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花宗茂出任先锋,平定肥后国人一揆
肥后一揆
1587年7月14日,在九州征伐获胜的丰臣秀吉沿海路回到大阪城,岛津龙伯跟着来到了大阪城,受到了丰臣秀吉的热情款待。龙伯上洛期间,丰臣秀吉赏给他价值不菲的物品,还把京畿地区的一些土地赐给他。
就在平定九州之后,秀吉写信给自己的正室宁宁,称:“九州诸岛,皆已归顺,命征贡于高丽(朝鲜)。彼若不从,将以明年征之,并略明国,悉归我版图。”(出自《妙满寺文书》)
秀吉还对爱妾茶茶说:“在我生存之年,誓将唐(指明朝)之领土纳入我之版图。”
这时候秀吉已经开始筹划攻打海外的明国了,虽然降服了岛津并征服九州,但此时日本还未彻底统一,关东的北条氏政和伊达政宗等大名都尚未向秀吉臣服,但说明秀吉已显露出他巨大的野心。
秀吉家臣京极高次凭借九州征伐战功获赠1万石领地,正式成为大名,并迎娶了浅井初为正室,秀吉在这段时间也迎娶了浅井初的姐妹浅井茶茶。
但就在丰臣秀吉刚离开九州时,九州岛就再次出现战争,莫非岛津家反叛了?不,是当年7月1日,肥后爆发了大规模的民变,史称肥后国人一揆。
先解释下“肥后国人一揆”这词,肥后自然是指地名即九州南部的肥后国,国人指国人众即地方势力。一揆这词就是指“叛乱”,专门代表民众发动叛乱。中国叙史经常把民变称作“起义”,比如“黄巾起义”和“方腊起义”等等。而日本叙史习惯把起义称为“一揆”,比如佛教一向宗掀起的暴乱就称之为“一向一揆”,以及这次的肥后国人一揆,后面我们简称为肥后一揆。

讲肥后一揆之前我们必须先介绍肥后这个地方,肥后地处九州中南部,就是今天的日本熊本县。近现代日本陆军有一支部队叫第六师团,是日本顶级的甲种师团。熟知抗日战争历史的应该清楚,就是第六师团第一个攻入南京城,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抗日战争、太平洋战争都可以看见第六师团的身影。而第六师团又叫熊本师团。

顾名思义这个师团的人都是来自九州熊本,近现代日本有一句话“天下日本兵第一,日本九州兵第一,九州熊本兵第一。”
熊本(肥后)自古以来居民就十分彪悍,尚武气息浓厚,明朝时期不少在内地杀人放火的倭寇也是来自肥后,当然肥后在日本也不安分,肥后在日本有个称号叫“造反国”,正是这里人彪悍野蛮,一言不合就开干造反。

这次肥后一揆起因是刚刚分封到这里的大名佐佐成政奉丰臣秀吉命令进行检地,也就是人口普查。但当地国人众隈部亲永抗拒检地。佐佐成政见隈部亲永这个小小国人众就敢反对自己,然后直接攻击了他所在的隈本城,没多久就攻陷了这里,但隈部亲永的儿子隈部亲安却在城村城继续反抗佐佐成政。
城村城才800多名武士,但是却有15000底层市民跟随隈部亲安暴力抗法,可谓闹得不小了。不愧是肥后人,能不哔哔就直接动手。(出自《肥后圃志》)
一揆军便直接攻击隈本城,佐佐成政被迫放弃攻打城村城,并返回镇守隈本城抵抗一揆军,这时候一揆军数量已经高达3.5万人了,而佐佐成政只有7000人。

在作战过程中佐佐成政不少家臣都被打死了,佐佐成政自知抵挡不了一揆军,于是急忙向丰臣秀吉求救。
当年9月,丰臣秀吉号召九州各个大名前去肥后协助佐佐成政镇压一揆军。第一批援军是由锅岛直茂和安国寺惠琼统领,这两人年龄近50岁了,作战经验更是丰富。当增援部队抵达南关,他们中了当地一揆军埋伏,名叫大津山出羽守的人率领一揆军击败了这两位老将。
第一批派遣部队被一揆军击败后,紧接着第二批部队来了,这次部队主帅是立花宗茂,这是立花宗茂成为独立大名后的第一战,部队首次以立花军名义出征。

出征前立花宗茂在柳川城召集家臣们说关白秀吉提拔他当大名,他正愁没有回报机会,此次出征获得胜利那便是最好的报答。
接着宗茂对他弟弟高桥统增说:“你还没有上过战场杀敌吧,这次你随我出阵。”
高桥统增回答:“是,兄长。”届时他还15岁未满。
宗茂道:“丑话说在前面,这次你务必好好表现,不然不配当高桥绍运公的儿子。”
然后宗茂亲自竖立起象征立花家的祇园纹旗,并对众家臣道:“出陣(しゅつじん)!”
立花宗茂携弟弟高桥统增还有家臣由布惟信、小野镇幸、十时连贞、米多比镇久、安田国继、水野胜成出阵,立花军总兵力仅1200人。(出自《柳川市史》)
上面提到随宗茂出阵的人物里都是本系列文章常出现的老面孔,但水野胜成是第一次出现,关于这个人物文章后面再单独讲解。
行军途中立花宗茂遇到安国寺惠琼,安国寺惠琼提醒他小心伏兵,随后并问他带了多少兵马。
当安国寺惠琼得知答案后,惊讶道:“才1200人,这哪够啊。”
宗茂道:“请安国寺大人放心,若我战败全凭关白处置。”
立花军继续行军,果然如安国寺惠琼所说敌将大津山出羽守果然在南关一带布置了伏兵,宗茂已察觉到,于是他将部队分成三队,第一队由小野镇幸统领。

“突击!(とつげき)”小野镇幸率领数百人小队直接冲锋,大津山出羽守见小野镇幸进入他们埋伏圈,不由狂喜,对手上当了,接着一揆军从四面八方包围小野镇幸。
但小野镇幸是有备而来,他早已布置好阵型对抗一揆军,一揆军虽然个个彪悍不怕死,但是缺乏阵法和好的将领指挥,小野部队虽少,但立花宗茂之前抽调的都是精锐士兵,都是经历过与秋月、岛津军各种大战的武士,小野部队正面击杀了不少敌人,一揆军吃了亏后,阵型开始完全溃散,接着局势一边倒,小野镇幸则在万军之中斩下了大津山出羽守的首级。(出自《立花記(正・続)》)
立花宗茂成功突破南关后,开始进行一下步行动,佐佐成政的部队正在西山城被一揆军所围攻,宗茂便命人去给西山城的守军运输军粮,可隈部亲永派遣大将有动兼元截击了立花家的运输队。
宗茂为了掩护运输队,便命令高桥统增和米多比镇久前去攻打有动兼元,而宗茂交给他们的兵种可不一般,是“骑马铁砲队”,这是立花宗茂设计的兵种。每名士兵的战马上备有枪袋,把弹药袋挂在马屁股上。这样,火枪就可以由骑马武士一个人携带了,并且骑兵周围部署三到四名步兵,携带枪支和弹药,可以单独手持长矛、弓和火枪作为战斗力量。换句话说,800名士兵发挥着2000~3000名士兵的作用。200名骑兵脖子上挂着步枪袋,100匹马驮着水、粮食、武器和弹药,300名步兵跟随他们。立花家的骑马铁砲队由200名携带火枪的骑马武士为核心。(出自《清和源氏隈部家代々物語》)
骑马铁砲队比起骑兵更像是龙骑兵(是指不用战马就具备高机动性的兵种,比如摩托车兵),利用战马高速移动罢了,但由于在颠簸马背上开枪挺麻烦,所以很考验人骑乘和射击技巧。

当一揆军冲过来时,骑马铁砲队组成了一个队形,并立即向一揆军开火射击。当所有枪支同时开火时,第二颗子弹将在烟雾消退之前出现。在一揆军被两发和三发的高效火力吓到的空隙中,骑马武士周围的步兵趁机用长柄枪攻击一揆军,长柄枪步兵队队形向右倾斜,其他人同时向右推进。(出自《清和源氏隈部家代々物語》)

一揆军许多人根本没见过骑马铁砲队这玩意儿不少人都被吓走,在高桥统增和米多比镇久统领下,有动兼元被立花军击退,成功完成了任务,顺便一说伊达政宗也装备过这种骑马铁砲队。
完成了救援运输队的任务后,立花军因此退往背后的山间,宗茂又以长枪队引诱城村城中的有动志摩守出战、有动志摩守是有动兼元的儿子,尽管他父亲看出这是计策还想去劝说不要出战时,可有动志摩守已经率军越过大原口前往至永野原追击立花军。(出自中野等著 《立花宗茂》)
宗茂见有动志摩守杀来,于是挥舞军扇指挥,全军阵型开始变换起来。现场一揆军眼前景象是:立花军骑马武士在外,结成若干游阵,形如一个转动的车轮。这正是立花宗茂施展的火车阵,类似上杉谦信在川中岛之战运用的车悬阵。(出自《立花記(正・続)》)
敌军一旦触碰到立花军的火车阵,犹如人肉体触碰到转动的锯齿,会被立刻粉碎。立花军临战时向同一方向旋转,并轮流攻击敌阵。因为一个部队进攻了一个敌人后会离开,尾随的另一个部队会接着较早前进攻的部队进攻同一个敌人,而之前的部队会推前进攻下一个敌人,如此类推。
一揆军完全被正面击破,活跃在火阵中的十时连贞、水野胜成、安田国继三人更是杀敌无数,敌将有动志摩守则当场阵亡。

待立花宗茂待成功将粮食送入西山城后,他便率军入驻这里。可当天共3000人的一揆军将西山城团团包围。为了应对这一情况,立花宗茂先派人散播“立花军明天出城回柳川”的假情报让敌人知道,一揆军信以为真。
随后宗茂将部队分为三队,由布惟信担任先锋,以疾驰之势突袭敌人,而宗茂率领的本队被一揆军三面夹击,由于宗茂军装十分显眼,引得众多敌军争相恐后来讨,十时连贞等家臣见状便舍命来护卫,由于战事过于激烈,双方高层将领也参与起白刃战。
宗茂拿着道雪传下的名刀笈切兼光,骑在马上连续斩杀七名敌兵,敌将有动下总守横击过来,宗茂左腕被刺伤,但他顺势借力将有动下总守给斩杀。不久由布惟信的先锋队和小野镇幸的第二队合力攻破敌人阵型,在立花家众人奋战下这支一揆军全部被击溃。(出自《長編歴史物語戦国武将》)
战后,立花宗茂和诸多家臣已经染得一身之血,但他们没有停歇,之后改变方向沿着街道一鼓作气攻陷了一揆军占据的出城,并俘虏了人质并将其示于城郭上,一揆军因亲友被俘不敢攻击,立花军遂以通行,并于傍晚时分到达南关城近邻的神尾城。
而一揆军大将大知越前守的部队在此处埋伏,且道路狭隘,宗茂将军势带往左侧的森林中,尽量拉开至敌军弓箭射不到的地点,引诱右侧的敌军五百兵出城后,以小野镇幸、十时连贞三百士兵反攻,并且由布惟信率20余人突击队越过敌军布置堀、木栅,并攻克了一之丸与二之丸,大知越前守也亲自率50骑迎战,最终立花麾下一名将领击杀了大知越前守。
虽然立花宗茂连战连胜,但由于一揆军数量太多,他选择班师返回柳川城,等待其他援军到来再和一揆军决战。
但立花宗茂仅率1200人马只用一天时间便连胜13场,攻下一揆军7个鹿砦,迎战数倍于己的一揆军,斩杀近700名敌兵,创下讨取敌将大津山出羽守、有动志摩守、有动下总守、大知越前守的辉煌战绩。(出自《筑紫军记》)

当年10月1日,丰臣秀吉在京都举行大型茶会。早在返回大阪后的7月下旬开始,向京畿地区各地发出通告号召大家参加,即使是农民和外国人,只要对茶道感兴趣的不分社会地位和国籍都可以参加, 原本预计这场茶会召开10天。
10月1日,千利休等名茶人齐聚京都的北野天满宫,本来盛大的要举行10天,但就在第一天就突然取消了。原因正是肥后一揆引发的九州地区战乱未平息。(出自《多聞院日記》)
义结金兰
为此秀吉安排针对肥后一揆的第三次派遣军,由立花宗茂、小早川秀包、安国寺惠琼等人组成联军,并以小早川秀包为总大将。
小早川秀包,出生于1567年,与宗茂是同一年出生,届时20岁。他是毛利元就的第十个儿子,也是最后一个儿子。毛利元就生他时候已经70岁了,小早川秀包幼名才菊丸,到了1579年时,由于当时小早川隆景已年近五旬,但仍没有子嗣,于是在征求毛利辉元意见后才菊丸被过继给三哥小早川隆景当养子,从此才菊丸改姓为小早川。
也就是小早川隆景即是才菊丸的亲哥也是他的父亲,1583年9月,16岁的才菊丸被毛利家派到到秀吉那里做人质。由于才菊丸长相貌美,秀吉非常喜欢这个美少年,于是给了他很好待遇,并且把自己名字里“秀”字赐给他,从此他就叫小早川秀包。后来秀包参与九州征伐,九州国分后秀包回到小早川隆景身边。
如果不是后来丰臣秀吉的外甥羽柴秀俊(小早川秀秋)过继给小早川隆景,那么就是秀包继承小早川的家业,顺便一说由于后来小早川秀秋在关原之战倒戈行为过于恶劣,秀包就不再使用小早川这个姓氏了,而是恢复毛利本姓,最后是叫毛利秀包。

原本这次九州联军总大将为小早川隆景,由于九州国分过后小早川隆景要巩固自己的新领地便没有精力来管一揆,于是就让小早川秀包代替自己为总大将出征。
本来黑田如水也要参与这次出征,但他的新封地也出事了,一个名叫城井镇房的当地国人众因为不满丰臣秀吉调配而造反,城井镇房还是大友宗麟的妹夫。黑田如水一开始觉得这种人用不着他出手,便让他儿子黑田长政率军去讨伐,谁知黑田长政竟然在城井谷城一战被城井镇房杀了个大败,得知消息后的黑田如水大吃一惊,急忙自己亲自去镇压,便错失这次镇压肥后一揆行动。
这次镇压肥后一揆的重任便落在立花宗茂和小早川秀包这两个年轻人身上。1587年10月,立花宗茂和小早川秀包为首的1万人的九州联军包围一揆军将领和仁亲实的田中城。
立花宗茂和和仁亲实早在数月前就已经结识,当年4月九州征伐立花宗茂征战肥后期间,和仁亲实向立花宗茂投降,并恳请宗茂为秀吉求情放他一马,但秀吉不想接受和仁亲实的投降。宗茂便对秀吉说:“既然我答应了对方的请求,若无法达成将有损武士信义之面目,还不如自尽。”秀吉被迫答应此事。(出自《评注名将言行录》)
和仁亲实虽然麾下才900人,但是当时最难的就是攻城战,他凭借地利优势阻挡了九州联军一个多月,转眼到了年末。
联军本阵内,小早川秀包焦急地说:“现在已经12月了,若是战事不能在今年解决,我们如何跟关白殿下交待。”
立花宗茂道:“要不我们向关白请求增派援军。”
小早川秀包认为这个提议不错,准备履行时,安国寺惠琼这时却说他有攻城办法。接着安国寺惠琼凭借其谋略对一揆军实施了反间计,使得和仁亲实的妹夫边春亲行谋反。

立花宗茂和小早川秀包趁田中城内讧之际趁机率军攻城,联军在攻城过程还是遭遇到了激烈反抗。一揆军有个武将名叫和仁亲宗,此人号称“人鬼的猛将”。和仁亲宗一路冲杀到小早川秀包阵前,企图将其讨取,但小早川秀包也不慌乱依然阻挡敌人的突袭,这时立花宗茂率军应援,在他们二人配合下将和仁亲宗给击退,并斩杀其部将和仁务少辅。(出自《柳河戦死者名誉录》)
小早川秀包夸赞宗茂道:“不愧是立花殿下,武艺如此高强。”
立花宗茂谦逊道:“论排兵布阵我不如小早川殿下。”
之后宗茂和秀包二人率军突破一揆军防线,成功杀入城内,并将城内的一揆军也消灭殆尽。在此期间宗茂和秀包都见到了彼此的战法,都情不自禁佩服对方。(出自中野等著《立花宗茂》)
联军占领了田中城,紧随其后一天(12月26日),立花宗茂、小早川秀包终于攻克了一揆军大本营城村城,罪魁祸首隈部亲永、和仁亲实等人皆被俘虏,历时五个月的肥后国人一揆就此平定。
原本丰臣秀吉已经派遣福岛正则、加藤清正等人率军前往九州协助镇压,但在发挥他们用处之前九州联军已将叛乱成功平息,但丰臣方先后调动各地军队累计达六万人,这场战争规模不可谓不大。由于立花家功劳显著,肥后一揆首领隈部亲永、和仁亲实等重犯交给立花宗茂收容。
在肥后一揆作战期间,立花宗茂和小早川秀包并肩作战结下深厚友情,于是二人义结金兰结拜为兄弟,并且立花宗茂拜小早川隆景为义父,而宗茂也不会继承小早川家业,完全出于对长者的尊重,我个人估计宗茂此举还有报答之前小早川隆景对抗岛津的恩情,宗茂迎来人生中的第三个父亲。

九州国分后立花家族的故地立花山城正好由义父小早川隆景管理,宗茂或许不会再为立花山城被分走而难过。
1588年,小早川秀包迎娶宗茂前任主公大友宗麟的女儿桂姬,桂姬深受其父影响是天主教徒,在桂姬劝说下小早川秀包也皈依天主教,并取教名为西蒙(Simao),之后秀包积极支持天主教事业,可以说秀包和宗茂渊源更深了。

接下来说丰臣秀吉对肥后一揆事件的处理,首先自然判决隈部亲永、和仁亲实等乱党头目死刑。隈部亲永家族十余人交给立花宗茂在柳川城处决,宗茂深知肥后人尚武,注重尊严,于是死刑换了一种方式执行。
便是立花宗茂率领12名勇士和隈部亲永一族12人在柳川城附近的地方黑门进行比武单挑,如果隈部家族在单挑中有胜出的则获得赦免权,这场殊死搏斗于1588年5月27日开始,这一事件被称为“黑门放讨”,最终隈部亲永一族12人都光荣战死。(出自《柳川市史》)

在现场担任监斩官的浅野长政目睹过程后在震惊之余当场佩服宗茂气慨。而秀吉听闻宗茂的做法,便说:"真不愧是立花(さすがは立花である)”(出自《筑后将士军谈》)
至于处理和仁亲实,宗茂先前已经帮过他为秀吉求过情,而这次他必须被处死了,但宗茂却让和仁亲实的次子和仁统实成为小野镇幸义弟,保留了和仁亲实的血脉。(出自《筑后将士军谈》)
上洛
再是关于肥后国领主佐佐成政后续事情,正是他一开始处理不当导致肥后一揆蔓延扩大。这里先简单说下他的事迹,佐佐成政是自织田信长时代起的老将,桶狭间之战时佐佐成政便是信长的近身侍卫,当时秀吉还是一名普通武士。后来他成为柴田胜家的副将,信长死后跟随柴田胜家对抗羽柴秀吉,贱岳之战柴田败亡后佐佐成政继续对抗秀吉。最后在1585年秀吉出动十万大军才使得佐佐成政降服,九州国分后佐佐成政受封为肥后领主。
1588年2月,佐佐成政先是通过安国寺惠琼前往大阪向秀吉道歉,但秀吉却拒绝接见佐佐成政,并命人将其囚禁于尼崎。根据《闰五月十四日秀吉书状》内容得知秀吉除了批评佐佐成政没能治理好肥后殃国殃民,而且还翻起旧账,把他过去跟自己作对的事情都说了一遍,1588年5月14日,加藤清正奉秀吉命令监视佐佐成政切腹自尽。
佐佐成政死后,秀吉曾想把肥后也交给立花宗茂统治,但宗茂知晓肥后自大友宗麟统治时期就是难治多乱之地,还有其妻立花訚千代不希望新封地距离家乡立花山城太远,宗茂故此拒绝。(出自【立花宗茂】日文维基百科)

秀吉只好将肥后分成两块地方,北肥后归小西行长,南肥后则归加藤清正统治,由于肥后一揆的余波,加上秀吉之前颁布的神父驱逐令负面作用发酵了,1589年,肥后的天主教徒发起暴乱,史称“天正天草一揆”,小西行长身为天主教徒,他不忍心镇压,加藤清正为了担心叛乱规模扩大,便直接率军进入小西封地镇压暴乱,并血腥屠杀天主教徒。

上文提到黑田如水因为镇压封地内的城井镇房之乱而未出兵肥后,黑田长政在城井谷城战败后,黑田如水亲自去攻打后并采取长久包围战略,在立花宗茂平定肥后同一时间段1587年12月,黑田如水成功迫使城井镇房向其交出人质臣服。
事情看似就这么结束了,1588年4月,黑田长政邀请城井镇房前往黑田家居城中津城做客,双方在合元寺举行会面,黑田长政在宴会中将毫无防备的城井镇房和他同行的随从们统统杀害,黑田长政这么做一面为了铲除祸害,另一方面则是洗刷在之前城井谷战败的耻辱。接着黑田父子将城井镇房一家灭门,城井一家只有少数人逃过一劫。
1589年,黑田如水名义上隐退,将家督位置让给黑田长政。这时候日本九州大名为小早川隆景、立花宗茂、黑田长政、毛利吉成、大友义统、岛津义弘、小西行长、加藤清正、锅岛直茂、有马晴信等,熟知朝鲜之役那段历史的人看了以上名单都清楚后面入侵朝鲜的日军将领到这里已经全部归位了,未来还会专门详细描述朝鲜之役。
视觉回到立花宗茂这里,1588年5月下旬,立花宗茂就在处刑完隈部亲永后,在秀吉要求下上洛,这是宗茂第一次来到大阪,他与他的家臣们参观了这座属于丰臣政权的首府。
小野镇幸望着华丽的大阪城天守阁道:“没想到秀吉住的地方如此豪华。”
米多比镇久道:“我听说就在今年关白殿下还在京都又新修了一个府邸,名叫聚乐第,据说聚乐第能与大阪城相匹敌。”
原来丰臣秀吉贵为关白,但在京都还没有府邸,他决定施工兴建一座。1586年4月21日,秀吉入京选择施工地点,两天后开始动工,到1587年竣工,名为聚乐第。聚乐第北至一条,南至二条,东至堀河,西至内野,周围用石墙围着;建筑材料是从各地领主及奈良等地筹集来的;里面楼阁高大、气派,装潢讲究、华美,庭院设计考究,典雅宁静,从各地的神社、寺院找来的奇花异草种在庭院里,各地的珍奇石头也铺在这里。聚乐第周围是丰臣秀吉一族及功臣的宅邸,也都宏伟、壮丽。丰臣秀吉征讨九州凯旋之后,于当年9月迁至聚乐第居住。只可惜聚乐第城没有保留至今,只能在古图纸上看见这座城池样貌。
就在宗茂来到大阪前一个月,即1588年4月14日,丰臣秀吉邀请当时的后阳成天皇光临聚乐第,后阳成天皇亲自为庆祝聚乐第修成弹奏乐曲。
丰臣秀吉利用这一机会,让众家臣和大名在誓约书上签字。前田利家、宇喜多秀家、德川家康、织田信雄在誓约书上联合署名,他们表示永远忠于朝廷和丰臣秀吉,此外长宗我部元亲、京极高次、井伊直政、大友义统等二十一人也在誓约书上联合署名,之后他们将誓约书交给了丰臣秀吉,丰臣秀吉通过这个办法牢牢掌控了日本全国的军权。(出自《早稻田大学日本史》)

听说这件事后,依然关心大友事务的立花宗茂道:“莫非主公先前已经上洛过。”
“是的。”米多比镇久解释道,大友义统于1588年2月到大阪朝见丰臣秀吉,再次代表大友家向秀吉臣服。
而与立花宗茂同一时期上洛的大名有小早川隆景、毛利辉元、岛津义弘等西国大名。之后他们像之前到访聚乐第的那批大名一样也前往聚乐第向丰臣秀吉以表臣服,并发誓永不背叛丰臣政权。
丰臣秀吉请奏朝廷于先后册封立花宗茂从四位下的官位,册封小早川隆景从四位下的官位,册封毛利辉元从四位下的官位,册封岛津义弘从五位下的官位。
毛利家虽然早期与丰臣秀吉联盟,但是正式向丰臣秀吉臣服是在这次上洛之后,毛利才正式作为丰臣的臣子。
可能这里还有人会问官位有什么作用,其实文章之前写过日本的官位有名无实,但有着极高荣誉感,可以当作爵位。立花宗茂这时官位已经是从四位下,可以理解为中国的四品官。而他的同龄人伊达政宗这时候官位是从五位下,真田幸村还只是马回众。
就在宗茂上洛这段时间,有一名官位为从二位下的人物也在京都、大阪这带,他是德川家康,立花宗茂和德川家康在这时候是否见过具体我们无从得知。
最后我们说下本文出现过的一个人物水野胜成,立花宗茂在平定肥后一揆过程中参与其中,并活跃于火车阵中立下大功。水野胜成虽然是立花宗茂家臣,但只是短暂的,要得先从这个人物说起,水野胜成出生于1564年,他出生于德川地盘三河国,最早他是德川家康的家臣。

1581年17岁的他参加攻打武田胜赖的高天神城之战,因为战斗中优异表现还被织田信长亲自奖赏封地,信长覆亡后,在家康对抗秀吉的小牧长久手之战中水野胜成击杀羽柴军大将森长可,因为此战优异表现家康将水野胜成勇武与井伊直政并肩。
后来在1584年水野胜成杀死了他父亲的一个家臣,为此他父亲要责罚他,水野胜成就此离家出走,从而也离开德川家。之后水野胜成四处奔波,他先后投靠过仙石秀久、佐佐成政、立花宗茂、小西行长、加藤清正、黑田长政,参与平定肥后一揆战斗的水野胜成是成为立花宗茂家臣时期的,此战后水野胜成便离开了立花家去侍奉其他大名,侍奉完黑田长政后水野胜成没再投靠任何人,开始流浪生涯,直到丰臣秀吉去世后关原之战期间在家康邀请下水野胜成才重新回到德川家,并经人调解与父亲和好。
但立花宗茂和水野胜成的渊源并未就此结束,在后来的大阪冬之阵和夏之阵中立花宗茂和水野胜成以德川军将领身份并肩作战,一起讨伐丰臣军,著名的伊达政宗消灭友军事件中,伊达政宗消灭的就是水野胜成部队。1638年,都已步入高龄的立花宗茂和水野胜成二人统率幕府军平定日本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揆—岛原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