的预防策略、政策和措施是实现公共卫生宗旨的核心和基础。
《渥太华宪章》提出了健康促进的五点策略,即: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创造支持性环境、强化社区行动、发展个人技能,以及调整健康服务方向。以上策略均需要各个部门共同协作,动员全社会参与,强调健康教育的手段。
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可以通过:社会动员;社会需求调查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与目标确定;健康传播;社区组织;网络与联盟建设;倡导与游说;资金筹集;社会行动等来实现。
十四五规划中所强调的全民健身,体教、体卫、体旅融合,正是运用健康促进策略与方法的生动体现。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2021-03-13[引用日期2022-01-18]
[2] 梁万年. 卫生事业管理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3] 郝模, 胡志, 李程跃,等. 新时代公共卫生体系的思考与研究[J]. 上海预防医学, 2017, 29(12):6.
[4] 詹思延. 流行病学.第8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5] 龚幼龙, 严非. 社会医学.第3版[M].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