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飞鸿羽翼】二战德国主流飞机制造商介绍(一)梅塞施密特

2023-01-01 07:55 作者:大约翰可汗_official  | 我要投稿

梅塞施密特公司(Messerschmitt AG)

梅塞施密特公司(Messerschmitt AG),是二战期间德国最富盛名的几家飞机制造商之一,其最出名的代表作为BF-109和ME-269,其产品在二战中均有出色的表现,堪称是德国最为重要的飞机制造商。 被收购,大发战争财。

德国曼恩公司(Man)

1915年底,一家叫做奥托的飞机制造厂(Otto-Flugzeugwerke)因为经营不善,开始筹谋出售事宜。次年2月,德国曼恩公司联合几家银行将其收购,并改名为巴伐利亚飞机公司(Bayerische Flugzeugwerke AG,简称BFW)。 曼恩公司收购了BFW,这时候一战正进行的如火如荼,德国的军火需求极度旺盛。毕竟是花了大价钱收购,曼恩公司也想立马能回本,于是BFW迅速投入了新飞机的研发和制造。 一战前期BFW制造的飞机,不敢说有口皆碑、横扫战场,起码也是个滥竽充数、歪瓜裂枣,BFW制造的飞机品控不但不是差,而是离了大谱的差。其产品经常被德国自家飞行员吐槽问题多,今天鲁登道夫说飞行中油箱漏油,明天霍夫曼就说感觉飞行中有零件掉落。军中的风评很差,这导致BFW公司的订单大幅度减少,其公司在1916年年底被迫对内部管理进行改造,并大幅度加强对生产线的监督。 这以后,由于生产线的改造、扩建,BFW作为一家南德小厂,飞机月生产量突破200架,员工数也突破3,000人,从而成为巴伐利亚地区最大的飞机制造商。 一战以后,作为战败国的军工厂,BFW几乎失去了所有订单,其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危机,被迫扩大了业务范围,比如买摩托车,花样多业务范围使BFW终于摆脱了破产的危机。 尽管BFW扩大了业务活了下来,但其盈利能力已经大不如前,毕竟二战后德国人民的生活也是一片水深火热。见没了赚头,曼恩公司瞬间操起了资本家行业的老传统,爷不干了!卖股票!没多久,曼恩公司就卖掉了所有的持股。 随着时间的推移,BFW经过一系列的被收购、发展,1926年,BFW和巴伐利亚汽车制造厂(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简称BWM,中文俗称宝马),在巴伐利亚的奥格斯堡正式重组,这以后随着德国经济的逐步恢复,BFW逐渐走上正轨,发展成为德国飞机制造商届的“BAT”。 博士,梅塞施密特!

当然,故事讲到这里还不算真正的走上正轨。 1927年,一个叫做威利·梅塞施密特的人以总设计师和总工程师的身分加入了公司 在最初的几个设计中,M17和M18两款运输机基本撑起了BFW业务的半边天,1928但某一天,由梅塞施密特博士亲手操刀设计的M20但几个原型机发生事故而坠毁。 原型机坠毁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M20还处于设计阶段,但很遗憾,其中一架坠毁的原型机驾驶员叫汉斯·哈克曼。其实就连汉斯•哈克曼都不是什么至关紧要的人物,最重要的是他有一个好兄弟——艾尔哈特·米尔希。

艾尔哈特·米尔希(Erhard Alfred Richard Oskar Milch,1892年3月30日——1972年1月25日),犹太人,德国空军元帅,汉莎航空总经理兼德国帝国航空部首长。

在二十世纪,原型机失事是常有的事情,但让米尔希不爽的是,梅塞施密特对此漠不关心,丝毫没有重视起来的意思,这种态度令他感到十分的愤怒,因此对梅塞施密特产生了不满,此后两人就一直不对付,你梅塞施密特往西我米尔希就往东,你叫我捉狗我绝对去撵鸡。

德国汉莎航空股份公司(德语:Deutsche Lufthansa AG),简称汉莎航空、亦简称为德航,是如今德国的国家航空公司。今天是欧洲最大的航空公司;按照乘客载运量计算,为世界第四大航空公司。

作为德国最大航空公司的总经理,米尔希取消了汉莎航空所有和梅塞施密特的合同,导致BFW公司不得不在1933年申请破产重组。 国内市场的失败,梅塞施密特不得已只好往国际市场接单,却被米尔希以叛国罪控诉上法庭,甚至并派出盖世太保打算清理梅塞施密特。但米尔希打死也不会想到,梅塞施密特和鲁道夫·赫斯有比较深厚的友谊,硬是没能动梅塞施密特一根毫毛。

晚年的赫斯。鲁道夫·沃尔特·理查德·赫斯(德语:Rudolf Walter Richard He,1894年4月26日-1987年8月17日),纳粹德国政治人物,生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曾和希特勒一起入狱,1933年4月21日被任命为纳粹党副元首。二战爆发后,被希特勒指定为继承人。

梅塞施密特博士有一种设计概念叫“轻重量结构”。在这一理念下,有许多负重物件被整合成一个经过加强的硬体。这样子就可以减轻许多重量进而增强效能。第一架根据此概念设计出的飞机是“Bf 108台风”,这架飞机一问世,马上就创造了许多项纪录。 BF-108台风式的优异表现令德国政府很满意,BFW很快受到了官方的邀请。梅塞施密特凭借Bf-108台风式的优点,很快又设计出了著名的Bf-109战斗机,并赢得了德国空军在1935年举办的飞机竞赛,梅塞施密特成为了纳粹德国军工界的风云人物。 BF-109但大获成功,使BFW获得了膨胀式的发展。1938年7月11日,BFW重新整合为梅塞施密特股份公司(Messerschmitt AG),由梅塞施密特博士完全掌管。这以后,其制造的飞机型号也从原来的“Bf”系列(Bayerische Flugzeugwerke的缩写)转变成了“Me”系列(Messerschmitt的缩写)。 二战,更上一层楼

在二战中,梅塞施密特公司成为德国空军最大的制造商,相当数额的飞机都来自梅塞施密特。其最主要机型Bf-109和Bf-110两款战斗机,这两款机型在德国空军运用广泛,一直是德国空军的主战机型。 当然,梅塞施密特公司所研发的机型并不是止步战斗机领域,其他的机型如Me-321滑翔运输机、六引擎版本Me-323运输机在德发展也不错,不过运输机还是得看容克大妈JU-52(后面的文章讲容克斯会讲到)。

Me-262,看得出来作为世界上第一款喷气动力飞机,设计还有很多螺旋动力飞机的影子。

二战末期,纳粹德国疯狂的爆出大量黑科技。梅塞施密特在这一狂潮中,研发喷气式发动机为动力的飞行器,并研发出史上第一架服役的喷气式战斗机——Me-262,揭开了现代战机的帷幕(世界上第一个喷气式飞机是1938年发明的)。

ME-210

同时,梅塞施密特博士也有失败的作品,如Me-210重型战斗机。本来在设计中该机型将会要取代Bf-110战斗机,成为德国空军的主战机型,但最终并没有实现。 1938年,德国空军要求一种能同时作为重型战斗机、高速侦察机、俯冲轰炸机、对地攻击机的飞机。梅塞施密特公司立即按军方的设想进行设计,便有了ME-210。不客气的说,这完完全全就是痴人说梦,一架飞机上绝不可能兼顾这样多的用途。 但该机型第一款原型机在首飞时,就被工程师发现操纵稳定性极差,不论在水平或垂直方向都很难稳定飞行。因此,设计师认为两片垂直尾翼在发动机后洗气流干扰下,飞机不稳定,急忙修改设计,将两片垂直尾翼改为一片大的垂直尾翼。改进后的飞机性能只有稍许改观,飞机在大仰角上升时,经常失速进入螺旋。在飞行中尾部蒙皮经常被飞机前部激起的乱流损坏。Me-210的设计走进了死胡同。 在本来的军备计划中,德国空军预计Me-210将在1941年中期服役,本来因为战争需要,德国空军已经下定决心,无论该机型存在什么缺陷,都必须要在1941年冬天开始生产并交付部队试用。但在试用中多次发生机毁人亡的事故,其缺陷问题太过严重,考虑到装备以后会危及飞行员的生命,德国空军装备部只能在1941年冬天宣布Me210完全不合使用要求。 此后梅塞施密特公司又研制了几个改型,均不满意,直到修改设计和改装更大马力发动机后推出Me-410。但这时候,梅塞施密特注意力已经全在Me 264上了。 英雄暮年,哪能饭否?

二战结束后,梅塞施密特公司一度被同盟国禁止再制造航空器到1955年。这期间,整个公司转型生产迷你车(德语:Kabinenroller)KR175/KR200系列。根据一些德国都市传说,这些车都是用残余飞机的零组件制造的。

该公司生产的迷你车KR-175系列

这个都市传说并不是很准确,但这些车型的确是由梅塞施密特公司原飞机设计师佛里茨·芬特所设计出来的,所以在设计上算是跟飞机有一定关系。在电影《妙想天开》中曾出现过梅塞施密特公司所设计的车型,引起了热烈的回响,很多名人也喜爱其车型,如猫王。 迷你车的设计主要是源自于佛里茨·芬特的构想,但梅塞施密特博士并不负责设计这些车辆,仅仅是在产品上挂名,几乎跟这些车没有任何关系。从产品的设计可以就看出来,曾经的飞机设计经验对芬特的影响十分巨大,KR系列都有着极为纤细的总体设计和富有空气动力学感觉的外装设计。 1968年6月6日梅塞施密特股份公司与另一家德国民用航空公司伯尔科合并,重组为梅塞施密特-伯尔科;同年5月又收购了汉堡-布洛姆-福斯飞机制造厂的航空部门; 公司再次重组更名为梅塞施密特-伯尔科-布洛姆(Messerschmitt-Blkow-Blohm,简称MBB ); 1989年MBB又被戴姆勒克莱斯勒太空公司并购,成为欧洲宇航防务集团;2000年,其再次改组,成为闻名全世界的欧洲空中客车集团的一部分。 结语

梅塞施密特曾经是欧洲最顶级的飞机制造商之一,幸运的是他生在德国,能在二战时候研制出如BF-109、BF-110这样的活塞动力战机,也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服役的喷气动力战机M-E262;遗憾的是他生在德国,二战以后曾经无比辉煌的梅塞施密特也走向了穷途末路,威利·梅塞施密特博士在晚年也不如年轻时候在德国的风发意气,也许他在垂垂暮年之际,也曾呆坐在午后的躺椅上回忆当年吧。 *详情内容具体来源于维基百科。

【飞鸿羽翼】二战德国主流飞机制造商介绍(一)梅塞施密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