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生:烟酰胺真的有效吗?美白护肤品到底是不是智商税?
在“护肤界”一句话,叫做:“黑人白不了,白人不用白。”所以,世界上最热衷于把自己变白的,应该就是咱们亚洲姐妹了。为了变美这项任重道远的事业,每天各种VC、VE不离手不说,见了太阳还要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的——
过去爱美的女生们种草护肤品还都很盲目,几乎就是看明星们用什么就去跟风买什么,碰到不靠谱的也只能自己吃哑巴亏。
而最近几年,人们在种草化妆品时,往往更多地去关注化妆品的实际功效和内容成分,虽说要比无脑跟风好了不少,但依然存在着被商家的营销思路带跑,最后交了“智商税”的情况。心痛不说,钱包更痛...
烟酰胺,作为这几年被各家炒的最火的护肤品成分,经常被加入到各种美白祛黄护肤品中,贵点的有SK2的“小灯泡”,平价的像the ordinary的烟酰胺精华、only的“小白瓶”,还有营销做得满天飞的国货HFP的烟酰胺原液...
然而无论是在知乎、小红书等种草聚集地里,还是现实中买来试用的集美中,对于烟酰胺护肤的评价都是褒贬不一的,甚至有些讨论会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那么,烟酰胺到底是不是智商税呢?得先从这个化学成分本身聊起——烟酰胺(nicotinamide),又称为尼克酰胺,是烟酸的酰胺化合物,为白色的结晶性粉末。在水或乙醇中易溶,在甘油中溶解。
烟酰胺也是美容皮肤科学领域公认的皮肤抗老化成分,近年来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其在皮肤抗老化方面最重要的功效是减轻和预防皮肤在早期衰老过程中产生的肤色黯淡、发黄。当然,烟酰胺对皮肤的贡献远不止这些,也可以修复受损的角质层脂质屏障,提高皮肤抵抗力。
从理论上来讲,烟酰胺是可以起到改善肤质、美白祛黄的作用的。但本着抛开剂量谈效果就是在耍流氓的理念,我们在把一种成分剂量不明的溶剂涂在脸上之前,还是要了解自己买回来的护肤品,究竟能不能起到作用?
因为烟酰胺的作用全面而且受用性非常高,因此有些品牌在没有充分临床依据的情况下,仅仅为了营销的噱头推出10%含量的烟酰胺。而在当前,并没有任何研究表明10%的烟酰胺适用于日常的护肤。
烟酰胺生产原理和工艺决定一定会有烟酸的残留,烟酸对皮肤非常刺激↓↓
烟酰胺注意事项!
烟酰胺有一定的pH环境要求,偏酸偏碱都会让烟酰胺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烟酸,刺激皮肤。
当然,烟酸黑化的条件还是比较苛刻的,得满足酸性条件极强/烟酰胺浓度极高才行。普通剂量使用一般不会出什么问题。含量低或者低浓度的时候,是可以尝试的。
但仅限于皮肤角质层过厚的油皮,本身皮肤就脆弱的干皮和敏感肌妹子就尽量别瞎折腾,好好保湿最重要。
目前来说,5%烟酰胺是各家研究出来的最佳、也是最安全的浓度,像SK2、only的产品大都保持在这个浓度左右。
但是从市场反馈上看,10%烟酰胺这种营销噱头的确很强——比如推出了2%、5%、10%不同浓度烟酰胺原液的HFP
据Euromonitor数据显示,HFP(全称HomeFacial Pro)这个国货药妆品牌自2016年-2019年短短3年就实现了销售额从2.78亿到22.82亿的十倍增长,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101.92%。
最近许多重营销的公司都会采取这样的策略:在重复的洗脑科普中,让消费者放弃思考,乖乖掏钱购买不了解的产品——
“法国心理学家勒庞所著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有这样一段名句:‘断言、重复、渲染,是意见领袖动员(洗脑)群体的经典手段。’
HFP的内容营销就是对这段话的完美实践,病毒式的营销方式和内容,无孔不入地渗透了覆盖了整个目标消费者群体所订阅的自媒体。”
——这段话真的来自HFP的营销文...
皮肤护理的多种方式,烟酰胺只能做到一部分!
想要变美是没错的,但个人的皮肤问题本就不是一日之寒,而是之前日积月累的恶性循环,一个小小的感冒都要半个月才能完全恢复,更何况是几十年缺水、缺乏休息的皮肤呢?
护肤应该是以季、以年为单位的长远方案,把能阻碍你变美的每条路都堵死,因为让你变黑变黄的原因不只一个。但以目前的科技发展,再好的产品,也做不到360℃无死角防护,所以,在能改善的地方尽量改善,比如防晒、抗氧化、抗炎、抗糖化、抑制酪氨酸酶等等…
总的来说,护肤品不是完全没有效果,但只寄希望于护肤品,那才是真的交智商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