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上当受骗大全,不会真有人至今没被骗过吧。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被骗过,反正笨笨的我是上过当的T.T,专栏分类:生活-日常,并不是我日常被骗T.T。
事例1:公检法诈骗
没有跟警察叔叔(等执法人员)打过交道的人可能会被吓住,先心想自己做过什么可能违法的事情,然后对方一吓唬就被镇住了,就开始听从对方的操作了。要是抓人的话是不会打电话通知的,是直接上门的,不会留给逃跑的时间的。预防方法就是不要相信。
事例2:银行卡诈骗
电话中对方说自己是银行工作人员,银行卡涉及违法行为,需要把钱转入“安全账户”,然后转接到“执法专员”电话。这个跟事例1差不多,预防方法就是不要相信。
事例3:常见app诈骗
电话中对方说自己是某app的专员,您有一个什么功能还开着,需要关闭,不然影响征信吧啦吧啦,然后就是让转账,还让用某呗、“备用金”也转过去。预防方法就是不要相信。
事例4:租房找工作套路
让你来工作,签个工作合同,然后吧啦吧啦,再让你签个租房合同,然后说你这,然后说你那,然后吧啦吧啦,然后就发现自己需要换地方工作了,然后发现租房的钱没了。预防方法就是让垫钱不行。是不是呢?:↓

事例5:马路边中奖诈骗
马路边的人说同学帮个忙完成一下任务吧,哇塞你运气好好,是个大奖呢。然后带你到一个店里,然后就发现需要花钱了。预防方法就是不要相信。
事例6:商业养老保险套路
商业养老保险,一想:50年后拿十年回本,再往后都是正收益。却忘记了货币贬值,50年后的钱还值钱吗?我买的一个,我算了算,我60开始拿,我可能需要到90岁才会拿到等值的钱,90以后才是正收益,我都不一定能活到,呜呜呜呜呜呜。还是国家的好,会跟着物价上调金额。
事例7:刷单返利诈骗
前几笔小钱可能会返回来,但是让垫付之后的钱的时候,就发现上当了。预防方法就是不要相信,或者小挣就撤,但是有的前几笔小钱也返回不来,所以,就是需要三思。
事例8:兼职诈骗
让垫钱的小心为妙,有的是跟体检机构有合作,就是挣求职者的体检费,然后各种理由不让入职,也不退回体检费用。预防方法就是垫钱的需要三思。
事例9:劳动合同(工作)诈骗
跟上一个差不多吧,让垫钱的小心为妙,换一家单位。还有就是主播,主播的主播任务,给一些根本完不成任务,工资低,逼着人走,然后要求天价赔偿金(可能这企业就是靠赔偿金活着的)。预防方法小心为妙,签合同多看看,不要别人一催就一眼看过不细看。
事例10:假冒国外亲属诈骗
电话中对方说你家孩子生病,出事了,需要急救,需要钱,然后用一个模糊视频让看一瞬间,获取信任后,利用时间紧迫等让快点转钱。预防方法就是电话确认。
事例11:便捷贷款套路
校园贷,砍头息,套路贷,拿到手上的巨少,各种扣费巨多,在高压下,已经少很多了。预防方法就是根据自己情况去正规的银行,某宝信用消费贷。合理消费。
事例12:旁氏骗局
拆东墙补西墙,往往说有高收益,然后XXXXX就跑路了,防不胜防。预防方法就是不要相信。
事例13:拉人头(传【占位符】销)
都有发财的想法,还被洗脑了,深信不疑。预防方法就是不要相信。
事例14:高工资陷阱
描述的工资很诱人,去了却完全不是那样,腰子都可能保不住。预防方法就是不要相信。
事例15:诈骗公检法
前几年有冒充记者专门给公检法打电话的,让公检法花钱摆平,不然就曝光。这几年没见过了,之前看电视有一个团队碰上一个正的,被团灭了。
事例16:炒股平台诈骗
前一周给各种讲知识,然后某一天开始让受害者玩他们的平台,宣传他们的平台收益高,让受害者把钱放到他们的平台上,钱转过去就发现上当被骗了,根本没办法转出来,再然后讲课的网站都打不开了。预防方法就是钱一定要在自己的手上。
事例17:快递退货诈骗
电话称是某某客服,有一个快递失踪了,给赔偿,让提供某宝账户,还让下一个“专门”办公软件。预防方法就是打电话核实,不要下载那个软件。
事例18:快递收货到付诈骗
有些人快递多,或者前台,不具体知道快递内的是什么,迷迷糊糊签收了,打开发现里面是个手机模型。货到付款一定要核实好,谨防被骗。
事例19:游戏中送武器物品诈骗
游戏中的公共聊天经常有:1元XX皮肤,1元XX点券,1元XX限定。然后一个网址,登录了号就被盗取了,小朋友被骗比较多的情况。预防方法就是不要相信。
事例20:银行卡转错钱诈骗
对方在电话中说转错钱了,请求转回去吧,受害人查询卡中确实多了钱,这钱可能是利用受害人办理的信用贷款等或者审查不严格的P2P,实际上这是受害人的钱,但是受害人不知道,把钱转回去使自己损失钱财。预防方法就是不要转,让对方找银行找公安来跟你线下对接,也不要相信线上的银行工作人员与公安。
暂时想到这么多,发现了再补充。
预防诈骗,保护好自己的💰。