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色的詠使 第一卷 夏娃在黎明時微笑 觀後感
會看這本書完全是被插畫吸引過來的,看見《文學少女》心葉出現在別的作品中,好奇之下就把這本書看完。這部作品的人物關係有點類似《神雕俠侶》,伊芙瑪麗等於小龍女,凱因茲等於楊過,庫露耶露和蜜歐類似郭襄,男主角奈特年紀小蜜歐和庫露耶露他們三歲,日後必定主角威能也將有一番作為,當然就是少年張三豐啦! 阿瑪的地位相當於神鵰,負責清掃雜魚教導奈特,奇美拉大軍等於蒙古大軍,水蛇就像金輪法王。
《黃昏色的詠使》劇情算是採用雙主角的模式,就像棒球比賽一樣有先發投手和救援投手,當先發投手出現危機的時候,救援投手就會出現解決危機。庫露耶露是本作的先發投手,而伊芙瑪麗算是救援投手。女性角色方面寫最好的當然是伊芙瑪麗,她一出場就搞定一切是第一卷中真正的女主角。其次則是蜜歐,蜜歐像小孩子一樣的個性反而讓讀者印象深刻。庫露耶露是很優秀的女性,感覺庫露耶露太過於正常 反而比較沒有特色。奈特才十三歲涉世未深,基本上他算是庫露耶露和蜜歐兩人的奴隸,第一卷中奈特的存在只是為了要招喚出伊芙瑪麗。
伊芙瑪麗和凱因茲互相約定總有一天要再見面,展示自己獨創的名詠給對方欣賞。小龍女伊芙瑪麗英年早逝,只留下夜色名詠給義子奈特,不過魔法小說和武俠小說不同,魔法小說人死了還有可能活過來。伊芙瑪麗似乎像《魔法人力派遣公司》的禁忌,將自己本身化身為魔法成為夜之真精創始之女,因此得以復活和凱因茲見面。兩人像小龍女和楊過經過十幾年後再次相聚,再次相見的時候兩人已經陰陽兩隔,劇情讓人歡樂也讓人感傷,伊芙瑪麗亮麗如昔亮仍然是當年少女模樣,凱因茲卻快要成為中年大叔了。
凱因茲比楊過倒楣,伊芙瑪麗短暫出現後就消失不見了,主要原因是才第一卷,而且伊芙瑪麗若是可以長存在世界上,必定會搶走女主角庫露耶露的風采。凱因茲和楊過一樣都是可以領貞節牌坊的人,以凱因茲的條件站出來就會有一堆女性倒追,凱因茲卻能夠不為所動,沒有犯全天下每個男人都會犯的錯誤,真的是異類。
書中的名詠類似《Fate》固有結界,心中所想的物品可以空想具現化,奈特招喚出來的伊芙瑪麗還有以前的記憶,並不是單純奈特印象中的母親,可見部份名詠也有招喚魔法的特性。每段名詠也都有一段散文,也算是這部作品的可看之處,夜之名詠頗像黯然消魂掌,會受到使用者的心情而影響結果。
創新有兩種方法,凱因茲和伊芙瑪麗恰巧代表這兩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的基本精神「新東西是舊東西的組合」 凱因茲的虹色名詠就是把舊的五色名詠學成之後,融會貫通再組合起來成為新的名詠。普通人若是想每樣東西都學必定會「樣樣通,樣樣鬆」, 唯有靠天才才能突破限制。能夠把所有舊的東西學好就很了不起了,能夠取長補短結合成為新東西是這種人厲害的地方。
第二種方法類似「無中生有」 伊芙瑪麗的夜色名詠和傳統的五色名詠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伊芙瑪麗的創新才是真正的創新。不知是上天捉弄還是刻意安排? 很有用的東西經常以無用的姿態呈現再眾人面前,這類型的人在成功之前總是被視為異端,總是被一般大眾排擠嘲笑。
也有會上述兩種方法創新的人,像金庸小說中各種武學的發明人獨孤求敗、張三豐、《九陰真經》作者黃裳。 奈特目前年紀雖小,但已經從母親伊芙瑪麗學到夜色名詠,日後也可能會從凱因茲那邊學會五色名詠,搞不好以後奈特將六色名詠都學會之後會發明太極名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