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锹甲科各属中式属名与异名的对照与分类

中国分布着超过二百五十种的锹甲,是世界上锹甲科分布种类最多的国家,中国在锹甲科的分类上常会有一些独特的分类和名称,比如上图里的两点赤锯锹(Prosopocoilus blanchardi)中式一点的叫法其实是褐黄前锹甲,从这点不难看出其实锯锹与前锹指的都是Prosopocoilus属的锹甲,中式分类中称之为前锹属,而锯锹属这个叫法最初应该是从香港台湾那边传过来的(这里暂且称为异名),但如果不清楚这些尤其不懂拉丁名的话就容易把这两个叫法误认为是两个不同的属类...所以接下来就来把这些国产锹甲科各个属类的中式叫法与异名还有在分类上的一些分歧顺便也一起理一理吧(图片我尽量选中国有分布的种类)

拟锹甲属-Sinodendron →(无异名)

该属成虫的雄性头部有个小角,雌性没有,正因为这过于奇葩的长相导致它们到底是该作为锹甲科下的一属还是该自成一科(Sinodendridae)目前还有争议

Sinodendron cylindricum在中国的新疆有分布

纹锹甲属-Aesalus → 斑锹甲属

锹甲科下体型最小的一属,成虫体长仅有5mm前后,外表看起来与其说是锹甲其实更像是只皮蠹...

角锹甲属-Ceruchus → 铠锹甲属

该种产于中国的四川和云南
(话说开头那个Sinodendron属是不是更适合叫角锹甲属这个中文名一点...)

璃锹甲属(宽锹甲属)-Platycerus → 琉璃锹甲属

该种产于中国-云南
这个属因成虫多彩鲜艳且带有金属光泽的体色而得名

狭锹甲属(豆锹甲属)-Figulus → 矮锹甲属

该种在中国的广东、浙江及台湾等地有分布
该属是有着亚社会性的小型锹甲,喜欢成群栖息在朽木中,成虫会将朽木咬碎喂食幼虫,而成虫则有肉食的倾向,会进食其它昆虫的蛹及尸体

磙锹甲属-Nigidius → 角葫芦锹甲属

该种在中国的广东、海南和台湾有分布
与Figulus属一样是亚社会性的肉食锹甲

颚锹甲属-Nigidionus → 葫芦锹甲属

矮锹亚科(Figulinae)下体型最大的一属成虫体长可以到30mm+,该属仅一种,分布于中国-浙江、福建、云南、湖南和台湾,习性同前两属

眦锹甲属-Penichrolucanus → 蚁锹甲属

上图这种并不是国产的啊,据说在中国西藏有分布的藏宽眦锹甲 Penichrolucanus cryptonychus实在是找不到图了......
被称为蚁锹甲是因为该属的种类体型非常小还不到1cm并且会寄居于白蚁的巢穴内

凹锹甲属-Aulacostethus → 阿锹甲属

该属有三个种,其中仅分布于中国-浙江省-天目山的Aulacostethus ruditemporalis就是有着“天目之星”之称的国产锹甲科神物之一

盾锹甲属(眼锹甲属)-Aegus → 肥角锹甲属

该种有超过十个亚种...其中原名亚种分布于中国-广东、云南、湖北、湖南、贵州、福建、 海南、浙江、陕西、江西、河北、西藏,还有在台湾分布着一个特有亚种A.l.formosae

这种产于台湾

柱锹甲属(又名齿棱颚锹甲属)-Prismognathus → 鬼锹甲属

这个种的中文名真特么多...产于中国-河北、北京、陕西、辽宁以及台湾

(UP:(゚Д゚≡゚д゚)!?)Prismognathus triapicalis曾经为独立属Gonometopus(城口钩锹甲),后归入Prismognathus属下,分布于中国的四川与贵州

也是曾为Eligmodontus属后归入Prismognathus属下,产于中国-四川

环牙锹甲属-Cyclorasis →(无异名)

该种产于中国-西藏
资料极少的一属图也极少...貌似是从Prismognathus属里分化出来的

亮黄锹甲属-Tetrarthrius →(无异名)

Tetrarthrius sukkiti是该作为一个独立种还是Tetrarthrius castaneus的亚种T.c.sukkiti还有争议...分布于中国的云南和西藏
也是资料和图片都极少的一属...分类历史也跟Cyclorasis属差不多(Prismognathus这个属下种类的分化也是有点乱的...)

环锹甲属-Cyclommatus → 细身赤锹甲属

产于中国-广西、福建、湖南和台湾

产于台湾

枝角锹甲属-Cladophyllus →(无异名)

该种分布于中国-云南
也是资料极少的一个属...找张图都难,特征是夸张的触角

刀锹甲属(陶锹甲属)-Dorcus → 大锹甲属(大锹亚属)

产于中国-广东、湖南、湖北、贵州、江西、福建等地(日本大锹 Dorcus hopei binodulosus在中国东北省份也有分布)

在中国-广西、云南及西藏有分布
在Dorcus属的分类上中日有较大的分歧,中式分类中将其中的一些亚属提升为了属,详情可以参考下这一篇专栏

然后现在这篇又再补全了一些,不过有些地方真的是挺乱的...尤其是刀锹亚属与小锹亚属的分化......(@_@)

扁锹甲属(曾经也称为锯锹甲属)-Serrognathus → 大锹甲属-扁锹亚属&个别大锹亚属种类

这个种类就可谓是非常的有名了,巴拉望、苏门、帝王扁、中扁啥的这些全都是这个种下的亚种,我之前有两篇专栏就是专门介绍扁锹所有的亚种的,有兴趣的可以进我空间看一看
扁锹还有一个中式叫法是“巨陶锹甲”...可这又跟上面的Dorcus属重名了。。所以说中式分类在Dorcus属的分化上还是有点混乱的......而且有这种中文名又像Dorcus又像Serrognathus的种类也不止一两种...

另外该种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与西藏的交界处主要在藏区,其它地方产的都是跟这种长得很像的毛角大锹(Serrognathus(Dorcus) hirticornis)或者拟瑞奇大锹(Serrognathus(Dorcus) cervulus)

姬扁锹甲属-Metallactulus → 大锹甲属-姬扁锹亚属

在台湾有分布,该属好像是从Serrognathus属里分化出来的

锈锹甲属-Velutinodorcus → 大锹甲属-锈锹亚属
中式分类中其实并没有说把锈锹亚属提升为属,只是我看到一些外国网站上的资料里似乎有把Velutinodorcus作为独立属的(゚Д゚≡゚д゚)!?

产于中国-山西、甘肃、湖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和海南
该属因酷似铁锈的体色而得名

莫锹甲属-Macrodorcas → 大锹甲属-小锹亚属&刀锹亚属&赤脚锹亚属?(个别种类)

虽然被称为日本小锹但其实在中国的辽宁、吉林等地也有分布(东北省份产的个体又被称为“东北小锹”)

在中国的湖南、湖北及广西有分布

半刀锹甲属-Hemisodorcus → 大锹甲属-小锹亚属&刀锹亚属&赤脚锹亚属?(个别种类)

在中国的云南有分布

红腿刀锹在中式分类里分歧较大...有归入半刀锹甲属也有归入莫锹属......分布于中国-四川、福建、湖南、北京、辽宁和台湾

产于中国-西藏、云南和四川?

小刀锹甲属-Falcicornis → 大锹甲属-小锹亚属(个别种类)

这个种类是分布于印度、泰国和缅甸的,并不产于中国啊...

这种在中国-广东、广西有分布,最初好像是作为Macrodorcas(Dorcus) vernicatus(华尼卡特斯小锹)的亚种,后作为独立种归入Hemisodorcus属?总之现在应该是分进了这个新的Falcicornis属

多刺刀锹属-Sinodorcus → 大锹甲属-小锹亚属(个别种类)

在中国的浙江和福建有分布

双钩锹甲属-Miwanus(Macrodorcas) → 锯锹属?或大锹甲属-小锹亚属?下的一种

双钩锹甲\(双钩锯锹)双钩大锹 Miwanus\Macrodorcas(Prosopocoilus\Dorcus) formosanus
这个属仅一种,而且在分类上的变动极大...最初是作为Prosopocoilus capricornus这个种从Prosopocoilus属(前锹甲属\锯锹甲属)里分出来然后先进到Dorcus属成为Dorcus formosanus然后现在又整成了个独立属Miwanus,而且还有些资料上又标注是Macrodorcas属。。在我国两广及台湾有分布
比起之前那些在亚属之间纠结的这个是直接在两个属之间转换然后又自成一属而且属名还有两个......真的是乱的一哔(@_@)

钳锹甲属-Kirchnerius → 怪锹甲属

一个颚形很奇特的属类,其中Kirchnerius guangxii分布于中国-广西的大明山

黑锈锹甲属-Gnaphaloryx → 暗锈斑纹锹属

这个属主要分布于东南亚,Gnaphaloryx opacus国内据说在云南有分布,应该算是个边境种

奥锹甲属(光胫锹甲属)-Odontolabis → 鬼艳锹甲属

产于中国-广东、广西、浙江、湖南、湖北、福建、贵州、云南以及海南

在中国的广东、广西、浙江、湖南、福建、云南以及台湾有分布
该属是少数幼虫食性偏腐的锹甲类群之一

新锹甲属-Neolucanus → 圆翅锹甲属

Neolucanus maximus因其大个体雄性的颚有向上的齿突酷似龙角故此又被称为“龙牙大圆翅锹甲”,产于中国的福建和台湾

产于台湾
该属也是少数幼虫食性偏腐的锹甲类群之一,成虫有着宽大的眼缘

前锹甲属-Prosopocoilus → 锯锹甲属

产于中国-广西、贵州、湖北、浙江、福建、 山西、陕西、江苏、河南、河北、云南、北京、西藏和台湾,产于云南的亚种P.a.dubernardi由于体色偏红又被称为“血红两点赤锯锹”

产于中国-福建、浙江、湖南、山东及海南,是中国最长的锹甲,最大体长可达将近110mm,在Prosopocoilus属中体型排第二仅次于Prosopocoilus giraffa

Prosopocoilus griaffa为锹甲科体长最长的种类,亚种繁多其中以产于印尼-弗洛勒斯岛的P.g.keisukei亚种体型最大可达120mm+;原名亚种P.g.griaffa在中国云南的边境也偶有出现
当然这个属里除了大型种类外也不乏一些小萌物

产于中国-广东、广西、云南和海南

巨鹿锹甲属-Rhaetus → 金刚大鹿角锹甲属

该属仅一种,并分为Rhaetus westwoodi westwoodi和Rhaetus westwoodi kazumiae两个亚种,原名亚种R.w.westwoodi在中国-西藏的高海拔地区有分布

六节锹甲属-Hexarthrius → 叉角锹甲属

也是在中国-云南有出现的边境种

在中国-西藏的高海拔地区有分布
该属因触角前端有凸起的节数多达六节(其它锹甲多为三到四节)而得名“六节锹甲属”

拟鹿锹甲属(伪鹿角锹甲属)-Pseudorhaetus → 漆黑鹿角锹甲属

该种分为两个亚种P.s.sinicus与P.s.concolor,产于海南、江西和福建的原名亚种因大腿节为红色故此又被称为“红腿漆黑鹿角锹甲”,而产于台湾的concolor亚种是否该提升为独立种Pseudorhaetus concolor(黑拟鹿角锹甲)还有争议...


鹿锹甲属-Rhaetulus → 鹿角锹甲属

Rhaetulus crenatus分为八个亚种,其中三个在国内有分布,上图是产于台湾的原名亚种Rhaetulus crenatus crenatus,全黑色

这个亚种产于江西、福建及广西(广东、湖南?),因大腿节为红色故此被称为红腿鹿角锹甲

这个亚种产于越南和中国的广西,鞘翅和大腿节上都有金黄色的斑块(又被称为“越南黄金鹿角锹甲”)

锹甲属(没错就是这么简单粗暴...)-Lucanus → 深山锹甲属

产于中国的四川、浙江、贵州、山西、 福建、云南、黑龙江、陕西、北京和台湾(产于台湾的L.m.taiwanus亚种又名高砂深山锹甲)

产于中国-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以及海南
另外注意一个比较容易混淆的地方,那就是中式叫法中的“巨叉锹甲(Lucanus planeti)”并不是港台式叫法中的巨叉深山锹甲而是普叉深山锹甲,这两种外观上很相似但Lp的大颚根部没有Lh那样向后的内齿

(UP:("▔□▔) WTF?!)这种主要分布于印度和不丹,在中国的西藏好像也有发现,是个很罕见的小型种类标本图都只有四五张

产于中国-广东、湖南、湖北、福建、江西、 浙江和辽宁
该属多为栖息于高海拔地区的低温种类,头部后方有耳状的头盾是该属的一大特征,算是锹甲科里一个很经典的造型了
中式叫法中为何如此简洁的称之为“锹甲属”估计是因为Lucanus属是整个锹甲科中第一个被命名的属类,也就是锹甲科的模式属

拟深山锹甲属-Eolucanus → 异锹甲属-Pseudolucanus(旧名)

产于中国的四川与云南

产于中国-云南

产于中国-西藏
该属最初被称为“异锹甲属(Pseudolucanus)”,后来Pseudolucanus好像是被作为一个亚属合并入了Lucanus属内,而现在这类锹甲又再被分了出来并重新命名为拟深山锹甲属(Eolucanus)

凸锹甲属(太古锹甲属)-Noseolucanus → 古深山锹甲属


该属产于缅甸与中国的西藏地区,是地栖性的锹甲

分类永远是个千古巨坑每年都在不停的变化...所以如有遗漏或者在分类上有些太过时了的资料欢迎在评论区补充 ( ̄3 ̄)✧
另外在这两种叫法中其实个人是更习惯用港台式的叫法的,因为中式叫法实际上是非常针对国产物种的,也就是说如果是在中国没有分布的种类那八九成就根本没有中式叫法的中文名,相比之下港台式叫法收录的种类就更齐全也更统一,不过当然也有很多国产种类是只有中式叫法的中文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