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评价文学的尺度,以“幽情”代替善恶
音乐笔记141、作为评价文学的尺度,以“幽情”代替善恶

本居宣长(国学四大名人之一)(百度百科):…
国学理论
…理、论、理论:见《欧几里得5》…
(…《欧几里得》:小说名…
…《欧几里得5》:《欧几里得》这部小说的第5话…)
…
以本居宣长为代表的复古主义学者,再发现 并阐(chǎn)扬了日本民族的文化精神,
…主义:见《欧几里得10》…
…阐:见《欧几里得150》…
…文、化、文化:见《牛顿159》…
…精、神、精神:见《牛顿154》…
其历史意义不可低估。
…历、史、历史:见《欧几里得111》…
…意、义、意义:见《欧几里得26》…
当然,更多的中国学者 将目光的焦点 集中在复古派的消极效应上,
主要是为专制 与排外辩护,神话感性,排斥理性,使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时时走向歧途。
…感、性、感性:见《牛顿119》…
…理、性、理性:见《欧几里得19》…
他出身于商业资本重要中心之一的伊势松坂的町(tǐng )人家庭。
在其文学研究中,他把对于封建意识形态,特别是对于儒教的 道学的批判 向前推进了一步。
…研、究、研究:见《欧几里得42》…
…意、识、意识:见《欧几里得142》…
…形、态、形态:见《欧几里得14》…
其次,在其语言学研究中,给作为古典学的国学 开辟了新的生面。
…语、言、语言:见《欧几里得160》…
…典、古典:见《牛顿170》…
但同时,由于他崇拜古典,作为创世纪式神话的信奉者,他的神学观念 达到了荒谬的地步,
…式:见《欧几里得13》…
他把国学中合理的成分加以歪曲 而塞进了这种观念之中。
一句话,国学的优点 和缺点,在他身上都最明确地表现出来了。
在他的世界观中 最具特点的,是他的文学——歌学论中的“事物的幽情”说 和复古神道,
…世、界、世界,观,世界观:见《欧几里得110》…
…特、点、特点:见《牛顿95》…
…事、物、事物:见《欧几里得21》…
他已经不是奈良时代文学的赞美者,而是更为成熟的平安朝文学的赞美者,
…奈良时代(ならじだい,710年—784年,一说结束于794年)(百度百科):是日本古代的一个历史时期,是日本以平城京(今奈良)为都城的时代(包含短暂迁都恭仁京和难波京等地的期间),上承飞鸟时代,下启平安时代。共历八代天皇…
从而把文学——歌学的本质 同伦理学区别开来,
…本、质、本质:见《欧几里得22》…
作为评价文学的尺度,以“幽情”的观念 代替了善恶的观念。
这亦是 在他的世界观中 最具特点的 文学歌学论。
“文学 是根据事物 所触发之幽情,不管好事 坏事,只按内心所感 而挥发出来的艺术。
请看下集《音乐笔记142、文学是根据事物触发之幽情,只按内心所感而挥发出来的艺术》”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欢迎关注哔哩号“中国崛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