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E周看点丨百度造车再提速;哪吒汽车第10万台量产车下线

2022-01-10 13:30 作者:上海锦町新材料科技  | 我要投稿

上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都有哪些大事发生?


哪吒汽车迎来第10万台量产车下线

2022年1月8日,哪吒汽车迎来第10万台量产车的下线。值得一提的是,从第1台到第10万台下线,哪吒汽车仅用了42个月,用实际行动演绎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精神。


哪吒汽车董事长方运舟表示:“第10万台量产车下线对哪吒汽车而言是一个里程碑,而这仅仅是个开始。哪吒汽车的梦想是让高品质智能电动汽车触手可及,让人人都能享受智能绿色出行。”

经过7年的积累,2021年哪吒汽车迎来了现象级发展:成功推出哪吒U Pro、哪吒V Pro两大升级产品,并成为细分市场的爆款。哪吒U Pro单月订单突破5000台,哪吒V Pro单月订单突破10000台,哪吒汽车全年累计交付近7万台,11月和12月连续实现单月交付量破万、全年同比增长362%,稳居造车新势力第一阵营。

据悉,已经拥有10万用户基数、通过规模化体系能力检验的哪吒汽车,未来将向“第30万台量产车下线”、“第50万台量产车下线”等一系列目标发起冲刺。

点评:继“蔚小理”后,哪吒汽车也迈入了十万辆“俱乐部”,这也印证着越来越多的新势力品牌得到市场的认可。


造车新势力又添新丁,团车宣布进军电动车制造行业

2022年1月5日,盖世汽车通过有关渠道了解到,团车宣布将组建含设计、研发和生产在内的多部门团队,正式进入电动汽车制造领域行列。

企查查信息显示,团车互联网公司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超1亿元,主营业务为基于大数据和智能算法为基础的汽车交易与服务。


2018年团车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此前团车一共发布过2019年和2020年两份年度财务报告,其中2019年团车全年实现净收入6.45亿元,同比下降1.0%,净亏损为2.51亿元。2020年团车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全年线下业务规模大幅收缩,车展类活动从2019年全年的233个城市的1055场减少至172个城市的449场,同比下降57.4%。财务方面,2020年团车全年净收入为3.302亿元,同比下降48.8%。

对于此次宣布进军汽车制造领域,团车创始人、CEO闻伟认为,伴随政策的推动,新能源汽车相关基础设施和技术正逐步完善和成熟,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认知度正在快速提升,这为团车进军造车领域提供了契机。

点评:与其它造车新势力不同,团车在汽车领域多年来已积累了庞大的用户群体,这对其进入电动汽车制造领域大有助益。


北京市2022年将推动小米汽车开工和理想汽车建设

1月6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北京市市长陈吉宁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过去一年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明确了2022年九方面重点工作。其中报告提及,北京2022年将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面建设国家实验室,加速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未来科学前沿领域布局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推动小米汽车开工、理想汽车建设,落实“朱雀计划”。

众所周知,2021年,理想汽车、小米汽车均有重要项目落户北京。其中,理想汽车将在北京建设纯电动汽车智能制造工厂,该工厂在北京市顺义区,已于2021年10月16日起开工建设,工厂项目投资超过60亿元,计划将于2023年年底投产。投产后,一期将实现年产10万台纯电动汽车的产能。另外,理想北京智能工厂将最大化利用现有厂区上厂房进行改造,沿用率高达60%。


此外,小米汽车也选择落户北京。2021年11月底,北京亦庄官方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小米科技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就小米汽车项目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小米汽车项目将建设小米汽车总部基地和销售总部、研发总部,将分两期建设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其中一期和二期产能分别为15万辆,预计2024年首车下线并实现量产。

点评:作为两家新势力车企,小米汽车和理想汽车被写入2022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无疑有助于二者相关项目的推进。


东风英菲尼迪成为东风日产旗下第三个子品牌

1月5日上午,东风汽车有限公布宣布东风英菲尼迪作为一个独立的事业总部纳入东风日产的管理体系,与日产和启辰品牌并列,成为东风日产的第三个品牌。同时,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强调,东风英菲尼迪的转型已于2022年1月1日开始。


时间拨回到2021年12月,彼时有媒体报道称2022年初英菲尼迪中国总部将由北京搬回广州,并将成为东风日产总部的下属机构在华运营。对于这一传闻,英菲尼迪中国当时并没有做出回应,如今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的“官宣”,则印证了以上“传闻”的真实性。

点评:与2021年新势力企业声势浩大相比,作为二线豪华品牌的英菲尼迪在华销量持续走低。可是,当东风英菲尼迪被纳入东风日产体系,是否真的就能华丽转身?


赛里斯SF5停产为AITO让道?官方回应:仍会接单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为了给新车AITO 问界M5造势,赛力斯将停产目前唯一在售的车型SF5。华为门店销售人员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出的信息进一步证实了上述报道。据销售人员反馈,门店里原来摆放的华为智选赛力斯SF5已经被撤下,订购通道在12月中旬就已经关闭。


针对舆论,赛力斯于1月5题发布了《给赛力斯SF5用户的一封信》。信中先是感谢用户对塞力斯这个新品牌的支持,然后指出,SF5会继续接受用户订单,“用户下单后,我们将即使安排专人跟进协助交付”。

对于已经交付的用户,赛力斯承诺,SF5全系首任车主,除了享有三电系统8年/16万公里质保之外,还将额外升级享有整车和增程器的终身质保。另外,首任车主如果四年内换购公司旗下其他型号车辆,在享有拟购新车当期权益的基础上,还可以获得1万元的优惠。

点评:尽管华为一再坚称“不造车”,但AITO品牌却正被越来越多人视为华为的“亲儿子”,小康股份近期股价走势或许预示着赛力斯的未来。


每年投资近3.5亿美元,博世继续死磕汽车软件

1月5日,在2022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博世新闻发布会上,博世从多方面证实,其已发展成为一家软件和物联网公司。

当然,在这一“新定位”之下,汽车仍是其重点发力的领域之一。


如今,“软件定义汽车”已成行业共识,软件在汽车工程中的支配地位日趋显著,未来汽车互联化、自动化和个性化功能都将更依赖软件实现。而博世正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据博世官方数据,目前每年全球的汽车中都搭载着超过2亿个博世自研软件的控制单元。

具体来看,博世将其在软件、电子等方面的已有基础与经验,用于研发特定汽车应用软件和开发硬件设备,以适应各种汽车应用,包括驾驶辅助、信息娱乐和动力总成。据悉,在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部门,博世每年投资近3.5亿美元,以建立其在该领域的软件能力。

点评:产业变革当下,作为大象往往需要更快更果决的转身,或许才能保持高度竞争优势。


丰田将于2025年前推汽车软件系统,对标特斯拉和大众

据外媒报道,丰田汽车计划在2025年前开发自己的汽车软件平台Arene,处理从基本功能到自动驾驶等高级应用的所有功能。丰田将通过Arene操作系统与特斯拉、大众和科技公司等竞争对手在为驱动下一代汽车的软件设定标准上展开竞争。

丰田的目标是在2025年将Arene应用到自己的汽车上。之后,丰田将向斯巴鲁等旗下子公司,以及其他致力于电动汽车或自动驾驶汽车的制造商和初创公司提供该软件。丰田正在考虑通过授权模式实现该系统的商业化。

Arene将控制方向盘、刹车和油门等基本部件,并管理安全系统以及位置和交通信息。所有使用该操作系统的车辆,无论是什么品牌或车型,都可以使用共享功能。消费者可以像智能手机软件一样在线更新该系统,从而快速提高汽车性能。

点评: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有压力的不只是零部件巨头,传统车企同样如此。


沃尔沃汽车高度自动驾驶功能即将上路

1月6日,沃尔沃汽车正式宣布,将率先向美国加州用户推出无人监管的高度自动驾驶功能——Ride Pilot。待Ride Pilot的高速道路安全测试通过后,沃尔沃汽车计划在即将推出的全新纯电旗舰SUV上提供订阅,并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布这款全新车型。


在软件方面,沃尔沃汽车旗下自动驾驶软件开发公司Zenseact,将与沃尔沃汽车内部来自科技公司Luminar的开发团队共同研发。在硬件配置方面,全新产品将配备超过20个传感器,包括Luminar出品的先进Iris激光雷达传感器,并与软件实现配合。

沃尔沃汽车最新纯电动SUV除搭载Luminar激光雷达传感器外,还将配备5个雷达、8个摄像头16个超声波传感器。这些标配的传感器可提供无与伦比、安全可靠的视野和感知。该系统还支持远程在线升级,确保足够的安全冗余功能,让沃尔沃汽车凭借Ride Pilot实现安全自动驾驶。

沃尔沃汽车计划在Ride Pilot通过安全验证以及所有必要的审批手续后,率先在加州推出,并逐步推向全球其他市场和地区。

点评:目前无人监管高度自动驾驶功能在RoboTaxi上落地,沃尔沃的这项功能若能实现真正意义上推向市场,安全性与成本仍是关键。

驶功能在RoboTaxi上落地,沃尔沃的这项功能若能实现真正意义上推向市场,安全性与成本仍是关键。


百度造车最新进展

日前,集度用于汽车机器人开发的软件集成模拟样车JiDU SIMUCar已成功融通城市、高速域智能驾驶功能。简而言之,集度依照“汽车机器人开发流程”完成了智驾研发目标——在成立10个月之际,集度就完成了高速、城市双域智驾融通,提前验证了量产L4级自动驾驶能力的安全可靠。

据介绍,目前集度汽车机器人的“大脑”已初步具备“自由移动”能力,正为2023年量产上市做足充分准备,交付时即可完整提供给用户安全可靠的自动驾驶体验,而非在交付后再通过OTA的方式来提供。

点评:集度正在以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速度落地造车,这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百度超1800万公里的自动驾驶路测数据积累,以及全栈AI技术赋能。


2024年极氪或在中国推L4自动驾驶新车

当地时间1月4日,Mobileye与极氪宣布扩大战略合作关系,希望共同研发一款具有L4自动驾驶能力的全新纯电动车型。双方表示,新车预计将于2024年率先在中国亮相,将是全球首款拥有L4自动驾驶能力的“消费车型”,并最终将在全球市场推出。


实际上,Mobileye与极氪此前已经围绕ADAS展开合作。这意味着,此次合作将进一步拓展两家公司的合作伙伴关系。

点评:作为吉利汽车的高端品牌,极氪汽车已全系搭载L2级自动驾驶系统。但是在智能驾驶“军备竞赛”升级的大背景下,吉利显然还要在自动驾驶赛道全面提速。


原博世副总裁朱光伟任纵目科技副总裁

1月4日,纵目科技官方宣布朱光伟先生履新纵目科技副总裁。朱光伟先生原任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


就早些时候的经历来看,朱光伟先生曾任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理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仪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安徽省外商投资协会副会长,安徽省汽车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汽车电子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值得提及的是,其曾多次获得省市级优秀企业家及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在他的领导和推动下,博世在华销售业绩持续增长,多年来一直是行业的领导者。

点评:作为最早进入自动驾驶领域的玩家之一,纵目科技已经成为国内率先获得整车厂L4级别量产项目定点合同的自动驾驶企业之一,并与多家国内主流主机厂商建立了量产合作关系。那么,朱光伟先生的加盟能否带领纵目科技开启伟大征程,我们拭目以待。


腾讯入股上海零念科技

1月5日,上海零念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为股东,同时公司注册资本增至约59.69万人民币。

根据天眼查提供的信息,上海零念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智能驾驶平台软件商,成立于2021年8月,经营范围涵盖网络技术服务;集成电路销售;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等。而零念科技官网显示,其利用自主研发的开发工具链,帮助客户以零手工代码的方式,生成符合客户要求的定制化平台软件。

点评:腾讯应该是在补充智能驾驶、交通版图。毕竟身在BATH阵营,谁也不想落后一步,谁也不想放过那片蓝海。


元戎启行和速腾聚创达成战略合作

1月6日,元戎启行与RoboSense(速腾聚创)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基于智能固态激光雷达打造更低成本、车规级的L4级自动驾驶前装解决方案,助推L4级自动驾驶大规模量产进程。


事实上,在此之前,元戎启行与RoboSense已在推进相关合作。2021年12月,元戎启行推出全球首个成本低于1万美元的L4级自动驾驶前装解决方案DeepRoute Driver 2.0 ,该方案中,主雷达采用的正是RoboSense第二代智能固态激光雷达RS-LiDAR-M1(以下简称“M1”),据称这是国内L4级自动驾驶业内首次采用车规级量产激光雷达。

点评:就元戎启行而言,其从成立以来就坚持走专一的L4级路线,并对成本问题极为关注。未来与激光雷达头部企业合作,其或将加速L4自动驾驶前装量产落地。

来源:上海锦町新材料科技整理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文资讯转载自网络等,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我们。


E周看点丨百度造车再提速;哪吒汽车第10万台量产车下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