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3年定向乡镇考点梳理(二)

2023-01-06 11:56 作者:双流赵师傅  | 我要投稿

01  旱作农业

旱作农业是指无灌溉条件的半干旱和半湿润偏旱地区,主要依靠天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的一种雨养农业。

旱地的间混套种是北方山区旱地种植的传统经验,特别是豆科与禾本科的间混套种,不但有培肥土壤的作用,更主要的是能够平衡土壤水分,达到稳产的目的。

土壤蒸发是导致旱地土壤水分散失的一个重大因素,一般占降水量的1/3甚至更多。因此,如何减少土壤蒸发,便成为旱区土壤耕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应用各种材料和方法对土壤进行覆盖,防止水分蒸发的农艺措施统称为覆盖农作。覆盖农作包括:砂砾覆盖(沙田);有机肥覆盖、秸秆及其它残余物覆盖、植物冠层覆盖等生物覆盖;塑料膜覆盖、土壤防蒸发剂覆盖、作物防蒸腾剂覆盖等化学覆盖。

我国北方山区的传统耕作十分注意抗旱保墒,其目的是通过耕、耙、耱、压、中耕除草等土壤耕作,使夏季集中的降水尽可能多地保存在土壤中,以保证播种全苗和雨季前的正常生长(即蓄得多,保得住)

02  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有机农业基本标准,在生产过程中完全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家畜饲料添加剂,不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过程,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

03 作物产量

作物栽培的目的是获得较多的有经济价值的农产品,单位面积土地生产的农作物产品数量即为作物产量。通常把作物的产量分为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

作物产量的形成是作物整个生育期内利用光和器官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最后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收获产品的过程。因此,光合作用是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

光合面积:是指作物上所有的绿色面积。

生物产量

作物利用太阳光能,通过光合作用,同化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物质,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积累,形成各种各样的有机物质。作物在整个生育期间生产和积累有机物的总量,即整个植株(一般不包括根系)的干物质重量称为生物产量。组成作物体的全部干物质中,有机物质占总干物质的90%-95%,其余为矿物质。因此,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质的积累是农作物产量形成的主要物质基础。

经济产量

经济产量是指单位面积上所获得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数量,也就是生产上所说的产量。由于人们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主产品不同,不同作物所提供的产品器官也各不相同。

如禾谷类、豆类和油料作物的主产品是子粒;薯类作物的产品是块根或块茎;棉花是种子上的纤维;黄红麻为茎秆的韧皮纤维;甘蔗为蔗茎;甜菜为肉质根;烟草和茶叶是它们的叶片;绿肥、饲料作物是全部茎叶。同一作物因利用目的不同,产量概念也随之变化,如纤维用亚麻,产量是指麻皮产量;油用亚麻,产量是指种子产量。玉米作为粮食作物时,产量指子粒产量;作饲料作物时,产量包括叶、茎、果穗等全部有机物质的产量。

04 草木灰

植物残体燃烧后剩余的灰,称为草木灰。

因为草木灰中含有少量的碳酸钾,其水溶液成碱性,有一定的去污作用,所以可用草木灰清洗一些厨房用具

草木灰的成分和性质

草木灰的成分极为复杂,含有植物体内的各种灰分元素。其中含钾、钙较多,磷次之。所以通常将它看作钾肥。实际上,它起着多种元素的营养作用。

草木灰中钾的存在形态

草木灰中钾的主要存在形态是碳酸钾,其次是硫酸钾,氯化钾最少。草木灰中的钾大约有90%可溶于水,有效性高,是速效性钾肥。由于草木灰中含有K2CO3,所以它的水溶液呈碱性,它是一种碱性肥料。

草木灰中钾的有效性

草木灰因燃烧温度不同,其颜色和钾的有效性也有差异。燃烧温度过高,钾与硅酸形成溶解度较低的K2SiO3,呈灰白色,肥效较差。低温燃烧的草木灰,一般呈黑灰色,肥效较高。

草木灰的施用

草木灰可作基肥、追肥和盖种肥。作基肥时,可沟施或穴施,深度约10cm,施后覆土。作追肥时,可叶面撒施,既能供给养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适宜用作水稻、蔬菜育苗时盖种肥,既供给养分,又有利于提高地温,防止烂秧。草木灰也可用作根外追肥,一般作物用1%的水浸液,果树可喷2%~3%的水浸液,小麦生长后期可喷5%~10%的水浸液。

草木灰是一种碱性肥料,因此不能与铵态氮肥、腐熟的有机肥料混合施用,也不能倒在猪圈、厕所中储存,以免造成氨的挥发损失。草木灰在各种土壤上对多种作物均有良好的效果,特别是酸性土壤上施于豆科作物,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私聊领真题等备考资料!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3年定向乡镇考点梳理(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