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务之急】应以什么样的姿态与物质现实结合起来

资本主义化的过程中,一整代人受到异化,对国际资产阶级的评价体系(学术机器、资产阶级鄙视链、从业门槛等)和机器(国际贸易、金融)或者本土的特殊秩序极度依赖,能力特异化。
行动者应当与无产阶级性的生产资料更紧密结合(驾驶,操作工具,修理电器,编程,美学设计,理论,表达);通过劳动技能和无产者连结,通过一同生存劳作中结起的关系,不依靠商业秩序自力更生地发起事业;逐步把商业从主导性的变成补充性的,使其与手工业并列,尝试对分工的跨越。
与生产资料的结合不是从消费到手工业劳作或成为博物学家,而是姿态的转变,意识到物是象征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是意识形态、权力体系的载体、物化点,同时是发起某种事业的中介(去拜物教化;与物对于生活的塑造力结合,过发起性和首创性的生活),了解物如何被物质地和观念地生产(如与烟草相关的享乐模式、男权共同体组织模式、税收、权力寻租关系);要介入对物的表象和作为表象的物(以及观念物)的发生,不停留在与物和观念的抽离的关联中,即消费关系。
以这些原则为指导的工益活动具有很多可能性,不止是送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