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
我是一个南京人,但是并不会说南京话,也不知道老南京的文化。我的父亲来自安徽,母亲来自河北,日常生活中都是使用普通话;上学至今基本上接触到的只有普通话。想起来了,有时会听见父亲偶然发出的亳州腔;又经常的看见同学和父母用的方言对话。但是我会普通话,我大概不能完全算一个南京人。
我从小到大的时间也是父母在南京打拼的时间,栖霞区、建邺区,江宁区都住过,多次的搬家也让我不知道“故乡”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父亲可以说爷爷那个老房子是故乡,妈妈可以说姥姥的老房子是故乡,而我不知道哪里是我的故乡,是南京、亳州或者某个小区又或者是儿童医院?我大概是没有故乡吧。
想想好像也不全是,我觉得那些过去的遇到的人,那些一起留下回忆的人和事,就是我的故乡了。躺在床上的时候总是想起过去的一个个人,可是前几天一个朋友兴奋的提及一些旧事的时候,我却几乎记不起了。一时间气氛有点尴尬,也有一些伤感,又突然发现以前烂熟于口的电话号码,如今渐渐都记不得了,那些以为一辈子也忘不掉的事情,都渐渐的离我而去了。
我确实是一个记忆力不咋地的人,这里就不论是先天还是后天影响的了。小学的时候各种背书默写,我总是被留下来几乎最晚的那个;初中毛老师中午默写不过的留人,我更是常客。所以我总是一遍遍的回忆着,生怕自己忘记什么。大学大家联系不那么紧密了,我花了一个学期才把我们班的人一个个脸和名字记下了,每天提醒一下自己过一遍。总是想着以前的事情,美好的或者悲痛的,兴奋的还有后悔的,可是当那个同学提及菜市场书贩的时候,我真的真的想不起来了...我的内心真的充满了自责,忘记过去是一种不可饶恕的背叛。
是的是的,我就多愁善感。真的真的好难受。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起了这么一句话:
没有了卡拉,我们还剩下什么?
********************************************************************************************
2017.3.16-3.18
注:卡拉,是星际争霸中星灵人的宗教,星灵人世世代代用精神链接共享思维和情绪,星灵遭受灭顶之灾时,必须放弃卡拉的精神链接,而放弃卡拉意味着所有人精神上不再是一个整体,没有了卡拉意味着自由,痛苦的自由。本文中作者或许想以此表达没有“根”这个意向以及迷茫。

2022年1月13日
注:本文写于QQ空间日志(https://user.qzone.qq.com/894039627/blog/1489831236),当时大二下,或有迷茫,写此文。现有点新的思考。故有下文:
来英国已四余月,感觉日常生活和国内独居时也无区别。我以前觉得对于我这种很宅的人来说在哪里生活都不会有什么变化,有网络有电脑有口饭吃就能忍受,但是我错了。
英国的蜂窝网实在是让人无语,进入室内随时0信号;室内WIFI也让人无语,动不动就断线;互联网本身也很恶心,访问国内的服务器各种高ping,还有反向墙。一系列限制让很多游戏都玩不了了。而且没有淘宝和美团,生活质量下降了不止一点。
国内虽然离家居住,但随时可以回家,朋友也随时可以聚聚。而今深处敌后,才明白有些东西是不能跨过屏幕的。买到的好东西,想给家人朋友分享,寄回去的运费和时延就让人冷静。当然,可以用淘宝买类似的,但是这一切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你们物理上被分割了——他们碰不到你碰过的东西,一件也没有。
以前经常抱怨,节假日回老家很无聊,是浪费我的时间。我的父母老家不在一起,有时候我们两头跑,再加上南京就是三头跑,我小时候可讨厌透了。可如今,经常假期父母就各回各家了,我家就没有人了。仿佛“家”变成一个可以拆解的东西了。
有时候觉得我是一个非常非常自我的人,对他人他物再思念,见面也觉得不过如此,仿佛思念的是仅仅是一个概念,所以思念的仅仅是自己的记忆。
也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可能只是有点想家了吧。
“那些过去的遇到的人,那些一起留下回忆的人和事,就是我的故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