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实绩】二本国内考研不如留学考研?逆袭合格明治大学文学研究科
大家好,我是欣欣子。2019年7月毕业于太原师范学院,一个二本院校心理学专业的学生。经过在致远一年的学习,于今年2月合格了明治大学文学研究科。
入学许可书

01赴日理由
我自幼对中国历史就有极深的兴趣,大学期间课余之时,经常在图书馆一待就是一整天,也不是准备考研,只是无功利性无目的性地阅读一些历史方面的书。因为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所以也并不觉得枯燥。这样的生活一直到了大三,身边的大多数同学们都开始准备考研,我也不例外,准备报考国内心理学的研究生。
但经过多重考虑后,觉得如果想要在专业上更加精进,让自己的平台有质的飞跃,就得努力考到国内211、985之类的顶尖学校。而像我这种普通二本出身的学生,在如此“内卷”的大环境下,单纯凭考试就能读顶尖大学的概率不容乐观。

且国内的考研题目更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察,需要大量的记忆,对深层次的思考能力及研究能力的考察不太全面,而日本考研相对而言不太注重出身校,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较为看重,且日本的教育水平和学术水平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便产生了到日本读修士的想法。
当时我没有语言成绩,中介就建议我先到语言学校过渡一年,再直接考修士或者申请研究生。我大一的时候在外语系零星地蹭过一些日语课,有一些基础。当决定了赴日留学后,我便开始自学日语,经过大三半年的学习,我顺利地拿到了N3证书。大四的时候因为忙于实习和毕业论文,就暂时搁置了日语学习,N1没有合格。当时觉得没有关系,等去了日本再考也不迟,可是谁能料到2020年碰巧遇到新冠疫情,导致7月的JLPT考试临时中止,这样我在2020年因为没有N1证书,失去了报考很多国公立大学的机会,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直到2021年1月我才拿到这份迟来的N1证书。在这里作为一个过来人,想给非日语专业且想要跨专业考试的朋友们一个小小建议:自学其实不是最有效率的选择(天赋异禀的人除外),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会事半功倍。不要和我一样即使决定备考比较早,但是由于前期自学并没有做好很合理的规划,但凡遇到点特殊的变化,自己调整起来也比较困难。所以很感谢致远的老师,一直不断地在根据我自己的条件实时沟通和制定、调整我的备考计划,让我最终如愿考上明治大学。

02
遇到适合自己的专业
经过前期的材料递交,我于2019年十月来到东京的语言学校学习,因为我完全自学日语,口语和听力比较差,所以被分到了初级班学习。由于之前的日语底子还不错,所以进步很迅速。适应了日本的生活之后,我就开始搜集一些考学的信息。
在语言学校的一次说明会上知道了致远塾,由于我并不想继续学习心理学专业,塾里的李老师建议我可以转考社会学,容易入门,也是一个比较热门的专业。当机立断,周末我就去旁听了塾里社会学的试听课。讲社会学的老师在询问了我的情况之后,建议我如果想考社会学的话,可以考虑历史社会学这个方向。她在讲完通识之后,会根据每个学生小方向的不同分别进行授课。

在经过思考之后,我报了致远塾的通年课程。一是因为与其他私塾相比,价格确实要便宜很多,也通过后续的学习真的是物美价廉本物了。二是致远的社会学,老师可以根据学生需要,区分专业进行分别授课。在开始学习之后,由于选择历史社会学方向的只有我一个人,还享受了好几次单独上课。
班主任老师很认真负责,围绕我的兴趣方向给我提供了很多学习资料,带着我逐字逐句地读日文文献,还有讲解小论文的格式与写法。可以说在十月到十二月这三个月中,通过这些训练,我的阅读文献和写作小论文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我还上了塾里的托业课程,参加了十二月的托业考试,取得了650分的中等成绩。
03
疫情自肃却学习不停
到了2020年,由于疫情爆发,语言学校停课,不得不待在家里自肃。这期间塾里也开始了网课。我从三月份开始上塾里的日语课,老师的讲解生动幽默,应该说是质量非常高的课程。
我在刚来日本时觉得是不是跟着语言学校学日语就可,后来发现语言学校的进度还是略慢,很多同学即使两年结束也并没有N1,再加上JLPT考试一年只有两次,考试次数少所以每一次考试机会都显得尤为珍贵。
这几年由于日本留学人数的增加,各学校对日语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所以没有日语成绩会错过很多学校的考试机会。这点很感谢致远,陈老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将课程分为初中高,根据自己的需求大家都可以选择对应的课程。
我顺利上岸的时候,和陈老师聊起,陈老师说根据各时段需求改革了日语课程,更多样化,合理化。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问问哈!

除了专业课和语言课,每个星期班主任也会定时组织的线上讨论会,让学生汇报自己的备考和研究计划书进程。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外界的督促,很有可能在疫情隔离期间就消沉了下去。
四五月份的时候经过和班主任老师反复的探讨,确定了研究计划书的主题。老师根据我的题目建议我,不要拘泥于历史社会学,纯史学方向的教授也可以报,于是我就确定了一些方向适合的史学专攻的教授。

04
修改研究计划书再战
大概在五月底,我完成了研究计划书的草稿。并于六月初邮箱联系了明治大学的一位教授,得到了可以指导的回复。因为当时我没有N1证书,而且研究方向又过于偏狭,所以可以报考的学校很少。
只有明治大学的史学专攻不需要N1证书,并且我与教授的研究方向又很合适,又得到积极的回复,我就只报考了夏季明治大学的修士考试。

当时自信满满,认为凭自己多年的积累一定能合格。九月份结果出来时,看到没有被录取,很难过,于是就发邮件联系教授询问我落榜的原因。没想到教授竟然回复了我,指出虽然我的文言文阅读和基础知识没有问题,但是日语听力有点差,最关键的是研究计划书的范围过大注重了社会学内容而缺失了历史方面的观点。
明白了我失败的原因后,我便打起精神来重新修改研究计划书,因为我这次将以史学方向为主攻方向,所以请私塾为我推荐了一个专攻史学方向的老师指导我修改研究计划书,经过老师的讲解和帮助,我重新修改了研究计划书,十一月的时候出愿了明治大学的冬季考。
之后就是为了弥补我口语上的不足,所以就不停的预约网上面试,一次次的在老师的指导下修改自己的面试稿子。结果二月底的冬季考人数要比夏季时多出一倍,自己也不敢抱太大希望,多亏了各位老师的帮助和鼓励,最后合格了!


05
明治大学亚洲史专攻的介绍
明治大学亚洲史专攻的的修士考试题目,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名词解释,从中国史、东南亚史、伊斯兰史三个种类中任选五个进行作答,但是每个种类里至少得选一个。第二部分是文言文翻译,需要把一段出自中国明清时代的笔记或杂文翻译成现代日语。
中国史的名词解释,出题的范围很广,但还是正常范围内的居多。基本上高中或者本科学习的基础知识就可以应付,只是要熟悉一些专用的日语写法。
关于这一点,可以买一本日文的关于中国历史方面的书,读过之后就会对这些专有名词的写法有大致了解。伊斯兰史方面,中国史学界几乎是空白,所以并没有很多能参考的中文资料,如果有日语能力的话,可以直接看日本学者著的关于伊斯兰史的书,中文的书可以参考一些译著,比如中文翻译版讲谈社的《奥斯曼帝国:五百年的和平》。
文言文翻译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只把大概的意思翻译出来是不够的,日本学者对中国史文献的研究特别注重对字句的把握,所以尽量按照顺序把一些重要的字意翻译出来是最好的。这一点是我面试的时候教授告诉我的。

明治大学的面试,是在笔试结束第二天立即进行的。面试时教授们除了围绕研究计划书提问,还会提问你前一天笔试的问题,这一点尤其要做好准备。
从我的面试经历来看,教授们经常会问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但也都是在研究计划书的范围之内。所以不用害怕,只有对自己研究计划书的思路和内容足够熟悉,是可以临场发挥的。
我冬季面试的时候因为本来就没抱希望,而且知道教授不会问我准备好的问题,所以就没有准备面试稿。
果然第二天面试的时候就是这样,教授问了我一些关于研究计划书比较深入的问题,因为我对自己的研究计划书足够熟悉,且得益于平时的知识积累,所以不算完美但还是顺利地临场回答了教授的问题。
对于不知道的问题,我也很诚实的回答自己对这个问题不是很熟悉,教授当场也为我做出了解答。
以上就是我的赴日经历和考学经验,供大家参考。疫情期间每个在日留学备考的学子都很不容易,坚持下去,总是会有回报的,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