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诗的日子15
天亮了,新的一天,新的感觉来到了我身上,更困了。两个多月累计晚上睡觉超过六个小时的日子不超过一天,囤积的困意让我这几天折在沙发上看书的时候,坐着就能睡着。醒来后发现除了手机上的时刻多了一个钟和裤子粘在了出汗的屁股上之外,世界一切都没变化,我依然是坐着,只是脖子直着往后倒了一点。 屋子亮着,才五点多,思想如一片寂静即将被打破的雨林,我感受着自身有关新鲜企图的脉搏,临近的脏器,砰砰得响动,但我的身体,却如同一只在马路上晒得发黑的青蛙干尸,只剩下不用思考如何运用自己的四肢,贴紧了床铺。 天花板那里传来楼上直播的声音,618已经过去了,他们这几日依旧每天通宵。听不清的普通话我听得懂,所以听起来很舒服。前几日去超市买东西,因为我听不懂收银员说的话,她重复了两次,眼神里充满了鄙夷,然后放弃了和我交流,为什么我也喜欢自己听不懂的方言呢。 每当我想用力清醒,这力量就会副作比清醒更强大的困意,借力打力,一瞬间就无数次将我打倒在床上。 我整顿周身精神,出门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衣服可以买,它作为一个念头让我起床是够了。 我已经没有一件体面的短袖了,每一件上面都留了油渍,衣服和油渍,一个难以忘怀,一个死命纠缠,像是立过誓一样,我不晓得要怎么把它们分不开。 洗了之后的短袖存留着显眼的吃饭历史,这让它看起来就像从没有走出过历史一样,一只不干不净的饿痨鬼,投胎也无助于直面狼狈。我知道自己洗了很多次,但我越是知道,越觉得自己对干净的所求败给了它。区区一件蔽体的短袖,正刺我体面的所求,是不甘心。 每次路过彩票店,我总想去买一张刮刮乐,不知道为什么,这里的福彩店比体彩店要少,即便是合开在一起,招牌上也只标出体育彩票,但每次我都顾忌自己身穿的卡通T恤和背后的粉色书包而没进去过,我觉得和别人解释自己是成年人有些麻烦。所以为了完成某种无法进行的交流,我得考虑自己在人前的吃和穿了。 在几件里反复地穿,连续地使用让它们折旧得逼近不堪,昨天晚上的那碗凉拌米皮毁掉了最后一件。这不能全怪我,常在河边走,人类如今每顿饭不管冷食热食都多少带点油和汤,河南的饮食亦是如此。 这里的饮食汇集四方,主打的依旧是面食米食和各类汤菜,比如武汉热干面、成都的担担面和凉面,还有栾川肉丝面,爆肚面和酸辣粉之类的,只是我吃过的不多,不知道正不正宗。如果有一条足够长的小吃街,人类的战争是会少一点还是多一点呢? 我觉得米皮很像我吃过的广元米凉面,米线像是加粗的绵阳米粉,凉皮有点儿像加长切开再放凉的广式肠粉,牛筋面和我在四川吃的区别不大,软泡泡的,饸烙面和蒸面我此前没吃过,感觉前者太粗又哽啾,后者太细又噎人,两者都缺少弹性,所以我不大喜欢。拌擀面皮也是,粗,哽,劲,我不中意,但如果做成炒面之后会好吃很多,炒米皮也是一样。 似乎这里的面的灵魂在于或浓郁或鲜美的汤底,其实我觉得用“平郁”二字合在一起形容更恰当,但没有这词。我不喜欢吃牛肉和羊肉,所以也对手工面无感。我最喜欢的是砂锅烩面和烩菜,两者汤料的味道是温和且浓厚的,所以入味且羹稠。 烩面的口感介于刀削面和手工宽面之间,恰到好处,能让我想到雅安荥经的挞挞面。烩菜里常有各类青菜,金针菇,海带丝,绿豆芽,炸丸子,炸平菇,干丝,炸豆腐,粉条等等,丰富极了。 我家楼下的烩面店关门了,换成了一家药店,虽然这条街那一头有家一样的,但这里的药店就像春熙路的奶茶店一样,多,不甚多。 前几日吃卤煮火烧,汤还溅到了裤子上,或许我应该只吃火烧。 家楼下就有一家卖火烧馍的,凡开门生意便是极好。五香一块,豆沙两块,肉的三块,饼大小和一块乒乓板相当,扎实顶饱,我偶尔买一块五香馍就着凉菜吃。饼皮吃起来先是很酥脆,紧接着就是很紧实的绵软,椒盐混匀在层次丰富的饼中,即便没有夹馅儿和油水,在烘烤之后的五香味也是十足好吃。把朴素的食材和低调的味道发挥到如此温和而给人安慰的地步,简直是了不起。卤煮火烧虽说加了更多丰富的食材和调味,我个人却更喜欢火烧,但我又觉得两者仿佛有某种相似的本质。 喝牛羊肉汤时搭配的饼丝或烧饼和火烧馍又不一样,饼丝是和大饼卷菜的饼很像,或许都是烫面揉的,口感弾劲,而那烧饼则介于白吉馍和火烧馍之间,扎实淡口,适合泡汤。白吉馍最大程度保留了小麦的质朴香气,但我吃着实在是噎,它就像是一成熟的放大版荷叶饼,即使做成腊汁肉夹馍我都还得配碗汤才咽得下去,而火烧馍我是可以慢慢干嚼下去的。这里的肉夹馍和馄饨和我在陕西吃过的差别不大,我更喜欢潼关肉夹馍,千层薄脆的口感使油香加倍,肉汁充盈进层层酥皮中,一口丰富,邋遢狼狈。 其余的发面馍,比如柳叶饺子形的红豆馅儿馍,黑糊糊的枣泥馍,长条的椒盐五香馍,方块的千层饼,荞麦花卷等,吃起来绵劲十足,像在四川吃的老面馒头,不软不塌,清淡平中,都很顶饱。 锅贴,饺子,鸡蛋灌饼,杂粮煎饼,烤面筋,炸馍,炸串,拌馍等一系列在我眼里是半主食半小吃性质的食物,我都是没法不爱的。在不过敏的前提下,发挥到极致的烹饪或许能让事物拥有在禁忌里突围甚至抵挡宗教传播的力量。 如果是聚餐和约会,那要吃什么,虽然我是一个人,但我想过这个问题,这就像班主任选科代表的时候,即使知道她不会选上我,我也还是会思考一下自己想当哪一科的科代表,虽然结论是,我不能说是喜欢,不能说能胜任,不能说完全不行,我选择不出能划分到我确定这个边界里的科目。认真而模糊的个人意愿让我看起来任劳任怨,所以总是被安排到没有岗位又需要人手的工作。成绩中等的我不至于耽误学习,也不至于不负责任,怎么看都很适合做个等待者。或许现在的科目太少了,不知道如果多一些选择会不会好一点,但我想我一定不能选名叫“吃面不溅油”的科目,我不擅长。 这里的食物丰富却不丰盛,总是平和得使我不知道哪样算是享乐性质的招待。我听说洛阳水席很有名,但我至今也没吃过。我买过速冻的牡丹肉燕,煮在麻辣烫和麻辣拌里都很好吃,肉燕的肉糜是介于鲜肉丸和鱼豆腐之间的口感。 或许烧鸡是个招待人的好选择,这里有很多卖烧鸡的店铺,有些卤肉店门口的招牌上还贴着写有“送礼带一只”的海报,应该足够有排面。 我第一次见烧鸡就问过卖价,听店员说了单价,我估摸着小小一只就不下五十块后,只能悻悻走了。后来我单买过带脖子的鸡头尝,那味道确实很好吃,微糯的鸡皮和软烂的鸡肉都入味极了,不同于川湘辣卤和传统北方酱卤,它的卤味调性复杂却无一味突出,带着不明显的甜味,没有一点椒麻干辣香油之气,只是均匀有力道的温味回浓香,这让我感觉它是老少皆宜的食物。 或许有一天我会吃下一整只烧鸡,什么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