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说锈铁第五话:吕家考据

写在开头
这一话的剧情正如笔者在上期分析中所提到的,如果非要掺和唐门的生意,那么就不要管那么多,直接上手去干就完了。事实证明,唐门人也不是拎不清敌我,从于姑的态度上就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出来,不但给了吕家自由出手的面子,还很贴心的为对方找了台阶下,笔者看到此处时,真要为如此明事理的于姑点一个大大的赞!

事实上,在笔者的评论区也常能看到这类的留言,龙虎山的诸位,你们的心思要活泛点,这么迂腐还怎么替含恨而死的诸位天师弟子报仇啊?!罗翔老师都替你们着急啊!

四家之吕家
吕家是和陆、王、高齐名的异人界四大家族,在整个异人圈子里也屹立了千年之久。其家族传承着“如意劲”这门手段,也在千年来的无数场大乱中始终维持着传承。相比江湖中分分合合的诸多流派和人丁凋零的小家族,吕家能够以家族为单位把异术传承至今,自有其独到之处。

吕家源流
相比信息量极少的王、高、陆三家,漫画中给吕家的介绍要相对丰富许多。笔者以下关于吕家的推测,仅限于漫画中的已知信息和现实中的百家姓源流这两条依据,由此衍生推导而出。如果哪天米二吃书或者生造出一个新的设定,那就当墨客胡扯,仅为博各位看官一笑。
姓氏源流
吕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目前比较权威的百家姓源流统计中,其大致的源流主要有三个:

1、源于姜姓。炎帝神农氏,因居姜水流域,故以姜为姓。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与黄帝部族杂处,分为四支胞族。神农氏的第十四世孙伯夷曾佐尧帝掌管四岳,后又助大禹治水有功,为大禹“心吕之臣(心腹重臣)”,故封之为吕侯,建吕国,定都于山西吕梁。商、周两代均为诸侯国,春秋初年(前680年),吕国被楚国所灭,其后,子孙以国为氏,散居于韩、魏、齐、鲁之地,史称吕姓正宗,伯夷则被列为吕姓始祖。这一支吕氏逐渐南迁,至山东东平,成为东平吕氏。
宋·郑樵《通志·氏族略》载:“吕氏,姜姓,侯爵,炎帝之后也,虞、夏之际,受封为诸侯,或言伯夷,佐禹有功,封于吕。”

2、源于姬姓魏氏。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外逃,追随人员中有个叫魏犨的人,又称魏武子。重耳回晋国当上国君后,便封魏犨为大夫、魏犨的儿子魏锜在吕、厨两地有封地,大家就叫他为吕锜。吕锜的子孙就以封地为氏,称吕氏。晋惠公时有大臣吕甥。吕甥后代以邑为氏,形成吕姓,是为山西吕氏,也称河东吕氏。
《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一霍州吕城条:“州西三里,故吕乡,晋吕甥邑也,今有吕陂,在州西南十里,亦以吕甥名,隋因置吕州。”

3、源于少数民族改姓。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原鲜卑族之代北复姓叱吕氏、叱丘氏改为汉字单姓吕氏。五代后周时又改代北三字姓俟吕陵氏为汉字单姓吕氏。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其他许多少数民族都有流改为汉姓吕氏的行为。

吕家村源流
目前国内吕氏家族的五大郡望分别是:河东吕氏、淮南吕氏、东平吕氏、金华吕氏以及晋江吕氏。
虽然吕氏源流众多,但是我们可以从漫画中得到三个重要的信息,以便于我们排除其中不可能的源流,并找到吕家村真正的所在。
一、吕家作为中原异人界的四大家族,已经绵延千年。

这一点就意味着漫画中的吕家,便不太可能是少数民族归化汉族后的改姓族群。古时华夷之辩盛行,如果吕家是异族的异人流派,则很难被中原各路异人流派所接纳推崇,甚至成为号令国内异人圈的四大家族。
二、吕家村的周边环境

从图中可见,吕家村所在的周边地理环境群山环绕,丘陵起伏,山上植被茂密,村落就建在两片山脉之间的狭长平地之上,这种地势显然不是北方的平原村落特点,所以基本可以排除山西吕氏所在的吕梁地区,即可以排除河东吕氏。

三、吕家村的建筑风格

吕家村的建筑风格相对古朴,村中并没有显眼的现代楼房结构,大部分建筑仍旧保持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中国的古民居建筑是有着非常明显的地域特色,比如北京的四合院、江西的总门里、广东的镬耳屋、陕西的窑洞、广东的围龙屋、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等等,而在漫画中可以看到吕家村的建筑有以下几大特点:
1、吕家村的清代民居建筑绝大部分都是人斜面的屋顶,大部分建筑是一层结构。这种人斜面的屋顶是为了便于排水而设计的,和北方地区的平顶式屋顶用于蓄水的目的不同,南方或沿海地区有着长期的雨季,人字形的屋顶可以避免造成积水漏雨。所以可以排除吕家村在长江以北,也就意味着不可能是山西吕氏或者东平吕氏。

2、吕家村的建筑并没有皖南徽派民居特有的马头墙以及联络几个独立院落的中心堂屋。各件民房之间的建筑密度也普遍不高,相对徽派建筑连城一片的布局风格也大为不同。所以可以排除吕家村是在安徽淮南等地,因而可以排除淮南吕氏。

3、吕家村的建筑是典型的粉墙黛瓦风格,和福建广东地区特有的红砖厝建筑风格也截然不同。所以吕家村也大概率不会建在福建等地,因而可以排除晋江吕氏。

4、那么,排除了以上地区之后,就只剩最后一个金华吕氏了。
吕氏南迁始于汉代,或迁浙江,或迁江苏,还有迁湖北、云南、四川一带的。吕姓大举南迁始于魏晋南北朝之时,其后在中国南方形成了两大望族,东平吕氏析出的安徽寿州吕龟祥一宗(淮南吕氏)在北宋世代为官,其子吕蒙周一支最为有名,其后人吕好问随宋南迁定居在浙江金华,后繁衍形成名门望族金华吕氏。

金华当地的吕氏村落建筑风格

金华吕氏
金华人自古以来民风彪悍,《史记》记载吴越之民“民风轻捷剽悍,易怒”,在浙江当地民间更有民谣“绍兴的嘴头、义乌的拳头”。明代《方舆考·山川》中曾经记载“八宝山,在县南五十里,旧不载,近因妄传有矿,嘉靖三十七年间,永康处州矿徒数千人讧聚开坑,知县赵大河督率近山居民陈大成等平之。义乌之民,因以勇武称,而兵事之多亦自此始。”
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就是看中了金华当地极为彪悍义乌、永康、处州(今丽水)矿工,配合鸳鸯阵火铳等装备手段,打造出了十六世纪最强的地面部队“戚家军”。其后这支部队不论是在对抗日本倭寇还是北方游牧骑兵的战斗中,均能战无不胜,甚至多次打出匪夷所思的战损比,比如牛田破营战中,总兵力6000多人的戚家军,在与敌方近乎于上万兵力的悬殊对决之下,最终竟然以不费一兵一卒的代价斩敌2200多人!

这份抗倭的传统走到近代,自从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火开始燃向浙江大地。国民党浙江省级党政军机关迁移金华和永康方岩,中共浙江省临时工作委员会同时迁移金华,金华的党组织开始恢复和重建,金华成为浙江战时的政治中心。
因而漫画中,第一批响应号召袭击比壑忍众的流派,正是距离淞沪战场最近的四个流派:
江西的龙虎山天师府、江苏的茅山上清派、浙江宁波的普陀山三寺、以及四家之一的浙江金华吕家村。

1939年2月22日,台湾籍抗日名将李友邦在金华酒坊巷18号建立了“台湾义勇队”,在抗日烽火燃遍祖国大地的艰苦岁月里,具有正规军编制的台湾义勇队将士们以“保卫祖国,收复台湾”为宗旨,转战浙皖闽各省。由于这支义勇队的成员全部是来自被日本窃据的台湾,他们熟悉日语,利用语言上的便利,翻译日军文件,审讯并教育俘虏,深入敌伪组织获取情报等,是当时国军中罕见的全员精通日语的部队。

关于吕家的故事,由于篇幅所限,笔者有机会再做进一步的完善。
吕慈的复仇
上一期笔者分析过,吕慈为了报手足之仇,特意前来掺和唐门的生意,一方面是明知唐门因为杀了忍头,已经是比壑忍的首要目标,他吕慈只有参与进去,才能为兄复仇。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很清楚唐门的意图,如果明目张胆的去要求加入唐门的行动,必然会被拒绝,甚至还会被唐门防备。只有不打招呼,直接从唐门手上抢人头,才能造成既成事实,让唐门无话可说。

准备
吕慈的准备是充分的。这次吕家一共来了8个人,其中至少有两位年纪较长,应该是其父辈甚至祖辈级的人物。从漫画519话《陆家寿宴》中可见吕家家主年纪与这次出场阻拦的其中一人,年纪接近。

而从吕慈的话中可以知道,这次来的人中,除了出面劝阻唐门的两位长辈,其他人应该都是吕慈的同族兄弟。

仇恨
本来吕家如此优秀的一对兄弟,被江湖人传颂为“吕氏双壁”却在抗击比壑忍众的第一战中,吕家大少爷为国捐躯了。而仇家正是被后人称为“魔人”的瑛太。

这个“魔人”瑛太其实并非隶属“比壑忍”势力,他是属于以个人身份参与的这场中日大战。而在绵山之战中,他的行动也并不受“比壑忍”忍头的指挥,他就是个纯粹的杀人魔头,残忍嗜血,以杀人为乐。

在绵山之战中,唐门与他结下了血海深仇,杜佛嵩、唐同壁夫妇和师叔高英才都是死在此人的刀下。如果不是无根生和白枭梁挺的介入,许新和董昌都难以从他的刀下幸免。

而瑛太欠的血债还包含了他们自己国家的异人流派。比如他来中国之前就有和日本的石川流一战,此战死伤未知,但想必非常惨烈,而且当时他用的还是从石川流手中抢走的“妖刀”蛭丸。
而在几十年之后,石川流的现任当家石川信仍旧对这个消失了数十年的魔人耿耿于怀,甚至不惜冒犯哪都通偷偷潜入中国寻找魔人和蛭丸刀。

从唐门之战中瑛太出手的情况来看,这个魔人对于砍头和制造巨大伤口这类极为残忍的手段,有着相当程度的痴迷,吕慈的大哥估计战死的时候,死相也是极为惨烈。

兄长战死,还被敌人残忍对待,这一幕对于兄弟情深的吕慈有着极大的刺激,所以当吕慈对付活捉到的比壑忍,自然也要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黎庭云
大佬说吕慈用的是杀猪刀,确实,对于侵我华夏的军国主义恶魔,自然当用杀猪刀。但是笔者仔细看了一下这把平头宽刃的刑具,确认这应该是把柴刀,而且还是在日本民间使用的一种被称为“山铊”的柴刀。

这种“山铊”柴刀特意被做成平头没有刀尖的样子,是为了以免被官方政府认定为武器,其外观就像放大版的剃刀。在日本多山、多森林的环境时,猎人们进山狩猎时,草木生长茂密,“山铊”单陡斜面构造,不仅短小没有刀尖,只能单侧劈砍细小硬枝,甚至都不太适合劈草砍树,使尽蛮力挥刀开路也非常不便。
而这种刀具在日本比壑山的忍众眼中,自然一眼便认出来了,而吕慈的用意也十分明确,你们这些鬼子来我华夏杀我国人,那我就用你们的柴刀把你们剁成肉酱,在我眼中,你们连做猪狗的份都没有,只配做我刀下的草芥。

下一步的计划
杀了一个比壑忍泄愤,再故意放跑一个,吕慈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通过这个舌头去引来“魔人”。

而面对怒气冲冲的许新和后续赶来的唐门弟子,吕慈显得十分谦卑有礼,想必即使身怀国仇家恨,吕慈仍然十分理智,也很清楚贸然插手唐门事务的风险,所以立马和许新赔了个不是,但是他的话里面也十分明确的表明了立场,这事是我的错,但是我以后还要干,所以你唐门多担待吧!而且这事和吕家无关,是我们兄弟几个为兄报仇,有什么事我们担着。

讲真心话,此刻的吕慈如此谦恭有礼反而让笔者深感不安。相比少年时在陆家大院中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和老年之后蛮横霸道的十佬“疯狗”,此刻的吕慈仿佛他大哥附体一般,心思深沉,手段狠辣,谦恭有礼,绵里藏针。

此刻的他越是不像吕慈自己,吕慈的内心就越是痛苦疯狂,也许手刃仇人会是一条从仇恨中解脱的方法,我们也都知道,仅仅是四年之后,甲申之乱爆发时,吕慈应该并未真正报仇成功。甚至如今,他当年是否大仇得报,依旧是个未解之谜。

笔者真心希望,甲申之乱时期,吕慈并没有去追杀三十六贼,也没有对端木瑛做什么过分的事,而是在1945年日本投降之前,找到魔人瑛太,斩下恶贼头颅,祭奠所有失去的英烈!


考据不易,跪求点赞!!!关注!!!评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