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后疼痛的分类
根据国际探讨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定义: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伴有实质上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在SCI后,患者可能因椎体骨折、韧带损伤、椎间盘或骨头压迫神经根、脊髓或脊神经受损以及软组织损伤或身体其他部位损伤而导致疼痛。因此,患者在同一时间可能存在不同源性的疼痛。
国际脊髓损伤协会、美国脊髓损伤协会、美国疼痛学会和IASP联合,根据SCI后疼痛的病理生理特征,发布了SCI后疼痛的具体分类及分型。详细如下:
1伤害性疼痛
1.1骨骼肌肉性疼痛:
特征:疼痛可位于身体不同部位,但至少应位于感觉保留区;“钝痛”或“隐痛”;疼痛与运动有关;肌肉骨骼对触诊敏感;对抗炎药反应敏感;有骨骼肌肉病理证据。
举例:脊柱骨折;肌肉损伤;肩关节过用综合征;肌肉痉挛。
1.2 内脏性疼痛:
特征:疼痛位于胸腔或腹腔;与内脏病变或功能障碍相关,“钝痛”、“隐痛”或“绞痛”(如感染或梗阻)。
举例:尿道感染;输尿管结石;肠梗阻。
1.3 其他伤害性疼痛:
特征:不属于骨骼肌肉和内脏的其他伤害性疼痛。
举例:头痛;压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