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上网需使用网证,可有效防护个人隐私泄露
在22日至24日举行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会展工作人员介绍,个人使用APP时,使用网证代替输入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可在不泄露隐私的前提下实现在线身份认证,可有效保护个人隐私,目前在福建、广东等地已开展试点。

所谓的“居民身份网络可信凭证”,简称“网证”或“CTID”,是由CTID平台签发给个人的权威网络身份凭证。“网证”基于公安部法定身份证件制证数据,采用国密算法,由CTID平台对法定身份证件所承载的身份信息进行脱敏、去标识化处理,统一生成不可逆、不含明文信息,且与法定身份证件一一映射的数据文件,能够在不泄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实现在线身份认证。
网证不能替代实体身份证,但易保管、易携带、有多重密码保障,使用非常安全,能大大降低证件丢失的概率和被人冒用的可能性。”验证过程中,“网证”电子文件不会在互联网空间传输或存储公民隐私信息。即便手机丢失,网证被冒用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因为“网证”生成过程十分安全,不会留存任何信息,且“网证”信息与人脸、指纹、身份证芯片绑定,几乎不可能被仿冒。“网证”信息由公安机关掌握、审核,用户通过“网证”采集的信息,直接对接公安数据库,由公安机关验证比对,验证过程不在互联网空间传输或存储公民隐私信息,第三方机构或他人仅能收到公安机关出具的验证结果,很难直接接触到公民个人信息
网证的推出可以极大程度地保护用户在网上信息泄露,网证是依托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认证发布的凭证,自主签发的电子加密文件,将公民个人身份信息,通过人脸识别等生物特征技术手段进行比对,用于用户身份识别。常用的为带时间戳的二维码或条形码。
通过这种方式保护个人隐私,你期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